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賓:番禺區水務局副局長何漢杰
時間:2019年12月27日(星期五) 15:00至16:00
簡介:2019年12月27日(星期五)下午15:00時,番禺區水務局副局長何漢杰上線區政府門戶網站互動訪談欄目,就“推進河涌綜合治理,重構美麗嶺南水鄉”與網友互動交流。區政府門戶網站同步直播,歡迎廣大網友積極參與。
[主持人]
各位網友,大家好!歡迎參加本期互動訪談。今天,我們邀請到區水務局副局長何漢杰,就推進河涌綜合治理,重構美麗嶺南水鄉進行訪談。何局,歡迎您,請您和網友們先打個招呼。
[何漢杰]
主持人好!各位網友大家好!感謝大家關注推進河涌綜合治理,重構美麗嶺南水鄉這個話題和相關工作,很高興能和大家交流。
[主持人]
謝謝何局!下面,請各位網友就推進河涌綜合治理,重構美麗嶺南水鄉的有關問題積極提問。
[清風徐來]
何局好,請問番禺的水環境治理規劃是怎樣的呢?
[何漢杰]
感謝這位網友的提問,為做好我區水環境治理工作,加強水務發展的戰略謀劃,增強水環境治理工作的科學性、指導性和約束力,提高水環境質量,近年來,我區先后編制了與水環境治理相關的水務規劃,如水利現代化綜合發展規劃、排水工程規劃等。規劃內容中明確了規劃范圍和年限,在充分分析現有水環境狀況和存在問題的前提下,以問題為導向,以目標為引領,制定水環境治理方案,并梳理建設項目和制定相應的管理措施等。
[是躍不是月]
何局,請問番禺區河涌治理取得了哪些成效呢?
[何漢杰]
2017年以來,我區按照“三源”(源頭截污、源頭減量、源頭雨污分流)、“四洗”(洗樓、洗管、洗井、洗河)、“五字方針”(控源、截污、清淤、調水、管理)思路,采取“河長領治、上下同治、部門聯治、水路共治”等綜合措施,舉全區之力推進黑臭河涌治理。 截至目前,50條黑臭河涌治理工程已全部完工,納入國家監管平臺的39條河涌已全部順利通過廣州市河長辦復評,河涌水質得到顯著改善。50條黑臭河涌兩岸累計拆除違法建設2841宗36.64萬平方米,沿河兩岸巡河通道全線貫通,岸線景觀同步得到提升。
[kianss]
您好,何局長,我想請問關于河涌治理中,番禺區出臺了哪些政策方案?
[何漢杰]
2017年7月,區委辦、區政府辦正式發文《中共廣州市番禺區委辦公室廣州市番禺區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成立番禺區全面推行河長制工作領導小組及其辦公室的通知》,標志河長制工作正式在我區落地生根。河長制工作推行以來,我區先后印發了《番禺區全面推行河長制實施方案》《番禺區湖長制實施方案》以及相關配套制度16個。
[Tina玲兒]
何局,為什么經過大力度的整治,有些河涌仍然存在黑臭?
[何漢杰]
目前我區以合流制排水方式為主,黑臭河涌治理工程主要采用末端截污的方式,將截污閘上游暗渠合流污水收集處理。但雨季合流制區域溢流情況普遍,污水溢流導致部分河涌水質出現波動。 對此,我區正在開展黑臭河涌合流渠箱清污分流工作,降低污水主管液位,提高區域雨污分流比例。目前該項目已完成招標,預計年底前進場施工,力爭2020年底前完工。合流渠箱清污分流工程完成后,將有效降低污水溢流風險,鞏固現階段治水成果。
[張燕愛吃草莓]
請問你們是怎樣開展對河涌的水質巡查?今年開展的情況如何?
