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賓:
時間:2015年1月8日(星期四) 10:00至11:00
簡介:當季是諾如病毒急性胃腸炎的高發季節,為此,記者請教了番禺區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衛生局、工商局和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告訴大家怎么預防。
記者:請問諾如病毒有什么癥狀?
區疾控中心:諾如病毒的主要癥狀是嘔吐腹瀉,發病突然。
諾如病毒潛伏期多在24~48小時,最短12小時,最長72小時。感染者發病突然,主要癥狀為惡心、嘔吐、發熱、腹痛和腹瀉。兒童患者嘔吐普遍,成人患者腹瀉為多,24小時內腹瀉4~8次,糞便為稀水便或水樣便,無粘液膿血。此外,也可見頭痛、寒顫和肌肉痛等癥狀,嚴重者可出現脫水癥狀。
記者:請問諾如病毒是如何傳播?
區疾控中心:主要通過接觸病毒污染物傳播。
諾如病毒主要經消化道傳播,傳染性強。感染者糞便和嘔吐物中可以發現諾如病毒,可以通過幾種方式感染諾如病毒:食用諾如病毒污染的食物或飲用諾如病毒污染的飲料;接觸諾如病毒污染的物體或表面,然后手接觸到口;直接接觸到感染者(如照顧病人,與病人同餐或使用相同的餐具)。
記者:請問諾如病毒如何預防?
區疾控中心:預防諾如病毒要注意飲食和衛生。
預防諾如病毒感染性腹瀉的關鍵是把好“病從口入”這一關,要注意飲食和飲水衛生,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
1、保護環境衛生。不亂扔垃圾,不隨地大小便,對病人的嘔吐物及糞便要及時消毒處理,確保周圍環境的清潔;被污染衣物應該用肥皂水徹底清洗;
2、注意飲食衛生,以免“病從口入”:不吃不潔凈的食物、不購買街邊小店的零食。不帶零食到學校。飯前、便后要把雙手洗干凈。所有食物應徹底煮熟才食用。餐具要經常消毒,不與別人共用餐具,提倡使用“公筷”。注意飲水衛生。不喝生水,不與別人共用水杯。講究個人衛生。養成飯前、便后洗手的習慣。提高身體素質。平時積極參加體育鍛煉,注意營養均衡,增強體質。關注自己的健康狀況。若出現了身體不適(特別是:惡心、嘔吐、腹痛、腹瀉等),應及時告訴家長或老師,并前往正規醫院診治。關注他人的健康。若自己患上了傳染病,應及時與健康人隔離(不到校上課),并積極配合醫院的治療。持“病情證明”返校上課,不隱瞞病情。治愈后,須持有正規醫院開具的病情證明書返校上課。近期感染諾如病毒的食品加工者在完全康復前避免從事加工食品工作。
記者:請問我區對于防控諾如病毒做了什么部署工作?
區衛生局:我們聯合區教育局、區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和區工商局等部門立即采取措施,嚴防疫情擴散。對防控工作進行了周密的部署
1、要求各醫療機構加大對急性胃腸炎的監測力度,并對病例進行篩查,及時發現聚集性疫情。
2、各學校和托幼機構加強晨檢、午檢和缺勤追蹤工作,發現病例及時進行隔離治療。各學校和托幼機構落實教室等公共場所的消毒工作,出現病例時要加強消毒。
3、加強對各飲食單位的檢查督導和食品安全監管,完善各項食品安全制度和設施,防止腸道傳染病及食物中毒等食源性疾病暴發。
4、加強腸道傳染病防控的大眾宣傳工作,充分利用各種媒體進行宣傳。通過網站、微信公眾平臺和《番禺日報》宣傳普及預防諾如病知識,并向社區、學校、餐飲場所及醫院等發放預防諾如病宣傳折頁6000份。
記者:請問我區對于預防諾如病毒做了什么工作?
區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我們立即開展了專項整治行動嚴防諾如病毒。
首先對南村鎮轄內幾大重點區域的學校周邊進行全面檢查,不漏過一個食品安全死角。針對轄內幾個中小學校飯堂及學校周邊食品、餐飲檔鋪進行檢查,不放過一個蛛絲馬跡。并且細致檢查,嚴格執法。現場發放宣傳資料,及時將諾如病毒的防控通知送達到位,并提要求:一是要求各負責人要引起高度重視,做好防控病毒宣傳工作并制定應急預案應對突發事故;二是要做好從業人員的管理、加強場所衛生消毒、確保設施設備清潔、保證原料來源合法、規范加工制作流程、及時清理廚余垃圾;三是要嚴格落實索證索票制度,堅決杜絕銷售“三無”產品,做好場所消毒,保證食材新鮮。下一步,區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將繼續保持高壓態勢,嚴厲查處違法行為,對于存在問題未及時整改的業戶,絕不手軟,立案查處,希望通過以上舉措嚴控諾如病毒,共同為轄區內數以萬計的學生營造一個健康的食品安全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