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賓:
時間:2014年12月6日(星期六) 09:00至10:00
簡介:在全國全面實施創新驅動戰略,大力推進“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著力構建開放型經濟體系的大背景下,廣州經濟發展迎來改革開放30多年來前所未有的重大機遇。
南方日報:在省、市擴大開放、積極推進泛珠合作和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下稱“新海絲”)的新形勢下,番禺區有何考慮和計劃?
盧一先: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落實“新海絲”建設的戰略部署,明確提出要搶抓建設“新海絲”的戰略機遇期。廣州是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起點之一,市里明確提出要在“新海絲”建設中起到樞紐引領作用。作為珠三角核心地區和廣州都會區的重要成員,番禺要主動把自身發展融入到建設“新海絲”大局中,在擴大對外開放中突破發展瓶頸、加快轉型升級、提升國際影響。
南方日報:番禺參與“新海絲”建設具有哪些優勢?
盧一先:首先,番禺有歷史人文優勢。建設“新海絲”,是傳承歷史、開啟未來的宏大戰略構想。從歷史上看,番禺一直是海上絲路重鎮,在海內外的影響力較大,并有豐富的海外僑胞資源。
其次,番禺有區位交通優勢。番禺處在穗港澳地理中心位置,區內擁有南中國最大的綜合性交通樞紐中心——廣州南站,高速、快速路縱橫交錯,水路交通也十分便捷。
再次,番禺有功能載體優勢。全區圍繞廣州南站、廣州大學城著力規劃建設廣州南站商務區和廣州國際創新城。未來,前者將成為連接港澳、服務內地、輻射東南亞的華南商貿中心和現代化綜合新城。而后者則為面向絲綢之路沿線國家開展教育、科技、產業、文化合作提供了良好的空間載體。
南方日報:番禺區怎么利用好這三點優勢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新海絲”建設中來?
盧一先:在參與“新海絲”建設過程中,番禺區將立足自身優勢堅持“走出去”與“引進來”相結合、經濟合作與人文交流并重,著力打好“五張牌”。
一是打好“合作牌”,利用“新海絲”沿線各國產業跨度大、互補性強的特點,加強與發達國家在高端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領域合作,同時支持區內有實力的企業積極走出去。
二是打好“經貿牌”,大力推進珠寶首飾國家級外貿轉型升級專業型示范基地和燈光音響廣東省外貿轉型升級專業型示范基地建設,加快培育以技術、品牌、服務為核心的出口競爭新優勢,推動加工貿易加快轉型升級。
三是打好“載體牌”,充分發揮廣州南站綜合交通樞紐門戶的優勢及廣州國際創新城作為中歐城鎮化伙伴關系首批合作項目的優勢,著力把兩大平臺打造成為面向“新海絲”的綜合性開放性平臺。
四是打好“感情牌”,加強與“新海絲”沿線各國的經貿文化交流,積極傳播中國聲音和嶺南文化,使沿線國家更多了解中國、了解廣東、了解廣州、了解番禺。
五是打好“環境牌”,改革完善行政管理體制、提升政府服務效能,著力對接國際規則,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營商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