[何漢杰]
河長制建立以來,我區成立區、鎮(街)、村(居)三級河長巡河機制,每位河長負責一條或若干條責任河段,各級河長利用廣州市河長APP等信息化手段開展河涌巡查履職工作,按周期頻次要求開展巡河,對巡河中發現的河涌違建、違法偷排、散亂污等影響河涌水質的問題及時進行上報、處理,既實現了巡河的形式履職,也實現內容和成效履職。 這種巡河模式和上報方式,最大限度地縮短了問題上報和處理周期,發現問題立刻解決。2017年以來,我區三級河長380名、湖長45名,累計開展巡河157544次,上報問題10898宗,解決問題10235宗,上報問題解決率達百分之94。 此外,區河長辦自主組織人員,每日開展黑臭河涌巡河工作,重點對河涌水質、河涌兩岸景觀和截污納管工程等情況進行巡查,并將情況報送至河長辦工作群,實時掌握河涌現狀及工程進度等情況,并跟進問題處理,河長辦自主巡河與各級河長巡河“雙管齊下”,相互補充。2019年以來,河長辦共出動巡查1365人次,發現問題222個。
[那些我很難冒險的夢]
我想了解一下市民投訴和巡查發現情況是如何處理的呢?
[何漢杰]
市民投訴和巡查發現問題上報到廣州市河長APP后,由市河長辦分配到區河長辦,區河長辦按照屬地管理原則轉鎮(街)核查處理,鎮(街)對河面漂浮物、河道垃圾等一般問題進行快速清理并在系統辦結,整個過程力求及時迅速。 對涉及疑似違建、違法偷排、堤防設施損壞等重大問題,則立即協調城管、環保、水務等職能部門的,轉各相關部門處理,涉及到多部門業務工作的,由區河長辦組織部門聯動,以聯合執法等方式查處。
[馬道南普陀]
何局你好,請問番禺區是如何加強對生活污水的截污和排放管理的?
[何漢杰]
一是印發實施《番禺區實施城市管理一體化運行維護工作方案》,由各鎮街提供屬地內排水設施清單及圖紙資料,分批次移交番禺水務公司統一管理。 二是修復污水管網缺陷,提升污水收集能力。結合 “洗井洗管”,解決管網坍塌、錯接、漏接、混接以及外水進入管網等問題,全力減低管網運行液位。 三是開展黑臭河涌截污查缺補漏、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查漏補缺及大中修等工程,提高生活污水收集率。
[簡單生活]
我想了解一下番禺區污水治理的成效如何?
[何漢杰]
全區50條黑臭水體整治工程、三期76宗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4條城中村截污納管工程已全部完工,有效改善了區域水環境質量;我區六大凈水廠已全部完成污泥干化減量改造工程,中部凈水廠、大石凈水廠、南村凈水廠、鐘村凈水廠完成提標改造工作,有效提升凈水廠處理效果及推進污泥無害化處置;目前,全區累計已建成污水管網約1250公里,當前污水處理規模達到89.01萬噸/日,城鎮污水處理率達到百分之95。
[雪飛竹子]
請問番禺區污水治理下一步有怎樣的計劃和目標?
