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廣州市番禺區著力打造的千億工業大鎮化龍鎮,世界500強依工集團華南基地、粵浦·番禺科創中心等重大項目接連傳來“提前竣工”捷報:前者以“3年工期1年建成”刷新行業認知,后者靠“提前274天現樓”搶跑招商賽道。
通過“快人一步”,實現“步步領先”,化龍鎮等地呈現的“番禺速度”已成為“新常態”:2024年番禺區通過集中力量“種新莊稼 打新糧食”,促進32個項目動工建設,促成26個項目竣工驗收,產業項目動工建設時間持續實現平均提前100天,為番禺區高質量發展注入了澎湃動能。
來自世界500強的驚嘆:
政府的速度比我們還快
在番禺產業“黃金中軸”南大干線旁,
依工集團華南基地的廠房
在夏日里格外醒目。
這個總投資4億元、占地68畝的項目,
從破土到竣工僅用1年——
比原計劃提前了近兩年。

世界500強企業依工集團在化龍鎮布局的華南基地提前679天通過竣工驗收 。謝展鵬攝
“沒想到番禺區委、區政府以及相關部門推進的速度比我們企業還快。”依工汽車亞洲集團總裁王迅飆對華南基地項目建設所展現的“番禺速度”贊不絕口。
“我們在全國同步布局的多個基地中,東部某基地因進展緩慢已暫停,而華南基地卻因‘快到超出預期’,成了集團重點傾斜的‘香餑餑’。”依工集團華南基地有關負責人介紹,該基地投產后預計年產值超8億元、年稅收超7000萬元,將為番禺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再添關鍵一環。
離依工基地僅數百米的
粵浦·番禺科創中心,
用“提前274天竣工”演繹了
另一種“速度優勢”。
“競品還在畫圖紙、搭腳手架時,我們已經‘現樓現賣’,幾家優質企業當場簽了約!”粵浦科技招商負責人陳國威算起“時間賬”:“這274天的差距,就是招商的‘黃金窗口期’。”這個總投資5.6億元的科技綜合體,達產后預計年產值11.5億元、年納稅5700萬元,已成為區域“科創磁場”。
“可怕”的化龍速度遠不止于此:該鎮智造創新園草堂片區11個項目總投資71.5億元,4個已提前動工/竣工,全部達產后年產值超111億元。其中,納諾鋰電池項目提前121天動工,達產后年產值16億元;廣汽荻原數字化工廠提前45天動工,達產后年產值26.6億元。
“一期工程的提前竣工,為整個項目的推進開了一個好頭,我們對項目的未來發展充滿信心。”粵浦科技招商負責人陳國威說。
解碼“速度密碼”:
來自黨員服務官的“全周期護航”
企業的信心,來自政府服務的用心;企業的干勁,來自政府服務的實勁。“化龍速度”的背后,展現出的是化龍鎮強有力的服務保障。
化龍鎮以重大產業項目為引擎,進一步落實落細企業招引、供地、組建、投產全生命周期企業服務,力促實現項目“招引即籌建、交地即開工、竣工即投產”。
以依工項目為例,項目建設的每個節點都有“護航人”。化龍鎮通過“專班跟進+動態協調”工作機制,協調解決企業落地注冊,用電、用水報建,協調提供臨時出入口等9大堵點問題,實現了“交地即開工”。化龍鎮還與區住建、規劃、消防等有關部門一起提前介入,讓項目提前679天通過驗收——相當于把三年的審批、建設、驗收流程“壓縮”成了一年。
從2024年開始,化龍鎮進一步升級全生命周期企業服務,在全區率先建立了黨員首席企業服務官制度,及時協調解決項目實施過程中遇到的問題,促進項目及時落地、按時開工、加快建設、及早投產,營造放心投資、安心經營、專心發展的高質量營商環境。
在粵浦·番禺科創中心展廳的沙盤里,“化龍鎮黨員首席企業服務官”的卡牌格外顯眼。
“項目運營有什么困難?我們馬上協調!”近日,番禺區相關負責人直接帶著經濟、建設、財政等部門組成的黨員首席服務官團隊,在粵浦科創中心的沙盤前現場辦公。

化龍鎮黨員首席企業服務官團隊在粵浦科創中心現場辦公。 受訪者供圖
“主動研究、主動對接、主動過問、主動落實——這‘四個主動’,就是我們的服務準則。”黃浩霖說,“我們要讓企業感受到:在化龍,難題前有擔當,政策里有溫度,扎根能‘如魚得水’。”
隨著項目“提前”成為新常態,“化龍速度”帶來的“快人一步”正變成“步步領先”。數據顯示,今年以來,化龍鎮以重大產業項目為引擎,強化項目全周期管理和服務保障,持續實施黨員首席企業服務官制度,廣汽荻原數字化新工廠等4個優質項目順利動工建設,花安堂(一期)等4個項目實現竣工驗收,其中多個項目動工或竣工時間提前了3個月以上。
來源:廣州番禺發布、南方+
繼續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