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賓:區教育局二級調研員李珈
時間:2020年9月17日(星期四) 09:00至10:00
簡介:2020年9月17日(星期四)上午9:00時,區教育局二級調研員李珈上線區政府門戶網站互動訪談欄目,就如何推動番禺區義務教育高位均衡發展與網友互動交流。區政府門戶網站同步直播,歡迎廣大網友積極參與。
[主持人]
各位網友,大家好!歡迎參加本期互動訪談。今天,我們邀請到區教育局二級調研員李珈,就如何推動我區義務教育高位均衡發展進行訪談。李處,歡迎您,請您和網友們先打個招呼。
[李珈]
主持人好!各位網友大家好!感謝大家關注如何推動我區義務教育高位均衡發展這個話題和相關工作,很高興能和大家交流。
[主持人]
謝謝李處!下面,請各位網友就如何推動我區義務教育高位均衡發展有關問題積極提問。
[花湖子]
李處,您能介紹一下番禺區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學位供給現狀嗎?
[李珈]
我區現有小學140所,初中25所,九年一貫制學校34所,完全中學10所(含市屬完全中學2所),十二年一貫制特殊學校1所。目前,我區能提供小學學位16萬個,初中學位5萬個,基本能滿足適齡兒童、少年入讀需求。
[老虎哥]
番禺區義務教育發展水平在廣州市內處于什么位置?
[李珈]
據國家相關教育權威檢測機構發布的檢測報告顯示,我區小學教育質量指數位列全市第二、初中教育質量指數位列全市第三,教育綜合發展水平位于全市第一梯隊。
[van神]
請問你區如何在財政資金上保障義務教育學校高位均衡發展?
[李珈]
我區在財政資金上通過以下措施來保障義務教育學校高位均衡發展:一是推進實施教育經費區級統籌。從2019年起試行兩年番禺區教育專項經費區級統籌方案。實施教育專項經費區級統籌有助于集中力量突破解決教育難點,促進全區教育均衡提升,提高教育服務效能,著力推動我區教育事業在新時期高質發展,辦好人民群眾滿意的教育。目前,統籌管理正不斷優化調整中,以更適應我區教育整體發展需要。 二是深入調研提高學校公用經費。為保障學校運作,2019年初,我區對12班以下義務教育公辦學校增加公用經費200元/生·年,2020年起,對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增加公用經費350元/生·年,對公辦高中增加公用經費1000元/生·年,有效緩和學校公用經費緊張局面。 三是加大硬件投入,改善辦學條件,保證學位供給。扎實推進廣州市中小學?;A教育設施三年提升計劃項目,增加學位供給,同時加快開展填谷項目建設,改善薄弱學校辦學條件。通過三年提升計劃項目和填谷工程,我區中小學校容校貌得到極大改善,辦學條件明顯提升,硬件實力不斷增強,學位供給更有保障,為義務教育高位均衡發展奠定基礎。
[寶媽cc]
請問番禺區是怎樣提高義務教育學校師資隊伍水平,保障義務教育學校高位均衡發展?