[何漢杰]
(1)強化城鎮污水處理可持續發展能力。一是計劃在完成南村、大石、洛溪島、化龍等凈水廠二期新(擴)建工作(至2020年6月底前新增污水處理能力18萬噸/天)的基礎上,進一步開展大石、南村、洛溪島等凈水廠三期擴建工作,新增污水處理規模12.5萬噸/天,力爭2020年底前完成。二是推進創新城凈水廠的前期工作,加緊研究南站片區、市橋西片區凈水廠的規劃設計方案,加快我區污水系統劃分重新劃分調整的可行性研究,考慮將我區原大系統集中處理的污水分區劃分調整為分散式處理小系統,提高全區污水收集處理效率。 (2)著力補齊污水收集系統建設短板。一是開展水環境治理“大兵團作戰”。選取全區50條黑臭河涌以及11條水質污染較嚴重、市民投訴較集中的其他河涌作為治理對象,以流域為單位,重點圍繞片區污水支管網完善、合流管(渠)清污分流改造、農污大中修及查缺補漏、排水單元達標改造、住宅小區雨污分流改造、重點排水戶接駁整改、管道完善及管網修復等七方面開展重點河涌流域長制久清綜合整治。二是推進農村生活污水治理“ 查漏補缺”及臨河村居雨污分流改造。遵循農村地區雨污分流及生態治污的理念,開展全區163條村社開展農污查漏補缺工作,推進完善村居內污水收集管網建設,提高污水收集率,同步對村內已建污水管網進行排查、修復、疏通,理順雨污水排放關系。針對臨近河涌的村居及其上游村居,因地制宜開展臨河部分區域的雨污分流改造。 (3)推進排水單元達標攻堅建設。集中利用5年時間開展我區城市建成區的排水單元達標創建工作。現已完成編制具體工作方案,下一步將重點摸查全區建成區各類排水戶基礎信息,為后續工作提供基礎數據支撐。對各類型排水單元達標責任人及實施單位進行技術培訓,強化技術理論知識學習。同時,針對我區市政污水毛細支管不完善,排水戶排水出口至市政污水管網排放通道不暢等普遍問題,著重安排區級財政資金開展市政污水毛細管網建設完善及管養維護工作。住宅小區、工業園區、企事業單位等類型排水戶,督促權屬單位出資建設并日常管養。力爭2024年底前,全面完成我區排水單元達標工作,建成區雨污分流率達到百分之90以上。
[DaiSY]
為什么經過多年整治,番禺的水浸內澇情況仍然突出?
[何漢杰]
主要由于排水設施不完善,標準低,短板突出。番禺區現有河涌206條,經過多年持續改造,大部分河涌基本滿足20年一遇24小時降雨一日排干的排澇標準,但也有部分河涌,如大山西涌、大山東涌、丹山河、黃編涌、東沙涌等河涌,由于沿河違章建筑、河涌被覆蓋和存在瓶頸段,降低了河涌排澇過流能力,使得不能滿足20年一遇的排澇標準,在大暴雨—特大暴雨時,部分河涌出現河水滿流溢出路面,造成內澇積水。 此外, 2017年以前,番禺地區沒有統一的雨水系統規劃,雨水管道主要由道路配套建設,沒有形成完整的排水系統。且現狀道路歷史已建排水管道大部分采用1年一遇暴雨強度標準建設(占比約百分之86),建設標準較低,已不能滿足城市排水需求。
[豁達的根哥]
我想了解番禺區內澇治理取得哪些成效,今年做了哪些工作,下一步又有什么計劃呢?
[何漢杰]
2016年以來,我區大力開展水浸點治理工作,建立臺賬管理制度,實行“一點一策”治理,截止目前累計完成50個水浸點治理。 今年主要推進廣州市下達的防洪排澇補短板建設任務和中心城區大羅塘片區、欖山工業區、大龍街羅家村、兒童公園、大學城外環西路等項目治理。 下一步計劃:繼續推進大石街南大路105國道交界處、橋南街奧園廣場、沙頭街禺山西路(東新高速入口至殯儀館段)、大龍街市蓮路(東華花園段)、南村鎮板橋村(余蔭居路段)等五個內澇點治理,加快施工進度。
[山泛木]
請問番禺區取水口優化整合工程—東部輸配水管道工程的意義和進展情況是怎樣呢?
[何漢杰]
番禺區取水口優化整合工程—東部輸配水管道工程是建設DN1600-DN2200原水管道約18.9公里,實現石碁、二廠供水廠切換至紫坭島常態取水。本工程建成投產后可全線通水至石碁水廠,直接提升番禺區東部、北部供水能力,緩解供水壓力,保障番禺區東北部的用水需求,為提高東北部供水水壓奠定基礎;保證石碁水廠原水水質,減少受咸潮上溯影響;確保番禺區創新城、汽車城等新增大型項目的用水需求,進一步提高番禺區總體供水能力。 本項目計劃于2020年1月開始施工,力爭2020年12月底前實現通水試運行。
[主持人]
由于時間關系,今天的訪談到此結束。感謝大家對推進河涌綜合治理,重構美麗嶺南水鄉這項工作的關注,我們下期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