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比音勒芬舉行20周年慶,該話題也成功登上微博熱搜榜。比音勒芬是番禺本土企業,其總部坐落在番禺區南村鎮,是高爾夫高端時尚運動服飾賽道的“單打冠軍”。前有比音勒芬,后有希音,臥虎藏龍的番禺制造業再次成為了關注焦點。
廣州僅有兩個千億級獨角獸企業均在番禺、馬克龍點贊番禺制作燈光秀、“世界珠寶,番禺創造”、首個飛行汽車試制工廠落戶番禺、國內大部分VR設備產自番禺……
近一年來,這些震撼性消息,不時出現在各大媒體的報道中。在視覺沖擊的同時,不禁讓人聯想是什么魔力讓這么多優質制造業企業扎根番禺,展?筑基強本、內外兼修、“近悅遠來”的營商環境,“保姆”式的優質服務,這些都是優質企業,引得來、留得住、發展好的“訣竅”。
從2003年到2023年,扎根番禺的比音勒芬已深耕高爾夫賽道與高端服飾長達20年。20年不易,更難能可貴的是專心做一件事情——“匯聚世界力量,做好一件衣裳”。專心方能專業,靠著這種堅持,比音勒芬在一眾競爭對手中脫穎而出,成就了“12年增長曲線”的行業傳奇,從無名小卒躍升為行業標桿。2016年,比音勒芬在深交所正式敲鐘上市,成長為A股市場的“中國高爾夫服飾第一股”,還成為中國國家高爾夫球隊合作伙伴。

比音勒芬總部大樓
說到比音勒芬,就不得不提及同樣落戶在番禺南村鎮的服裝快消品牌——希音。希音是一家全球領先的時尚和生活方式在線零售商,直接服務全球超150個國家和地區的消費者,希音平臺商品涵蓋服飾、鞋履、美妝、家居等多品類。在胡潤研究院發布的《2023年全球獨角獸榜》中,希音全球排名第四,估值超過了4500億元。
在一個鎮域范圍內,誕生了兩家服裝行業內的“隱形冠軍”,這得益于番禺區深厚的服裝產業基礎。服裝產業是番禺區傳統優勢產業,擁有較為完整的服裝制造產業生態鏈,形成了從纖維加工到研發設計、成衣制造、營銷渠道、品牌管理等一系列完善的產業體系。番禺區聚集著一大批中小服裝工廠和服裝產業工人,僅南村鎮在塘步東村方圓3公里的范圍內就有中小服裝工廠上千家,這些服裝加工廠承擔了全國乃至全球快時尚服裝相當一部分產能。正是基于良好的產業基礎和產業鏈條,希音、比音勒芬等龍頭企業才能游刃有余地發展,逐步做大做強。
番禺區產業基礎雄厚,是制造業強區,擁有31個制造業行業,具有工業產業門類齊全、基礎扎實、充滿活力的優勢。近年來,番禺持續做大新能源汽車、高端裝備、軟件和信創等核心產業,打造“草灌木林”共同體產業生態,由此孕育出更多的“隱形冠軍”“單打冠軍”。
今年4月,結束訪華行程的法國總統馬克龍點贊了一段廣州獵德大橋的燈光秀視頻,讓廣州燈光音響行業狠狠地火了一把。而這段燈光秀就是由番禺本土企業——廣州拓火科技有限公司制作的。

番禺制作燈光秀絢麗奪目
番禺作為我國燈光音響產業的最早發源地之一,目前已擁有燈光音響核心企業600多家,從業人員約12萬人,占全國近一半的市場份額,涌現了銳豐音響、珠江燈光、浩洋電子、保倫電子等一大批專業燈光音響龍頭企業。“番禺智造”的燈光音響設備頻繁出現了奧運會、冬奧會、世博會等國際舞臺上。別看激光舞臺燈小,里面包含了數十項發明專利,而支撐這些專利就需要一支強大的研發團隊。位于石碁鎮的浩洋電子研發人員占比達到20%,研發投入占營收總額的比重超7%。依托研發中心,浩洋電子目前擁有國內外有效的知識產權達1000多項,產品和技術水平國際領先。
企業核心競爭力靠的是技術,而技術自主創新歸根結底靠的是人才。番禺區是人才強區,廣州大學城擁有中山大學、華南師范大學等13所高校、25萬余師生和1300多名院士、博導等高層次人才,這里是一座龐大的人才“寶庫”。近年來,番禺區堅持實施“人才強區”戰略,充分發揮大學集聚的智核效應,舉全區之力打造各類人才近悅遠來、施展才華的沃土。先后出臺“1+4”產業人才政策、番禺高質量發展人才生態30條,全方位培養、引進、用好產業人才,全力支撐產業發展。