[李珈]
在提高義務教育學校師資隊伍水平方面,我區做了以下幾方面工作:一是理順教師隊伍管理體制。制定《番禺區關于推進中小學“區管校聘”管理改革的實施意見》,穩妥推進我區“區管校聘”管理體制改革。做好教研室、教師進修學校和教育裝備中心的整合,推進區教師發展中心建設。 二是強化師德師風建設。制定《廣州市番禺區教育系統關于加強新時代教師師德師風建設實施方案》,嚴格師德考核,實行師德考核“一票否決制”。建立教育、宣傳、考核、監督、激勵和懲處相結合的師德建設工作機制,將師德教育作為中小學幼兒園教師培訓的首要任務和重點內容。聚焦黨員示范崗、思政榜樣,以先進典型引領教師隊伍建設。 三是提高教師專業化水平。發揮區名德育干部和名班主任工作室示范引領作用,搭建德育教師專業成長平臺。開展班主任能力展示、專項能力大賽、專題培訓,組織班主任核心素養提升行動研究,編寫出版中學、小學《班主任入門》,加強德育教研與指導,切實提高德育隊伍育人水平。精心組織開展番禺區“一師一優課、一課一名師”活動,我區“曬課”規模和“優課”數量均在市前列。精心選派教師參加各級培訓,促進我區教師專業化水平的提高。 四是打造高素質專業化教師隊伍。實施“引培行動計劃”,成功引進4名高層次人才。健全名校長、名班主任、名教師培養激勵機制。目前我區共有名班主任工作室區級16個、市級4個、省級1個,廣州市名師(名工作室主持人)在職31人。建立健全后備干部培訓選拔機制,創新臨聘教師管理機制,嚴把入門關,加強非在編教師的日常管理和業務培訓。
[Cheney]
你區在提升義務教育學校課堂教學質量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李珈]
一是研學拉動。從2012年開始啟動“研學后教”課堂教學改革項目,把建構高效課堂、素養課堂和技術課堂作為任務和目標,經過多年努力,我區“研學課堂”已真正成為落實立德樹人的主陣地,“研學過程”已真正成為核心素養培育的主渠道,“研學后教”已真正成為教育質量提升的主推力。 二是科研帶動。我區堅持“上品教化”教育理念,以實施素質教育為根本,建構體現“自主、合作、探究”的高效課堂,讓課堂真正成為提升教學質量的主陣地。據統計,我區每年舉辦各類中小學區級教研活動1000多場次,特別是針對高考、中考備考教研活動有100多場次,各學校充分發揮師生兩個積極性,把握課堂主陣地,發掘學生潛能,提高學生學習能力,大面積提升教學質量。 三是評價拉動。我區已建立較完善的教育質量評價激勵機制,獎勵在教育教學中取得優異成績的學校、教師和學生。通過一系列措施,激勵學校和師生不斷進取,讓我區義務教育質量更高、高好、更快發展。
[何先生]
您能介紹一下番禺區集團化辦學、引進“名?!焙献鬓k學的現狀嗎?
[李珈]
我區已成立仲元中學教育集團和番禺中學教育集團,充分發揮教育集團內龍頭學校的示范帶動作用,集團內部實現管理資源、教育教學資源、教師資源、培訓資源、師生活動資源等方面資源共享,帶動集團內部學校整體提升教育教學質量。同時積極引入華南師范大學、廣東第二師范學院、廣鐵一中、廣大附中等名校合作辦學,合作舉辦了華師附屬廣州大學城小學、二師附中、二師附屬初中、二師南站附屬學校、二師附小、廣鐵一中天成中學、廣鐵一中天峰中學、廣州大學附屬小學等公辦中小學,在名校的引領下,迅速形成辦學品牌,有效提升學校教育教學質量,得到廣大家長的認可。
[魚片粥]
李處您好,我在網上看到番禺區發布2021年番禺區義務教育學校招生工作預警信息,透露明年可能出現學位供給緊張情況。請問番禺區是如何化解區域性、階段性、結構性學位供求矛盾?
[李珈]
在緩解學位緊張方面,我區做了以下幾方面工作:一是推進小區教育配套設施移交工作。為保障學位供給,我區積極推進小區教育配套設施移交,目前,已接收小學20所、初中6所。同時積極與開發商多輪磋商,對尚未移交的教育配套設施,現已基本確定移交意向及移交協議;對尚未啟動建設的教育配套設施,將繼續磋商確定建設方案。 二是在學位緊張區域創造更多學位。為讓更多適齡兒童能在家門口入學,我區想方設法創造條件開辦新學校,確保每年有新的義務教育階段學校開辦,逐步完善學校布局,為下階段學位供給做好學位儲備。如近年新開辦的沙灣鎮薈賢小學、市橋錦庭小學、亞運城廣鐵一中天成中學、天峰中學等,同時,在公辦小學學位不足的情況下,我區將向民辦小學購買學位,用于解決戶籍適齡兒童就近入學的問題。除此之外,我區向上級教育行政部門爭取在學位緊張區域小學適當將班額標準提高至50人/班,待入學高峰過后恢復45人/班的標準。這些措施為我區學位相對緊張的區域提供有效的補充。 三是提前發布學位預警信息。今年8月底,我區率先發布2021年義務教育學校招生預警信息,讓廣大家長可根據自身實際情況,結合預警信息,提前做好小孩的入學準備。同時,通過提前發布招生預警信息,引導廣大家長“避開”學位緊張學校,進一步緩解我區區域性學位供給不平衡的狀況。
[KT]
2021年番禺區義務教育學校招生工作預警信息中提到將增加“同一房產地址6年內只安排一名地段生入讀對口公辦小學”的規定,請問怎樣理解這一政策?房產的學位占用情況如何查詢?
