番禺區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廣東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細化落實省委“1310”具體部署、市委“1312”思路舉措和區委“十二個方面走在前列、爭當示范”重點任務,對標“排頭兵、領頭羊、火車頭”標高追求,錨定“智造創新城”戰略定位,著力構建高端高質高新現代化產業體系,推動產業高質量發展,以“產業+空間”雙統籌為牽引,組織開展全區產業規劃編制工作。2024年1月30日,《番禺區產業規劃(2022-2035年)》正式印發實施。
堅持問題導向 量體裁衣做規劃
番禺區聚焦現階段產業發展實際,聘請廣州市城市規劃勘測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綜合開發研究院(深圳)為聯合的高水平研究團隊,系統梳理產業發展基礎,深入分析新形勢新挑戰,深刻剖析產業瓶頸,明確產業發展目標、思路、方向和路徑。為深入掌握全區產業發展基礎情況和優勢不足,研究團隊開展為期兩個月的田野調查,合計走訪座談15個區直部門、16個鎮街、8個行業協會和商會以及上百家產業園區和重點企業,并采用線上企業問卷調研廣泛收集區內各行業發展需求和問題瓶頸,摸清全區產業發展家底,真正做到“開門編規劃”。
明確發展路徑 聚焦重點謀戰略
基于規模提升、融合發展、前瞻布局的原則,立足全區三次產業發展基礎條件和優勢領域,番禺區提出統籌實施“1+4+X”產業發展戰略:著力構建“1”個重點產業體系,包括統籌推進以3大智造業(新能源和智能網聯汽車、高端智能裝備制造、新型儲能)、5大現代服務業(數字經濟、科技服務、現代商貿、都市文旅、生命健康)、1個都市現代農業為代表的重點產業高質量發展。重點打造以時尚經濟為首的“4”大特色經濟業態(時尚經濟、直播經濟、總部經濟、智造服務經濟)。積極布局若干(“X”)具有巨大發展潛力和增長態勢的新興領域(未來出行、未來智能、未來醫藥等);建立完善產業開放合作機制;加快推進千億級產業矩陣建設等,為“智造創新城”建設提供堅實的產業支撐。
落位區域空間 承載引領構布局
為解決以往“有產業無空間”“有空間低品質”的難題,規劃充分銜接上層次及相關專項規劃,提出規劃構筑“一軸兩帶三中心”空間結構(包括延續市級規劃部署的廣州活力創新軸,聯通東西的南大干線高質量發展經濟帶與亞運大道產業發展帶;打造長隆萬博中心、蓮花灣中心、市橋中心),布局高端服務、數產融合、智造創新、都市文創、漁港經濟五大產業組團。形成以10大重點產業平臺為引領、19個重點產業載體為支柱、16個鎮街差異化、特色化、精細化發展為支撐的產業空間承載體系。
繼續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