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9日,
第35屆廣東時裝周將在
番禺萬博商務區舉行。
廣東服裝服飾行業協會副會長陳韶通表示,
有了人工智能AI的加持,
廣東服裝業正醞釀一場蝶變。

已經擁有一個數碼印花標準化車間的廣州一見服飾科技公司總經理鄧坤這些天一直在番禺鉆匯服裝產業園里忙碌,他又租了一棟樓,正籌建一個全新的智能化車間。
“與之前的數字化不同,這一輪由DeepSeek引發的AI風暴對服裝業將是一場顛覆性的革命,靈敏的人都聽到AI的敲門聲。”鄧坤介紹,隨著設備的逐漸到位,公司還將與多個機器人頭部企業、DeepSeek等商談進一步合作,智能化的車間將會在生產方式上實現徹底的變革。

一見公司科技部負責人范建豐表示,正在建設的智能化車間將可完成基于AI的服裝定制生產,定制分為團體定制和個人定制兩大板塊。公司有自己的科研團隊、IP團隊、供應鏈團隊、生產團隊,此外公司還將打造中國第一家全自動的數碼直噴標桿工廠。在人工智能應用方面,公司正在打造AI設計師、AI時尚助理、AI生產助理等細分行業的全鏈路智能體矩陣,以極大地提升服裝垂直細分產業的效率。
范建豐向大家演示了基于AI的一鍵定制商業模式:客戶可以通過公司的微信小程序,在眾多服裝款式中選擇自己中意的那款,或者自己提出要求讓AI生成,或自己拍攝一張照片讓AI修圖,直到滿意為止。
下單后車間可以立即生產,一杯茶的工夫就能下線,而且5000件完全不同的個性化定制服裝可以做到原來標準化一樣的成本。另外,基于AI的理解能力,公司建立了中華文化IP圖庫,讓IP與服裝深度綁定,讓中華文化飛入尋常百姓家。

機器人可以覆蓋服裝業的全鏈路
范建豐認為,人工智能的深度應用將在三五年內改寫大部分行業格局。由于服裝業不像金融、汽車、媒體那樣技術人員密集,所以它的變革可能沒那么快,但隨著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進入,一場從商業、供應鏈到生產的AI變革已經到來。原來需要大量有經驗的勞動者的工作都可以被基于大模型的智能體取代,以后應該是機器人高度協同的天下,人要做的更多是創造與頂層規劃。


2024廣東時裝周-秋季(第34屆)現場
陳韶通介紹,從他接觸到的頭部服裝企業看,基本都在布局DeepSeek+全AI工具矩陣,從產品企劃、制作到營銷全鏈路覆蓋,全新的產業格局正在打開。
如在行業內熱門的MuseGate、POP AI助手等工具就專注于服裝行業,有的是基于自研的服裝領域大模型技術,提供高還原、高美感的AI營銷內容生成服務,有的是研發設計端的應用,提供精準的流行風向標準捕捉與消費需求預測,從圖像一鍵處理到款式創意,讓視覺表達更豐富。在這方面,行業龍頭希音(SHEIN)的智能創新就是代表。

希音
SHEIN通過創新數字化的按需柔性供應鏈模式,助力服裝供應商工廠實現數字化轉型,推動服裝行業產業互聯網升級和高質量發展,帶動了上下游一大批行業百萬級人員的就業發展。
10米挑高的智能立庫整潔干凈,一臺臺小巧靈活的AGV智能搬運機器人在地面上忙碌“跑動”搬貨,由24個攝像頭以及AI技術輔助學習的自動驗布機會越驗越準,搭載了24個打印頭的數碼熱轉印機一小時可打印五六百米的面料,鏈接SHEIN上下游的流程進度可視化顯示屏隨處可見,茶水間、母嬰室、醫務間等成為了這里的標配,車間燈光明亮而又柔和、通道寬敞、工位劃分清晰,多個工序的工人正在不同區域有序忙碌著……周以寧位于順德的近2萬平方米超級數碼工廠,是在SHEIN補貼和賦能下建成的現代化工廠。
在SHEIN的全面賦能下,周以寧的數碼印花工廠也成為印花行業乃至服裝制造業數字化、智能化、精益化轉型升級的標桿,這座數碼印花廠的人效比同等規模的傳統印花廠提升了至少10倍。

智能工廠
在自有品牌模式下,SHEIN品牌在在線零售的基礎上創新了按需生產的數字化柔性供應鏈模式,利用實際市場需求來預測銷售和控制生產最終減少生產過剩,在實時分析跟蹤時尚趨勢的前提下,都從非常小的訂單開始,每單一般以100-200件起訂,如果銷售趨勢好立刻返單,但如果銷售不達預期則中止生產。


希音創新中心
SHEIN領先的按需柔性供應鏈模式,已將品牌的未銷售庫存水平降低至低個位數,也改變傳統服裝行業的“以產定銷”模式,從源頭上減少浪費。
2025廣東時裝周-春季(35 th)
將于4月19日至27日
在廣州番禺萬博時尚廣場舉辦!
部分服裝企業的智能化成果
將在第35屆廣東時裝周上
有不同形式的呈現,
歡迎大家多關注或到現場親自體驗。
繼續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