[李珈]
上述政策含有兩個方面內容,家長可分兩步判斷小孩是否能入讀對口公辦小學:第一判斷是否符合“人戶一致”條件,即父母全份額擁有產權房,且在申請入讀當年的8月31日前把小孩戶籍遷到該房產地址滿一年(祖輩擁有房產,需要提前三年把小孩戶籍遷到房產地址);第二判斷該房產地址6年內沒有適齡兒童安排入讀對口公辦小學。如適齡兒童同時符合上述兩個條件,教育部門將安排其入讀對口公辦小學。 我區房產學位信息查詢方案正在制訂中,制訂后將向社會公布。關于學位占用問題請市民待我區教育部門公布房產學位信息查詢方案后進行查詢。
[欣欣]
番禺區采取怎樣的措施提升民辦義務教育學校的辦學質量?
[李珈]
民辦義務教育學校是國民教育學校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區通過三方面努力提升民辦義務教育學校的辦學質量。 一是加強對民辦學校教師隊伍建設工作。規范校長和教師的聘用資格制度,不僅要求民辦學校教師持有相應的教師資格證才能從事教學工作,還要求校長也要具有校長資格證書。對民辦學校教師實施與公辦學校一體化的管理模式,對民辦學校教師繼續教育、評優評先和職稱評審等方面持有同一標準。 二是堅持實施對民辦學校的資助獎勵辦法。繼續對民辦學校學生每年發放免費義務教育補助;堅持每年安排民辦教育發展專項資金,對通過年審、辦學行為規范、教學質量優良的民辦學校進行獎勵;鼓勵和支持民辦學校創造條件為教師申請從教津貼,提高教師福利待遇,保持教師隊伍的穩定性。 三是持續開展有效的結對幫扶工作。從2012年開始探索公、民辦學校結對幫扶,到目前落實成為工作制度并常態化執行。目前已在全區21所普惠性民辦學校鋪開,根據實際情況實行一對一、一對多、多對一等模式的公、民辦學校幫扶探索?,F有21所民辦學校和32所公辦小學進行結對幫扶活動,各結對學校之間通過學校管理、教育教學、資源共享、師資培訓、社團活動及課題研究等方面加強交流,強校扶持弱校,結對學校共同進步,普惠性民辦學校的管理水平及教育質量均有所提升。
[海上明月]
特殊教育是義務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番禺區怎樣支持特殊教育發展?
[李珈]
我區歷來高度重視特殊教育工作,以培智學校一條主線上下延伸,從九年義務教育向學前教育、職業教育兩頭延伸,形成特殊教育“3+9+3”辦學體系。近兩年更是加大了特殊教育優質融合發展的力度。對于符合我區入學資格的輕中度殘疾學生,一般安置在普通學校接受隨班就讀或特教班就讀;對于中重度殘疾學生,一般安置在特教學校就讀;對于極重度且行動不便難以上學的殘疾學生,在征求家長意愿的基礎上,安排小孩在家接受政府提供的送教上門服務。根據以上安置原則,我們在各鎮街安排不少于1所幼兒園接收輕度殘疾幼兒隨班就讀,全區接收殘疾兒童隨班就讀的中小學校102所,開辦特教班的學校6所,建立資源教室26間。除了在培智學校設立職業高中班讓有意向的初中畢業生可以全部入讀外,還在區職業技術學校設立特教班、在新造職中和工商職校開設隨班就讀,充分保障我區殘疾兒童少年享受15年的免費教育權利。
[主持人]
由于時間關系,今天的訪談到此結束。感謝大家對如何推動我區義務教育高位均衡發展的關注,我們下期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