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在吼,馬在叫,黃河在咆哮,黃河在咆哮……”
6月7日,《黃河大合唱》主題音樂會在廣州圖書館(以下簡稱“廣圖”)舉辦,舞臺上下500多位演員和觀眾一同高聲合唱這段熟悉的旋律,氛圍熱烈。
當天,廣圖還推出了“重走星海路”快閃演出、“星海的音樂人生”微型裝置展、“冼星海和他的時代”主題書展等活動,以此紀念“人民音樂家”冼星海誕辰120周年。
市民群眾共同演繹星海人生樂章
據悉,參與本次《黃河大合唱》主題音樂會的演員足有300多位,他們來自廣州本地的“幸福晚晴·幸福之聲”合唱團,都是熱愛歌唱的長者,其中年齡最大的已有88歲。
因演出現場位置有限,大部分演員都需要在臺下演出。“沒關系,臺上位置不夠,在臺下一樣唱。”熱愛合唱的宋阿姨爽朗地回應道。在這群叔叔阿姨的“立體音環繞”下,現場觀眾也深受感染,表示“感覺很燃,不自覺地就想跟著一起唱”。
在“重走星海路”快閃演出上,還有廣東省朗誦協會副會長汪翊的身影,以及來自廣州市育才中學、廣州藝術中學的同學們,其中最小的演出者只有13歲。
他們帶來詩朗誦、單簧管演奏、小組唱等演出,配合“星海的音樂人生”微型裝置展,演繹冼星海人生故事的不同篇章。
“音樂盒”帶領讀者走近星海人生
在廣圖負一層大堂,讀者還可以通過六個“音樂盒”了解冼星海的人生故事。每個“音樂盒”都是一個微型裝置,內置實物道具、圖書、歷史照片(復印件)等內容,并配以講解錄音,分別呈現冼星海六個與音樂密切相關的場景,藝術性地再現他音樂人生的不同階段。
比如在“回國抗戰”場景中,讀者可以近距離觀察微型的窯洞裝置,還可以看到《黃河大合唱》的手稿(復印件)以及冼星海的入黨申請書(復印件)。
活動現場還展出了上百冊與冼星海和其所在時代相關的文獻資料,其中包括星海音樂學院音樂博物館收藏的不同版本的《黃河大合唱》曲譜,以及《冼星海全集》《冼星海專輯》等重要的叢書類文獻;與疍家人歷史、新加坡華人史、延安抗戰史等相關的主題圖書。
“星海的音樂人生”微型裝置展及“冼星海和他的時代”主題書展將持續展出至6月30日。展覽期間,廣圖還將舉辦相關視頻展播和沙龍分享活動,歡迎公眾參與。
(轉自番禺融媒)
繼續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