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禺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關于政協十五屆番禺區委員會第四次會議第68-2號提案的答復
劉文杰委員:
您提出的《推進番港青少年融合吸引香港青年在番“四業”發展并增進對國家認同》(68-2號)收悉。我局高度重視,積極組織區委統戰部、區教育局等單位認真研究辦理,并與您溝通聯系深入了解提案主旨。經綜合各會辦單位意見,現將辦理有關情況答復如下:
一、主要工作情況
(一)為港澳臺青年提供良好的創業就業平臺
一是落實就業創業政策支持。我區著眼港澳青年就業創業的區位和資源優勢,落實各項就業補助政策支持。對符合條件的港澳青年給予就業計劃生活補助、一次性創業資助、創業帶動就業補貼、創業租金補貼、創業孵化補貼等政策支持,多措并舉支持港澳青年在粵發展,近三年來審核大灣區青年就業計劃生活補助8.5萬元。二是依托粵港澳臺青年創新創業基地為港澳臺青年提供良好創業空間。目前我區累計建成6家N系列港澳臺青年創新創業基地,累計孵化項目2893項(其中港澳項目144項),涉及產業領域包括新一代信息技術、數字創意、生物醫藥、電商等,累計帶動就業人數34611人(其中港澳居民154人)。目前,在孵項目1204項(其中港澳項目119項),在孵項目帶動就業人數7797人(其中港澳居民151人)。三是加強粵港澳產教研學深度融合。我區積極搭建以人才為引領、以校企為主體、以市場為導向的粵港澳人才交流對接平臺,立足廣州大學城科教人才資源集聚優勢,整合高校、園區、企業、行業協會等資源力量,開展粵港澳青年人才交流活動。今年我區與粵港澳青年創業孵化器合作舉辦了3場粵港澳青年人才交流活動,通過粵港澳就業創業家創業就業分享、師生名企行、訪企研學、人才招聘活動等形式,組織暨南大學、廣東工業大學、香港理工大學、香港嶺南大學、香港教育大學、澳門城市大學等高校的青年人才,粵港澳機構、番禺優質企業和港澳企業共同參與,提供就業創業政策宣講、職業規劃指導、人才招聘等服務,同時促成中港人才發展中心與粵港澳青年創業孵化器粵港澳青年人才交流合作項目落地,為未來港澳臺青年在內地發展,在創業孵化、創業指導、技能培訓、資金支持、市場資源、實習就業等方面提供更好的平臺支持與幫助。
(二)進一步加強提升港澳臺橋青年思想引領
一是舉辦“番禺區港澳青年國情教育研學營”,組織港澳青年對番港澳臺僑國情研學基地、西坊大院、沙灣珠寶產業園、沙灣古鎮等進行實地考察交流,深入了解我區產業概括、化特色及創業政策。二是聯合粵港澳青年創業孵化器、粵澳國際產業加速器舉辦“激揚青春,逐夢灣區”之粵港澳臺五四青年活動和“勇當追夢者·共創新時代”粵港澳青年分享交流活動,制作和拍攝《我在灣區遇見你》短視頻,吸引更多港澳臺青年來番就業創業發展。三是舉辦走進粵港澳大灣區優質生活圈示范區番港澳臺僑青年活動,詳細介紹我區粵港澳優質生活圈示范區建設、祈福新邨國際化街區建設、創新創業政策有關情況。四是連續兩年舉辦港澳臺青年“科創名企行”,走訪廣汽埃安、比音勒芬、小鵬匯天等我區重點企業,幫助港澳臺青年了解我區新科技、新行業前沿發展和支持企業發展政策。五是舉辦番港澳同心聯誼會2024年新春春茗活動,通過參觀千年沙邊龍窯、體驗非遺手作,增強港澳青年對中華文化的認識,推動在番港澳青年的互動交流。
(三)幫助港澳青年更好融入番禺教育體系與文化
一是分別在廣東仲元中學開和祈福英語實驗學校開設了港澳子弟班,共招收850多人,為港澳子弟提供優質的義務教育階段學位,滿足人民對優質教育的追求。二是促成粵港澳姊妹結對學校和港澳子弟開展豐富的活動。我區有廣東仲元中學、市橋橋城中學等共41所中小學、幼兒園與香港中圣書院、澳門培正中學等港澳學校結對成立了粵港澳姊妹學校。疫情過后,三地的姊妹學校也陸續開展了豐富的交流活動。如2023年4月份廣東仲元中學與澳門培正中學舉辦了藝術交流活動,今年5月份香港龍翔官立學校、香港九龍工業學校50多名師生與番禺南村中學師生舉行社交流活動。同學們通過社團的展示交流,加深了解,增進了情誼,有效地促進了粵港澳大灣區教育和文化的發展交流。
二、下一步工作計劃
下階段,我區將緊密聯系相關部門和高校及人力資源服務機構加強合作,充分整合番港創新資源,搭建好粵港澳青年人才互動交流平臺,推動港澳臺青年人才在人才培育、校企對接、產教融合、創新創業等方面的合作;持續依托番港澳同心聯誼會,加強對番港澳同心聯誼會港澳青年的思想引領,發揮在番港澳青年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解決港澳青年的實際困難和問題,助力港澳青年更好融入大灣區求學、生活、居住、就業、創業。
感謝您對番港青少年“四業”發展工作的關心和支持,歡迎您繼續對我們的工作提出寶貴意見和建議。
番禺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2024年10月31日
繼續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