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3月,廣日股份在上交所上市,番禺資本市場實現“零的突破”。
2009年11月,隨著深交所儀式大廳的鐘聲響起,海大集團以“002311”的證券代碼登陸A股,吹響“進軍千億市值、做世界一流農牧企業”的號角。
2011年2月,中海達在深圳創業板上市,標志著番禺將“創業板第一股”收入囊中,也種下了在資本市場創新創業的種子。
2016年12月,比音勒芬在深交所正式敲鐘上市,上市7年股價翻了7倍,成長為A股市場的“中國高爾夫服飾第一股”。
2022年,思林杰、奧迪威先后上市,打破番禺科創板與北證上市零紀錄。
2023年2月,凌瑋科技成為當年廣東省內首家深交所上市的企業,贏得兔年上市“第一聲”。
......
從昔日“鑊底地”
到如今“制造業強區”
番禺這片創新發展的熱土、
投資興業的福地
正立足“智造創新城”戰略定位
奮力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新藍圖
煥發出前所未有的生機與活力
這股生機活力的產生
離不開資本市場
從無到有、從有到優、從優到強的
多層次格局的演變
截至目前,番禺區共有上市企業29家,位列全市第三,穩健向好的經營業績展現出番禺上市企業較為強勁的發展韌性。在邁向資本市場“三十而立”的征途上,番禺區朝著“量質齊升”的目標,步伐越發矯健,給下一個十年帶來更多期待。
番禺上市企業數量質量怎么樣?
總數全市第三 總市值近2200億元
隨著首家上市禺企于1996年誕生,番禺資本市場的大幕正式拉開。2015年,番禺上市企業僅僅10家,而到了2023年,番禺一舉發力迎來4家上市企業,使得企業上市總數達到29家,位列黃埔區、天河區之后,占全市上市企業總數約12%。此外,掛牌企業方面,“新三板”掛牌企業23家、廣州股權交易中心掛牌企業426家。

番禺29家上市企業名單 樊蕓制

海大集團化龍項目效果圖(資料圖片)
從上市板塊分布情況來看,番禺上市企業主要以主板以及創業板為主,其中主板19家、創業板8家,科創板與北證各1家,各板塊占比分別為65.5%、27.5%、3.5%、3.5%。
從上市企業行業類型分布來看,主要分布在制造業,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上述企業約占總數80%,其中制造業15家數量最多。
番禺上市企業有多“威水”?
不乏“隱形冠軍”“單打冠軍”
當6家上市企業集中在同一個產業園,番禺節能科技園區“出圈”的背后,有著企業堅守實體經濟主業、堅定推進科技創新的內在動力。

番禺節能科技園內有6家上市企業 黃國宏攝

比音勒芬現有總部基地位于番禺南村 黃國宏攝
資本市場崛起 番禺做對了什么?
“真金白銀+綠色通道”
拼出上市“加速度”
2024年5月,市委書記郭永航在番禺調研時指出,重構產業發展新優勢,必須舉全區之力、全市之力支持包括海大集團在內的頭部企業在細分領域做到全球最大,倒逼產業結構產業鏈進行重構式重組,同時維護比音勒芬等龍頭企業品牌。
深切期盼堅定了番禺上市企業堅守主業、加速創新、保持競爭力的信心決心,也為番禺區以真抓實干的精氣神做優營商環境、做好上市培育服務指明了前進方向。
2023年,番禺區在全市各區中率先啟動上市“領頭羊”行動計劃,給上市企業打了一劑“強心針”。
當中最大的亮點是出臺“推進企業上市培育10條”,包括建立起自上而下的統籌協調、會商研判制度,高效解決企業上市過程遇到的問題,突出在用地、用電、用能、用水、用氣以及住房、環評、股改、稅務、人才等方面需求予以重點支持,更拿出“真金白銀”重獎——企業在國內主板、創業板、中小板、科創板上市,給予最高800萬元獎勵,其中成功上市的給予一次性獎勵300萬元。

歡聚集團加快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資料圖片)
區有關部門還摸底走訪了1800多家高新技術、“兩高四新”、“專精特新”、科創“小巨人”企業,著力打造上市儲備、培育和沖刺期企業三個梯隊后備資源。而在優化服務保障方面,開展“一企一策”對接服務,建立上市服務“綠色通道”,組建專家公益服務團隊,加快推進“中小企業融資暢通工程”建設,為提升企業上市服務水準和企業壯大注入“最強大腦”。
從上市企業的市值和分布,可以窺見一個地區的產業和經濟特征,這些信息也暗含了地區未來經濟發展趨勢。
“二次創業”再出發,優勢潛力持續釋放。番禺區面向世界、對標一流,全面深度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努力催生更多“高而大”的優勢產業、“新而強”的未來產業。目前,番禺區擬上市后備企業58家,其中近三年內有計劃上市37家。這些新生力量將為番禺新質生產力發展增添新動能,有望支撐番禺城市能級實現持續性躍升,助力打造高質量發展的主陣地和新引擎。
來源:番禺融媒(融媒體記者樊蕓)
繼續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