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3日晚上,“星海的歌”——紀念人民音樂家冼星海誕辰120周年合唱音樂會將在廣州白云國際會議中心·嶺南大會堂唱響。本場音樂會由廣州藝銘文化藝術發展有限公司主辦,廣東省聲樂協會協辦。屆時,由著名指揮家苗向陽及其弟子常清執棒,特邀著名歌唱家崔崢嶸、馮國棟領銜,120人的大規模合唱團將完整演繹《黃河大合唱》全樂章。
120人合唱團完整演繹《黃河大合唱》全樂章
2025年6月13日是人民音樂家冼星海誕辰120周年,他與光未然攜手創作的不朽之作《黃河大合唱》是中國音樂史上的經典之作,激勵著一代又一代中華兒女自強不息、勇往直前。作為星海故鄉人,在他誕辰120周年的特別日子里,將唱響“星海的歌”——紀念人民音樂家冼星海誕辰120周年合唱音樂會。
音樂會下半場將由120人大規模合唱團完整演繹《黃河大合唱》全樂章,在“風在吼,馬在叫”的磅礴聲浪中共同唱響時代強音,弘揚星海精神,傳承紅色經典。尤值一提的是,音樂會以琵琶、朗誦、多聲部合唱復刻《黃河大合唱》當年在延安的首演形式。

廣州藝銘·星系列合唱團
冼星海創作的15首抗戰歌曲集結
2025年也是抗日戰爭勝利80周年,更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音樂會的上半場精選了冼星海創作的15首抗戰歌曲,包括《中華女兒》《在太行山上》《廣東青年抗日先鋒隊隊歌》《頂硬上》《到敵人后方去》等,以童聲合唱、女聲合唱、男聲合唱、混聲合唱的演唱形式進行,豐富了音樂會的視聽效果。
這些誕生于戰火中的旋律將帶著觀眾回望全民抗戰的熾熱年代。音樂會以音樂為紐帶,串聯起黨領導下的文藝抗戰史詩。

廣州少兒廣播合唱團
《黃河大合唱》的指揮傳承
從冼星海到嚴良堃,再到苗向陽及其弟子常清,一代傳一代,《黃河大合唱》的指揮棒傳了八十多載。
把一生獻給《黃河大合唱》的著名指揮家嚴良堃曾師從冼星海學習指揮,參加抗日救亡歌詠活動。嚴良堃生前指揮了一千多場《黃河大合唱》。

苗向陽(右)曾跟隨嚴良堃學習指揮
廣州市合唱協會創會會長、著名合唱指揮家苗向陽曾跟隨嚴良堃學習指揮,并多次參與、組織和指揮《黃河大合唱》。嚴良堃曾認真地跟苗向陽囑咐:“我在北京太遠了,你就在廣州,要經常去看看冼星海,那是你的祖師爺!”
青年合唱指揮家、廣州市合唱協會副會長、羊城優秀音樂家常清曾于去年11月策劃、組織了“致敬祖國·致敬黃河”紀念《黃河大合唱》首演85周年——廣州藝銘·星系列合唱團專場音樂會,并指揮了全套《黃河大合唱》。

苗向陽的學生常清
6月13日舉行的這場音樂會的指揮,除了苗向陽、常清,還有廣州少兒廣播合唱團·預備團指揮楊景翔、廣州少兒廣播合唱團合唱教師黃愛雯。強大的指揮陣容為音樂會保駕護航。
120人的合唱團,陣容強大
本場音樂會由廣州少兒廣播合唱團、廣州藝銘·星系列合唱團共同演繹。
廣州藝銘·星系列合唱團包括廣州星瀚合唱團(中老年混聲合唱團)、廣州星月合唱團(青年合唱團)、廣州星碩女聲合唱團(中青年合唱團)、廣州星熠男聲合唱團(成年男子合唱團),這些合唱團各具特色,但都擁有強大實力。廣州少兒廣播合唱團成立于2018年,是由廣州市廣播電視臺主辦的一支新星童聲合唱團。合唱團以演唱具有民族特色的合唱作品為主,推廣嶺南地區的原創童聲作品。
本場音樂會還邀請了一眾藝術家加盟。
音樂會由崔崢嶸(一級演員、廣東省音樂家協會副主席,廣東省聲樂協會會長)、馮國棟(星海音樂學院歌劇中心副主任、廣州歌劇學會副會長)特邀領銜。崔崢嶸曾于去年11月舉行的“致敬祖國·致敬黃河”紀念《黃河大合唱》首演85周年——廣州藝銘·星系列合唱團專場音樂會中演唱《黃河怨》一曲。

崔崢嶸
南方歌舞團青年歌唱家,一級演員、王璀璇擔任男中音獨唱,他主演的音樂劇《烽火·冼星海》曾榮獲第十三屆廣東省藝術節劇目一等獎。
此外,還有南方歌舞團青年歌唱家王東超、廣東第二師范學院音樂學院教師楊雨霽擔任男女對唱;廣州市合唱協會群委會副主任劉革喜、青年男中音蘇鉑淇擔任男聲對唱;知名主持人、導演趙國棟擔任朗誦。音樂會的鋼琴伴奏為廣州市鋼琴協會會員曹珊珊、廣州新華學院音樂系鋼琴教師郭思遙、廣東藝術職業學院專任教師王雯欣、ABRSM英皇認證教師吳綺露;琵琶演奏為廣東省民族管弦樂學會琵琶柳琴三弦委員會會員李子茵。
(轉自掌上番禺)
繼續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