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創我國攝影事業先河的高氏昆仲
文、圖/梁謀
“民國”元年(一九一二年),番禺縣南村鎮員崗村的二高——高劍父和高奇峰,在廣州組建了我國第一支專業攝影報道隊伍——“中華寫真隊”;在上海創辦了反映革命真實形象的圖畫雜志——《真相畫報》。高劍父、高奇峰早年均師事居古泉(廉)先生學畫,后又相繼赴日本研習美術,并跟隨孫中山先生加入“同盟會”,致力于推翻清朝建立民國的斗爭。成立“中華寫真隊”與出版《真相畫報》,利用攝影的藝術手法,為革命吶喊,喚醒廣大民眾,這是高氏兄弟在革命與藝術的征途中,勇于開拓進取的壯舉。
“中華寫真隊”是根據孫中山先生的指令組織的。組織者和領隊是高劍父,其事務所設在廣州市長堤二馬路,主要報道創建民國的情況和北伐戰況。隊員多半是跟隨孫中山在華東、華中、華北各地從事革命活動的人。他們采集、攝影新聞材料,并且深入到北伐軍中攝取戰爭進展情形,所拍攝的照片主要在上海由高奇峰負責編輯的《真相畫報》發表。起初,中華寫真隊的事務所,也就是《真相畫報》的廣東發行所。后來袁世凱竊奪政權,孫中山先生返粵,中華寫真隊事務所改稱《真相畫報》粵局。中華寫真隊與《真相畫報》雖在兩地掛出兩塊牌子,但是實系一家,是由嶺南畫家攝影前輩合作組建的一個強有力的采編機構,是一個求實、求美的文藝實體。
梁得所在《藝術的過程——高奇峰先生與畫報》(《天津商報畫刊》第十卷三四期)中寫道:“在民國元年創辦《真相畫報》,是中國攝刊照片的(筆墨繪畫的不計)圖畫雜志之開元。當時民國雖已成立,而舊勢力流毒還深藏在中國官場和民間,不斷地與革命力量拼搏。高氏主編的《真相畫報》,就是那個時代的反映。”“他是無畏的勇士,常有被捕危險,在那地點不便告人的編輯室中,身上懷著手槍,執筆編繪他的畫報”(據《大眾》畫報第二期。)《真相畫報》創刊于1912年6月5日,為16開鉛印本,所刊圖片則用銅版紙精印。版權頁標明:“編輯兼發行人高(注:即奇峰),印刷人應柵,印刷所為上海威海衛路商文印刷所。”起初,每月發行三期(后常脫期,實際發行17期),每期文字、攝影、繪畫約各占三分之一。它“以文字圖畫構成,以監督共和政治,調查民生狀態,獎進社會主義,輸入世界知識為宗旨”。鄭重選登“地勢寫真”“時事寫真”“名勝寫真”三種攝影作品,題材豐富,形式多樣,在當年我國出版的畫報中標國民之新、立革命之異,獨具慧眼。謝英伯為它寫了《刊發詞》,開篇就談繪像照相,借英雄之口強調要“繪吾真相”,切忌造作;并意味深長地說:“惟英雄自知其真相,亦惟英雄能自保其真相也。”而高奇峰則為每期畫報親繪彩色封面,第一期封面主題是畫家在繪“真相畫”,第二期主題是攝影家在照“真相圖”,以表白編輯對造型藝術創作的新理解與新追求。
《真相畫報》現存共十七期。它發表的照片有些尺寸特大,引人注目。如第一期的《武漢三鎮全勢覽》,為六張7.5×11英寸的接片,長達五尺六寸。第二期《東南第一名區南京城》,亦為三張接片,長達三尺三寸多。兩幅均制作橫折疊大插頁,讓風光盡收眼底,蔚然壯觀。它刊出的時事攝影,如《孫中山先生致祭黃花崗》《第一臨時大總統孫中山及全體國務員晉謁明孝陵》《孫中山抵京大受歡迎之景象》以及《宋教仁被刺記》等新聞組照,攝取了辛亥革命的重大政治動態,具有歷史價值。第四期的《南京朝陽門外之農人》《南京太平門外的貧民》組照,力圖再現貧農生活的悲慘困境,提示人間世道不平;第十三期《貧富度歲之苦樂》組照,對比揭示貧農過年的痛苦和富翁過年的歡樂,反映了社會差別和階級矛盾。該報的攝影報道,一般均不署名。但是第二期刊出《廣東兵工總廠》及《機關槍之形式》照片時,署名“航虛攝影”,航虛是采訪北伐戰事的“中華寫真隊”攝影記者之一。
《真相畫報》的顯著特點是從多方面、多角度連載廣東攝影新聞報道,為表彰廣東的革命先烈,第八期刊出《中國大飛行家馮如君以身殉藝情形》,以及第十一期刊出的《烈士史堅如事跡》,均頗精湛。前者以三頁篇幅十張照片,報道馮如君建廠自造飛機,為了組織北伐飛機偵察隊,于一九一二年八月二十五日在廣州燕塘操場試飛的情形。其中連飛機失事“墜落炮標營后之竹林”,觸起地火情形也抓拍到了。后者以三版篇幅,顯示史堅如一九OO年炸兩廣總督德壽未成,被捕就義的經過。首先刊出烈士遺像,被炸遺址等照片,接著將在南海縣衙收集到的史堅如供詞原文,左手掌模印等檔案文書,亦影印公之于眾,讓真情實影,得存世間。
為了反映廣州的重大社會新聞,第五期發表了《廣東拆城之現象》《廣州河北、河南之大火》,既及時又醒目。前者攝取“大北門城樓、城基”及“小北門城墻”拆除情形,表明“民國光復,掃光一切腐敗的政見”。粵省胡都督下令“先拆城垣以利交通”。一九一二年十一月九日廣州河北、河南不慎,相繼發生大火,造成“為數十年未所有的巨劫”。第九期刊登了
《香港“清平樂社”之新劇》劇照四幅,并述評說:“香港清平樂社,實吾粵新劇之先河,其劇壇景色之美,藝員言動之優,長久已膾炙人口。”這是在我國畫報上最早推薦的一出廣東現代戲劇照。
從上述列舉的“中華寫真隊”攝影的部分新聞圖片所記錄辛亥革命發生前后史實資料來看,高氏昆仲利用攝影藝術作為宣傳革命的工具,創立了我國第一支專業的攝影報道隊伍。
高劍父
高劍父
《真相畫報》封面
南京人逃難
孫中山帶領民國官員在南京拜祭朱元璋
宋教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