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青團廣州市番禺區委員會關于政協十五屆番禺區委員會第四次會議第71號提案的答復
蔣永興委員:
您提出的《關于打造高型格新型青年俱樂部的建議》(第71號)收悉。我單位高度重視,積極組織區委統戰部、區科工商信局、區財政局(區國資局)、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區人才辦)、區文化廣電旅游體育局等單位認真研究辦理,并與您在8月30日進行了溝通聯系。經綜合各會辦單位意見,現將有關辦理結果答復如下:
一、營造人才生態
我區升級“1+4”產業人才政策,于2021年底出臺人才新政“番禺人才生態30條”,圍繞區內重點發展產業,以更大的扶持力度、更多元化的評審方式、更靈活的引才方式,進一步激發青年人才創新創業活力。積極打造“青藍人才”品牌,持續舉辦“青藍國際創新創業大賽”,采用“以投代評”“以賽代評”“以貸代評”等聯動評審制,獲獎項目最高可獲100萬元創業資助和辦公場地補貼支持,并獲得項目跟蹤扶持、團隊孵化、人才招聘等服務。區科工商信局聯合粵澳青創國際產業加速器、粵港澳(南沙城)國際青創社區等單位,召開約20場次青藍人才政策宣講會,為青年人才深入解讀青藍政策。政策實施以來共支持600多個高校青年人才、粵港澳及海歸人才創業項目落戶番禺,助推番禺區成為粵港澳大灣區最具影響力的人才“強磁場”。區文化廣電旅游體育局將符合條件的青年活動場所納入全區圖書館總分館服務建設體系,協助建設圖書館分館或服務點,配送相關圖書借還設備或協助輪換圖書資源,提供便捷的公共圖書服務,并依托場地開展相關活動。
二、促進人才交流
今年以來,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結合高校畢業生“春招”和番禺產業人才需求,舉辦6場“奮楫揚帆·相禺有成”人才交流活動,為1.8萬人次提供崗位對接服務,為粵港澳大灣區“一點兩地”建設提供強有力的人才支撐。今年3月份在粵港澳青年孵化器舉辦了一場集粵港澳就業創業家創業就業分享、師生名企行、人才交流招聘等多種形式的人才交流活動,匯集暨南大學、粵港澳機構、企業及1600多名高校畢業生等青年人才,推動了香港中港人才發展中心與粵港澳青年創業孵化器穗港青年人才交流合作項目落地,深化粵港澳校地企合作交流,讓灣區青年了解番禺行業發展和就業環境及青年雙創成果,拓寬粵港澳青年職業視野,助力粵港澳大灣區青年就業創業,推動穗港澳企業與人才雙向奔赴。我委組織舉辦粵港澳青年志愿者服務驛站成立儀式暨粵港澳跨地方文化社區融合創新交流會,旨在通過“產、學、研、資”深度鏈接,整合大灣區優質產業資源,匯聚粵港澳優質產業資本,挖掘人力資源價值,實現地區產業升級驅動,助力粵港澳創新創業青年的成長、交流與合作。
三、開展青年活動
我區支持粵港澳青年創業孵化器、粵澳青創國際產業加速器針對青年人才開展各類創業、培訓、文娛等活動,2024年上半年共舉辦40余場青年活動,約1500人次參與。舉辦番禺區攜手粵港澳青年創業孵化器赴香港職業訓練局考察調研活動、“青創季·夢想創投計劃”項目路演、粵澳青創生態圈年會暨粵澳青創人工智能谷啟動儀式活動,通過多種形式支持青年人才創新創業;舉辦“星恒OpenMic音樂唱游(廣州站)2024”活動,通過傳播粵語文化與音樂文化,為灣區青年打造文化藝術交流平臺;舉辦番禺青年夜校等活動,豐富青年業余生活,幫助灣區青年融入灣區。
四、開展訪企研學
依托粵港澳青年創業孵化器人才服務工作站平臺,舉辦2024年“贏在廣州”穗港澳青年訪企研學百場行動番禺系列活動——“灣區青年逐夢未來”創業孵化基地研學活動和“粵港澳優秀大學生夏令營”樂業灣區番禺行活動。通過創新創業項目路演、人才政策、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政策宣講、粵港澳青年企業家、創業者就業創業經驗分享等,為粵港澳青年人才提供技術、學術、就業創業互動交流機會,幫助粵港澳青年了解灣區政策環境和發展戰略,助力三地青年融入灣區,建設灣區。連續兩年舉辦港澳臺青年“科創名企行”,走訪廣汽埃安、比音勒芬、小鵬匯天等番禺區重點企業,幫助港澳臺青年了解我區新科技、新行業前沿發展和支持企業發展政策。
五、發揮番禺區青年聯合會平臺功能
番禺區青年聯合會目前共有4位香港委員,在換屆籌備工作中,團區委、區青聯向各有關單位發出《關于推薦青聯委員提名人選的函》,請各有關單位協助推薦委員提名人選,其中包括港澳青年界別,為換屆大會做好準備,進一步發揮區青聯平臺作用,引導港澳青年進一步了解番禺和大灣區機遇,讓他們了解番禺發展空間和前景,把他們和番禺進一步連結起來,助力港澳青年到番禺創業樂業。
非常感謝您對我區青年人才工作的關心和支持,歡迎繼續對我們的工作提出寶貴的意見和建議。
共青團廣州市番禺區委員會
2024年11月2日
繼續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