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日上午,全面加快廣州人工智能與數字經濟試驗區建設動員活動廣州大學城分會場活動在廣州國際創新城展示館現場舉行,49個項目入駐、開業、開工,總投資約1400億元。番禺區領導陳德俊、譚斌、朱瑞武、吳克剛參加了活動。
本次活動
入駐、開業、開工項目共49個,
合計總投資約1400億元,
全部項目達產后,
預計總營業收入約為1600億元 。
14個簽約入駐項目總投資達到741億元,
30個新開工項目達產后的產值超過600億元。
其中,計算科學與大數據產業園項目、廣汽智聯新能源汽車產業園互聯網小鎮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研發和科技成果轉化基地,將進一步激發創新創業活力,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同程生活華南總部、歡聚產業城等社交電商平臺,將發揮新一代信息技術賦能作用,有力推動現代服務業出新出彩。這批項目達產后,將為番禺區人工智能與數字經濟發展注入新活力。
近年來,番禺區緊緊把握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歷史性機遇,在布局上打造以廣州大學城為“智核”,廣州國際科技創新城、番禺汽車城、萬博商務區、廣州南站商務區等重大功能區為支撐的創新走廊,輻射帶動全區創新產業園區發展,形成“一核一廊、多點支撐”的創新格局,全面推動經濟結構轉型升級,成為首批“國家智慧城市試點區”。
目前,
番禺區有科技型企業3000多家,
高新技術企業約1900家,
各大科技園區年總產值預計超1000億元,
濃厚的創新創業氛圍、完整的產業鏈
為番禺發展人工智能和數字經濟
打下堅實的產業基礎。
2012年,廣州大學城被科技部授牌建設“國家現代服務業國際創新園”;
2016年,被納入珠三角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建設范圍;
2017年,又被納入廣深科技創新走廊規劃,是重點建設和打造的十大核心創新平臺之一。
目前,廣州大學城已經成為全省創新發展的“動力源”和“輻射源”,其創新輻射帶動作用日益顯現。
番禺區在發展人工智能
和數字經濟方面有四大突出優勢:
1、創新資源優勢明顯
擁有中山大學、華南理工大學、廣州大學等12所高校、20多萬師生以及院士、博導等高層次人才1300多名。其中,總用地1650畝、總投資預計超100億元的華南理工大學廣州國際校區項目,一期已于去年建成開始招生,該校區將圍繞高端裝備制造、量子通信、腦科學與人工智能等新興學科和交叉學科領域,開展拔尖創新人才培養、國際前沿科學研究、高水平科技成果轉化等,建立完整的本碩博培養體系。
這些高等級學府將為全市人工智能和數字經濟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高素質人才,也為番禺區相關產業發展提供充實的智力支撐。
此外,位于廣州大學城的國家超算“天河二號”在2019年全球超級計算機500強榜單發布中排名第四位,目前已應用于智慧城市、云計算與大數據、數字媒體和動漫設計等多個領域,為番禺區乃至全市人工智能和數字經濟發展提供重要技術支撐。
2、創新載體發展迅速
廣州大學城匯集國家數字家庭應用示范產業基地、粵港澳青年創業孵化器等一批創新載體。其中,國家數字家庭應用示范產業基地,由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部授牌成立,是廣東省創業孵化示范基地、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著力打造電子信息專業的大學生創業集聚區。
即將入駐番禺區的廣汽智聯新能源汽車產業園互聯網小鎮、計算科學與大數據產業園項目,將引入一批具有發展潛力、自主創新能力強的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術、研發、設計、創意等企業。
正在謀劃建設的番禺智能制造產業園、廣州大學城科技創新產業園、廣州國際科技創新城產業孵化基地等一批重點園區正在如火如荼地規劃建設中,將為番禺區人工智能和數字經濟發展發揮提供有力支撐。
3、產業發展加快集聚
近年來,番禺區人工智能和數字經濟產業快速發展,中海達、YY等一批優質企業的發展壯大,帶動了番禺區市場主體快速增加,數字產業集群加快集聚。僅從廣州大學城情況看,現有各類創新創業空間達14個,國家級眾創空間4個,校內外創新創業空間達4萬多平方米,在創團隊400多支,創新創業項目500多項,這些創新創業團隊和項目重點集中在人工智能和數字經濟領域。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來番禺區不斷扶持大學生創新創業,目前從學生創新創業團隊走出了有米科技、九尾科技、探跡科技等一批含金量高的知名企業。
4、創新發展氛圍濃厚
粵澳青創國際產業加速器、粵港澳青年創業孵化器吸引了30多家港澳企業進駐;大學城每年舉辦粵港澳臺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中國(小谷圍)人工智能創新創業大賽、中國(小谷圍)“互聯網+交通運輸”創新創業大賽等各類賽事活動,創新創業氛圍濃厚,創新創業優質生態圈已形成。
番禺區“三園區一基地”是什么?
番禺區“三園區一基地”指智能制造產業園、廣州大學城科技創新產業園、番禺工業總部經濟園區、廣州國際科技創新城產業孵化基地。其中:
智能制造產業園
區位:位于番禺區石碁鎮亞運大道南、北側,京珠高速西側,總用地面積約590公頃(8847畝)。
發展定位:提升產業創新能力、完善創新創業環境,形成以智能制造產業引領、產業結構合理、可持續創新、宜業宜居的新型示范產業園區。
廣州大學城科技創新產業園
區位:位于番禺區化龍鎮,現代產業園以西,展貿城以南,總用地面積約82公頃(1230畝)。
發展定位:以周邊重點產業功能為導向,結合大學城優勢學科,打造“產學研”融合發展園區,重點提升智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上游創新研發價值。
番禺工業總部經濟園區
區位:處于東環街、南村鎮和大龍街接壤地帶,東接樟邊村,西靠天安節能科技園,南近龍美村,北鄰萬博商務圈,總面積為31.63公頃(474畝)。
發展定位:打造番禺區大中型國有企業引領的中小民營科技企業進駐的創新創業總部園區
廣州國際科技創新城產業孵化基地
區位:位于廣州國際創新城啟動區南側,西北鄰近華工國際校區(在建)和暨南大學,東臨新化快速路,北臨興業大道,南臨廣明高速,總用地面積約393公頃(約5902畝)。
發展定位:以生態文明建設為理念,以優質的山水環境為本底,以面向未來的五大產業方向為指引,以周邊大學重點學科為基礎,打造“學研”融合發展的高品質產業孵化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