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慧清:一個番禺女紅軍的長征傳奇
文/林干 圖 /愷麟
今年是中國共產黨建黨100周年,也是中國工農紅軍長征勝利85周年,在波瀾壯闊的紅色歷史中,有一個片段讓我十分感動。
1935年3月的一個清晨,當迷蒙的薄霧在云貴高原的山巒間像仙女一般纏繞時,急急的馬蹄聲中,中央紅軍行軍在貴州境內的一處大山中。
突然間,激烈的槍聲從遠處傳來,打破了山間的安寧祥和與美麗,敵人追兵跟上來了,紅軍加速前進,向大山盡頭的一個山口奔去。
正在急行軍的隊伍里,有個女人忽然大叫一聲,立即停下腳步,捂著大肚子,慢慢倒下。旁邊的戰士連忙扶住她,把她抬到路邊躺下。26歲的閩粵省委書記陳慧清因為一直跟著部隊急行軍,震動了胎盤,導致提前臨產了。沒有藥物,無法手術,只有等待。陳慧清捂著肚子疼得不停翻滾,邊哭邊大罵丈夫鄧發,希望以此減輕痛苦。
正在她痛得滿頭大汗,戰士們手忙腳亂的時候,一個上了年紀的長者——陳慧清所在的休養連黨總支書記董必武急匆匆趕過來,當他知道陳慧清就要分娩后,心頭不由一緊:這趕得實在不是時候!追兵就在后面,負責斷后保衛的紅五軍團在軍團長董振堂的率領下正在與敵人浴血奮戰!后面那沒有間斷的槍炮聲和敵機投彈的爆炸聲,顯示戰斗是進行得非常慘烈的。
董必武一邊安排戰士把產婦抬到路邊的草棚里,一邊叫通訊員飛快去報告正在指揮部隊堵截敵人的軍團長:有個產婦正在生孩子,請戰士們務必要阻截敵人時間長一些,讓她把孩子生下來。
軍團長聽了情況,沒有二話,把這一命令傳達給三十九團。“因為什么?就因為有個女紅軍在生孩子。”“孩子多長時間生出來就頂多長時間!”董振堂斬釘截鐵下了命令,指揮部隊奮力撲向敵人。
戰斗在一公里之外的地方打響。戰士們仍然在迎著彈雨,頂著飛機的轟炸,一次次打退敵人的進攻,中彈的戰士也在不斷地倒下。產婦的宮縮如追兵的槍聲一陣緊似一陣。時間也在一分一秒地過去,每拖延一分鐘,戰士們就會付出更多的流血犧牲。
但令人焦急的是,嬰兒卻遲遲無法出生。
眼看著自己的戰士都快頂不住了,軍團長拎著還冒著硝煙的槍沖回來大聲問道:“到底還要多少時間才能把孩子生下來?”
但是,大家看著不斷掙扎的產婦,沒有人能夠回答這個問題啊。一切只能聽天由命!
沒辦法,面對蜂擁而來的敵人,軍團長只能率領援兵再次沖入戰火紛飛的陣地,對戰士們大聲喊道:“我們一定要打出一個生孩子的時間來!”
羊水、血水和汗水把陳慧清折磨得筋疲力盡,兩個多小時后,孩子終于出生了。
戰士們冒著敵人的炮火,不惜流血犧牲,硬是挺到產婦把孩子生了下來,但眾多的戰士卻因此永遠長眠在那片大山里。
一個孩子生下來,無數戰士倒下去。
負責阻擊的39團戰士,目睹戰友流血犧牲,心情非常悲憤,因此對陳慧清有了抱怨:
為了一個孩子,讓一個團的人去流血拼命值得嗎?有的戰士在經過陳慧清的身邊時,都露出不太友好的表情,甚至怒目而視。
董振堂看到后,當場就大發雷霆。他對戰士們說:你們瞪什么瞪?我們今天流血犧牲、革命打仗,不就是為了孩子們的明天嗎?
這句振聾發聵的話,當場震撼了所有的人,也因此載入史冊。
1937年1月,董振堂犧牲在甘肅省高臺縣城。2009年9月,董振堂被中央宣傳部、中央組織部等11個部門評選為“100位為新中國成立作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范人物”。
而那位產婦陳慧清則是參加長征的32個女紅軍之一,也是唯一幸存的番禺人,她的一生充滿傳奇。
陳慧清,廣東番禺人,1909年12月8日生于香港。一家三代都是工人,1924年,14歲的陳慧清到香港大興織襪廠當童工。1925年,為反對帝國主義的野蠻行徑,陳慧清的父親參加了省港大罷工工人糾察隊,隨隊伍浩浩蕩蕩回到了廣州。
1926年,陳慧清參加革命并入黨,擔任省港織造總工會常委,后來在何香凝領導下的國民黨廣東省黨部負責婦女和宣傳工作。
1927年廣州“四?一五”反革命事變后,同年10月陳慧清奉調廣州,擔任中共廣東省委秘密交通員。1927年12月,黨發動廣州起義,陳慧清負責傳送情報工作。起義的第二天,她去送信給起義總指揮張太雷,此時,反動派已開始進城,對起義軍進行反撲,當她來到高第街的秘密機關時,才知張已犧牲。在萬分危急之中,她鎮定地把信燒掉,避過敵人的搜查。起義失敗后,她奉命撤回香港。不久再度進入華南織造廠,一面做工一面發動女工參加工會。1929年秋調任中共廣東省委交通員。1930年與鄧發結婚,并進入蘇區工作,在國家政治保衛局任黨總支書記及郵政檢查員。
1931年10月,紅軍開始長征。部隊出發時,考慮她身懷有孕,沒有安排她工作,而是跟隨總衛生部一同休養。部隊四渡赤水的時候,由于她肚子越來越大,行動不便,鄧發曾要她留在當地老百姓家里。她拒絕了,正在此時,黨組織決定派陳云轉道香港前往蘇聯,組織上考慮陳慧清曾在香港工作過熟悉那里的情況,派她一同前往,但由于徒步急行軍對于分娩在即的女人來講,實在勉為其難,陳慧清走了幾十里路又折返在同一天回到了大部隊。不久便發生文章開頭那震撼的一幕。
紅軍長征到達陜北后,1938年1月,陳慧清隨鄧發到新疆迪化工作。
1946年4月8日,為了向黨中央匯報工作,時任中共中央職工委員會書記的鄧發與中共中央委員王若飛、秦邦憲、新四軍軍長葉挺等,乘美機由重慶飛往延安途中,在山西省興縣東南黑茶山遇大霧,飛機撞山焚毀,鄧發和機上同志不幸全部遇難。
在接到丈夫噩耗的同時,陳慧清從中央的公布中知道:她那個長征前托人帶回香港,后來又回到家鄉的大兒子星兒,早在11歲那年因病沒錢醫治,不幸夭折了。陳慧清遭到雙重的打擊,內心跌入痛苦的深淵。但是,在巨大的悲痛面前,她并沒有喪失革命的斗志,當同志們前來看望她時,她堅定地回答:“希望各位家屬以及他們的子女,不要過于悲傷。只有繼續先烈們的事業百折不撓地奮斗,才是對他們真正的紀念。”
1949年,新中國成立。陳慧清曾擔任過廣東省人民委員會直屬機關黨委副書記、廣東政法黨委書記、廣東省民政廳副廳長、省總工會副主席。
1978年9月,陳慧清被選為中國婦女第四次全國代表大會廣東代表團成員。
1983年4月8日,陳慧清病逝。她在長征中分娩而發生的故事成為一段不朽的紅色傳奇。



繼續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