番禺區大力實施“人才強區”戰略
不少優質企業就是番禺區人才政策的受益者,如浩洋電子榮獲番禺區創新領軍團隊一等獎,董事長蔣偉楷榮獲“禺山卓越貢獻人才”獎,十幾名浩洋股份優秀員工也榮獲產業高端人才和急需緊缺人才獎勵。優質的人才資源、人才政策和人才紅利,助推著番禺產業攀上一個又一個技術高地。
今年來,番禺區錨定“智造創新城”戰略定位,堅持實體經濟為本、制造業當家,全面落實有關產業政策,推動經濟持續向好。1-5月,全區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4%,增速全市第二,汽車制造、高端裝備、服裝珠寶、燈光音響等行業保持高質量增長態勢。其中,汽車制造依然是拉動經濟發展的生力軍。
汽車產業是番禺的重要支柱產業。去年,番禺實現汽車產量53萬臺,工業產值1019億元,分別增長51.3%和37.3%,形成汽車制造和汽車銷售雙雙超千億的支柱產業。依托番禺汽車城,以廣汽乘用車、廣汽埃安等整車制造企業為龍頭,以廣汽研究院為創新中心,配套多家產業鏈零部件企業,快速形成了傳統能源汽車、新能源汽車兩大產業帶,已建成汽車整車75萬輛/年的產能規模。

番禺區汽車產業蓬勃發展
針對汽車產業發展的良好態勢,番禺區加強頂層設計,出臺優質的產業政策,推動產業壯大發展。番禺區科工商信局、番禺區經濟技術開發區搶抓智能網聯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歷史性戰略機遇,高質量規劃建設“一核兩軸四園多點”,布局汽車制造、汽車研發、汽車貿易、汽車博覽、汽車運動和汽車旅游等汽車全產業鏈,謀劃構建汽車產業大生態發展格局。今年2月,發布“一基地一帶兩園”汽車產業布局規劃,為推動汽車產業“自主自強 高質高速”發展提供空間支撐。強有力的產業政策,為汽車產業發展描繪了美好藍圖,并賦予了強大動能,也極大了增強了汽車龍頭企業及上下游產業鏈企業發展信心。

汽車整車生產規模化
去年以來,番禺已吸引廣汽自主電池項目、廣汽自研電驅項目、廣東富強番禺汽車部件生產基地、超音速自動化科技、河北沃美諾、納諾鋰電池、型腔模具、廣汽荻原、蘇州智華智能駕駛業務總部等10多個項目汽車及核心零部件項目落戶、落地,為汽車產業翻番計劃蓄能。
優質企業服務,扶持重點企業做大做強
“保倫公司的發展壯大得益于番禺的基礎條件優越、人才資源豐富、有利的政策扶持,希望能與番禺一道攜手并進,成為番禺區高質量發展的助力者。”保倫電子有限公司董事長朱正輝說道。
“番禺區委、區政府一直以來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厚植發展沃土,作為大灣區腹地的番禺,擁有絕佳的地理優勢、活躍的市場氛圍和優越的營商環境,為企業發展提供了強勁動力。”新世界中國華南區域總經理梁國強如此表示。

番禺發展環境不斷優化
在今年4月舉行的番禺區全球招商大會上,扎根番禺發展的企業家們對番禺優質的發展環境不惜溢美之詞。地方的發展需要優質的企業,企業的壯大也離不開優質的發展環境,雙向奔赴方能實現共贏發展。近年來,番禺勤修內功,興良策、下苦功、動真格,多措并舉持續優化營商環境、政務服務水平和企業服務能力,切實讓企業引得來、留得住、發展好。
去年7月,番禺區創新發展,專門組建番禺區企業建設服務中心,為企業產業投資項目提供動工、建設、投產、達效的全生命周期服務,幫助拿地項目快速動工、建成項目快速投產,切實讓企業輕裝上陣、加速騰飛。成立以來,該中心緊抓產業投資項目,落實“一項目一專員一檔案”服務機制,提升項目建設服務水平,密切跟蹤建設進度,推動產業項目建設全面開花,先后有效推動了多個產業項目提前動工,取得實效。
番禺區大力推動 “中小企業融資暢通工程”,建立融資企業“需求庫清單”,引導金融機構創新“產品庫清單”,推動政、銀、企信息共享,解決企業融資難題。鼓勵銀行、保險、證券、風投等金融業態聚集發展,引導培育、發掘和投資科技型、成長性“專精特新”企業,加大中小企業信貸支持。
番禺區搶抓營商環境5.0改革新機遇,積極優化政務環境,持續抓好新型智慧政務服務體系建設,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動開辦企業“一網通辦”,并通過動態管理告知承諾制、容缺容錯事項清單,降低市場主體辦事成本,推進更多補貼資助事項“免申即享”,做好企業“保姆”,全面提升政務服務意識、效率和感動力。

打造一流的政務服務
優質的產業政策、深厚的產業基礎、優渥的營商環境、優良的政務服務,再加上貼心的企業服務,切切實實讓企業發展沒有了后顧之憂,在番禺區委、區政府的持續賦能下,本土企業在番禺這片創新創業的沃土上,策馬奔騰、跨越發展,真正實現質的飛躍。
繼續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