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8月,“里掂D1”—— 我國首款由協作機器人廠商制造的全尺寸人形機器人正式亮相,憑借其出色的大載荷能力及超高雙臂重復精度,在全球人形機器人多為輕載的現狀下脫穎而出,“里掂D1”重新定義了人形機器人的性能,為全球人形機器人的發展樹立了新標桿,填補了國內相關技術空白。
然而鮮為人知的是,這款可執行復雜任務的人形機器人產自番禺——2022年,廣州里工實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里工實業”)在番禺舊水坑村建立智能工廠,看中的正是番禺蘊藏著推動智能制造變革的巨大能量。如今,這一誕生于番禺的創新成果,不僅是里工實業技術實力的有力見證,更預示著番禺未來在具身智能及相關產業有望取得突破性進展,為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新的強大動力。
位于番禺舊水坑村的里工智能工廠(里工實業供圖)
深耕智能制造,抓住新質生產力“金鑰匙”
近40年的精密制造技術積累,近10年的人工智能和工業機器人能力沉淀,外加海量的行業數據資源,里工實業現已成為復合移動機器人研發及制造的全球領先企業,同時為航天航空、實驗室自動化、離散型制造等多個行業的用戶交付機器人及智能工廠方案。通過自主研發及制造的人形機器人、復合機器人、智能工廠軟件管理系統,里工實業幫助制造業實現智能化升級和數字化轉型,榮獲中國國家高新科技企業、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等稱號。
我國首款由協作機器人廠商制造的全尺寸人形機器人“里掂D1”(里工實業供圖)
2022年,里工實業選擇在番禺建立“里工智能工廠”。整個園區占地約30畝、建筑面積約2.5萬平方米,全職員工190人,承載機器人零部件制造與組裝、機器人應用研究、軟件開發、AI算法研究等智能制造的關鍵環節,是推動其技術成果轉化為實際生產力的重要陣地。
近兩年,里工實業在番禺智能工廠的生產效率不斷提升,具備了人形機器人規模化生產的能力,在此基礎上,把機器人與AI技術融合到生命科學領域,誕生以“里掂D1”為代表的具身智能機器人,鞏固其在行業內的領先地位。
番禺營商環境“軟”實力,強健企業發展“硬”支撐
“廣州的營商環境一直都是全國前列,番禺毫無疑問是其中的代表區域之一,可以讓企業安心搞研發、拓市場。”談及3年前喬遷番禺的舉動,里工實業運營總監黃元園表示,這是基于多維度審慎考量后的抉擇,也是里工實業邁向高質量發展新征程的關鍵一步。
里工實業3年前喬遷番禺(里工實業供圖)
在她看來,其一,番禺處于粵港澳大灣區核心輻射圈,優越的地理位置和便利的交通條件有助于降低企業運營成本,搶占市場先機。其二,番禺機電產業底蘊深厚,上下游產業鏈完備,配套資源豐富,可無縫對接研發與生產環節,縮短周期。其三,番禺轄內擁有大灣區“最強大腦”廣州大學城,人才資源豐富,產學研合作緊密,有利于將知識快速轉化為生產力。其四,番禺工業廠房使用成本性價比高,能幫助企業專注于人才組建而非廠房建設。
令黃元園印象深刻的是,自智能工廠落地番禺,番禺區有關職能部門與屬地街道便給予了強有力支持。在產業協同層面,相關部門積極牽線搭橋,為里工實業精準對接了眾多產業鏈上下游的優質客戶,拓寬企業業務版圖,助力企業融入本地產業生態,實現資源的高效整合與利用;在人才安居保障方面,主動幫忙對接人才公寓,解決員工的后顧之憂。這些都讓里工實業真切地感受到了番禺區為企業辦實事的高效率與快節奏,而這種務實的作風與貼心的服務,也讓里工實業對未來在番禺的發展充滿信心與期待。
扎根番禺布局具身智能新未來
作為具身智能領域的代表企業,里工實業在番禺的發展規劃與布局備受關注。
黃元園透露,未來一至兩年,里工實業計劃將機器人制造業務以及具身智能基礎研發業務扎根番禺,同時加大在番禺的團隊建設力度,旨在更好地服務客戶。在人才招募方面,里工實業將重點面向包括廣州大學城在內的博士人才,期望盡快組建一支學科交融能力強的頂尖科研團隊,進一步夯實具身智能領域的多項技術。
里工實業計劃將機器人制造業務以及具身智能基礎研發業務扎根番禺(里工實業供圖)
此外,里工實業還將充分利用番禺的區位優勢和產業資源,推動具身智能技術的創新與應用。目前,里工實業已與國內精密智能超聲波傳感器引領者奧迪威展開深入交流,同時也在積極探索,力求讓具身智能技術盡快在番禺找到落地應用場景。
“番禺有著豐富的機電行業以及完備的上游產業鏈,可以說,作為中游的機器人廠家是幸福的,我們認為番禺的區域優勢與原生優勢都會讓具身智能的鏈條企業落地開花、蓬勃發展。”展望番禺在具身智能及相關產業的發展前景,黃元園持樂觀態度。
對于番禺區即將召開的2025年第一季度拼經濟促增長暨高質量發展大會,黃元園希望借此平臺分享具身智能行業的最新動態,結識更多有志于應用具身智能技術賦能數字化的企業家,共同推動番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