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音(Shein)、廣汽埃安,廣州僅有的兩個千億級獨角獸企業均在番禺;全球首個電動垂起飛行汽車誕生于番禺;我國第2000萬輛新能源汽車在番禺下線;“世界珠寶,番禺創造”,番禺珠寶首飾產品占全球市場份額約三成,燈光音響產業達世界一流水平……
近年來,番禺區現象級的創新企業、創新產品持續不斷涌現,遍布新興與傳統產業,從粵港澳大灣區走向世界舞臺,成為灣區創新、廣州創新的優秀代表。
究竟是什么造就了番禺創新企業群,孕育一批批現象級創新產品呢?
番禺區位于珠三角腹地,東臨獅子洋,南濱珠江口,占據大江匯聚之地,是富饒的“魚米之鄉”,自古耕讀文化綿延、商貿繁榮,人文與經濟相得益彰。千年古邑孕育了番禺開拓、創新的城市精神與企業文化,既腳踏實地,埋頭實干,又有膽有識,敢于領風氣之先,領潮流之先,這種精神融入每一個人的血脈,融入每一個經濟細胞。千年文脈與現代經濟相融互促,文脈滋養商脈、城脈,成為番禺創新不斷涌現的最深層力量。

今年4月發布的《2023年全球獨角獸榜》上,廣州共有22家企業入選,番禺占了4家,且包攬了全市最大的兩家獨角獸企業——希音(Shein)和廣汽埃安。
獨角獸企業的指標價值,在于反映一個地區的新興企業的成長性和產業創新能力。換言之,一個地方的獨角獸企業越多,創業生態就越好。
希音是一家全球領先的時尚和生活方式在線零售商,擁有創新的柔性供應鏈系統,直接服務覆蓋全球超150個國家和地區的消費者。在胡潤研究院發布的《2023年全球獨角獸榜》中,希音全球排名第四,估值超過了4500億元。
在南村,除了希音外,還有一家服裝行業“隱形冠軍”——比音勒芬。早在2016年,比音勒芬在深交所正式敲鐘上市,成長為A股市場的“中國高爾夫服飾第一股”。
在一個鎮域范圍內,誕生了兩家服裝行業內的“隱形冠軍”,這得益于番禺區擁有較為完整的服裝制造產業生態鏈,僅南村鎮在塘步東村方圓3公里的范圍內就有中小服裝工廠上千家,是廣州眾多時尚企業供應鏈的源頭。
在距離南村不遠的小谷圍島上,另外一家全球獨角獸企業小鵬匯天研發出全球首個電動垂起飛行汽車,其旅航者X2去年在迪拜完成海外首飛,讓“中國智造”驚艷世界。

小鵬匯天總部位于大灣區“智核”廣州大學城,飛行基地設在番禺海鷗島,試制工廠設在番禺化龍鎮。飛行汽車不同于傳統汽車,是完全另起的一個獨立創新體系,代表未來方向,“把航空和汽車兩大領域耦合到一塊,意味著兩大皇冠級工業體系將在廣州番禺率先實現融合、重塑。”該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說。
創新,在番禺每天都在發生。
在大石世界最高最先進的電梯試驗塔里,日立電梯(中國)專注研發新型高速電梯,為世界摩天大樓“提速”;在石樓,聲博士與清華大學聯合建設全球首座位于地下30米深,設計值為-21dB的聲學實驗室,填補國內空白;在洛浦,英輝南方造船(廣州番禺)“甩開拐杖,倒逼自己生長”,堅持自主創新,如今公司在鋁合金高速客船市場份額排名全球前三、國內第一,成為“番禺創新”的代表。
珠江口這片嶺南水鄉,緣何能夠迸發出如此大的創造力,是什么賦予這片土地創新魔力?
從產業積累來看,番禺區完備的產業基礎是創新迸發的現實條件,有利于企業施展全鏈條創新。
番禺區產業基礎雄厚,制造業發達,擁有31個制造業行業,具有工業產業門類齊全、基礎扎實、充滿活力的優勢。全區實有市場主體總量35.3萬戶,平均每天誕生130家商事主體,市場活躍,創新力十足。近年來,番禺持續做大新能源汽車、高端裝備、軟件和信創等核心產業,打造“草灌木林”共同體產業生態,由此孕育出更多的“隱形冠軍”“單打冠軍”“獨角獸企業”。
從自然稟賦來看,奔涌珠江為這片土地注入勃勃生氣以及“看世界”的開闊視野。番禺位于珠江三角洲中部河網地帶,蓮花山腳下的蓮花山中心漁港歷史悠久,它曾是東漢時古采石場的運輸碼頭,唐朝時成為絲綢、陶瓷貿易港,如今是大灣區唯一的國家級漁港經濟區。
珠江連大洋,通達世界。獅子洋畔,高聳的番禺蓮花塔守護著珠江“海門”。在歷史浪濤中,一代代番禺兒女沿著水路走向遠方,遠渡重洋去到世界各地,落地生根,建立新生活,反哺家鄉建設。作為著名僑鄉番禺有近100萬鄉親遍布海外及港澳臺地區。
改革開放40余年以來,番禺曾被稱為“廣東四小虎”之外的“第五虎”,抓住了全球產業轉移與城鎮化快速發展的機遇,實現了由城市邊緣的農業縣向制造業基礎扎實、行業聚集、品類齊全、產業鏈結構完整的現代化都市城區的歷史性轉變。從上世紀80年代“商業黃埔軍校”易發商業街的成型,到以番禺電纜、浩洋電子、銳豐音響為代表的明星制造企業迅速崛起,再到以廣汽埃安新能源、希音、津虹網絡(YY)、虎牙為代表的新經濟、新產業異軍突起,番禺區一直走在發展最前沿。

長隆萬博商務區高樓林立,涌動新動能。
番禺區企業家羅澄海表示,番禺人很早就具有一種敢闖實干的精神、放眼世界的視野,“這里的企業家見過世面、視野開闊,又低調實干、富而思進。無論是傳統制造,還是高科技行業,總有冒尖者,不少企業與產品已走向世界市場,并占據一定優勢份額。”
大江大洋給予的包容開放氣質,悠久歷史給予的厚重底蘊,讓番禺人眼界開闊,志在四方,行穩致遠,血液里流淌著敢闖與實干的基因。
從創新要素來看,全國最成功的廣州大學城猶如一座超級創新孵化器,持續為城市輸入創新因子。
位于番禺小谷圍島的廣州大學城創新資源豐富,集聚了12所高校近20萬師生,高端人才匯集、創新要素集聚、文化氛圍濃厚,正逐漸發展成為粵港澳大灣區冉冉升起的人才高地與產業創新高地。同時,番禺區具有全層次的教育體系、全層次的人力資源供應體系,為企業創新發展持續不斷提供中高端人才資源。

經濟是城市的體格,人文是城市的靈魂。千年文韻和現代經濟如何和諧共生?
番禺在探尋答案。
番禺自秦代設縣至今已有2200多年的歷史,是嶺南文化的重要發源地、廣東音樂之鄉、著名僑鄉和海上絲綢之路起點之一。嶺南建筑、嶺南畫派、粵劇曲藝、廣東音樂等廣府文化以及鰲魚舞、飄色、乞巧、醒獅等民間藝術源遠流長。
跨越千年歷史,古邑番禺以文脈滋養商脈、城脈,形成獨特的生態鏈,正激活一個嶄新番禺。
璀璨深厚的文化為番禺文化產業的發展提供了堅實的基礎和源源不斷的動力。目前,番禺已形成以快時尚、數字經濟、珠寶首飾、燈光音響、動漫游藝為主的文化業態,文化產業蓬勃發展,入選國家文化出口基地名單。截至2022年底,全區規模以上文化及相關產業企業323家,全年實現營業收入共527.85億元。
千年前,中國的絲綢、瓷器從番禺蓮花山港起航,穿越南海、印度洋、波斯灣,遠銷東非和歐洲;千年后,番禺的珠寶首飾、燈光音響產品以及動漫游藝設備依托番禺國家文化出口基地,遠銷150多個國家和地區。2022年,全區文化出口額突破45億美元。
在番禺,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生生不息,也帶來蓬勃的推動力。化文脈為商脈,數字新經濟、文旅產業勢頭迅猛,成為新舊動能轉換的重要引擎。
如今,番禺區數字經濟、創新經濟扎堆,集聚了國內最大的互聯網語音平臺供應商津虹網絡(YY)、全國最大的游戲直播巨頭虎牙科技等互聯網科技企業,擁有世界級超大型主題游樂園——長隆,擁有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超1800家。
浸潤著厚重人文底蘊,區域營商環境也更加優質、寬厚,鼓勵企業向縱深拓展。
扎根制造實業的保倫電子有限公司董事長朱正輝說:“公司發展壯大得益于番禺的基礎條件優越、深厚人文土壤、有利的政策扶持,未來將與番禺一道攜手并進,成為番禺區高質量發展的助力者。”
大灣區時代,坐落珠江口、獅子洋畔的番禺區向海而生,依海而進,擁海而新。
番禺區將全面落實省委“1310”具體部署,錨定“以二次創業的奮斗激情再創新輝煌”的目標任務,夯實番禺“智造創新城”和“產城融合發展標桿區”的戰略定位,錨定“嶺南水鄉 粵韻樂鄉”文化建設,深入挖掘深厚歷史文化底蘊,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營造“近悅遠來”營商環境,融通千年文脈與現代經濟、創新發展,匯聚起番禺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動能。
繼續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