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建筑攝影展
古祠雄風 (攝影:謝深本 )
仰視的拍攝角度,將古建筑安排在右側,空間透視感強,建筑顯得十分高大雄壯。
新水坑新貌(攝影:郭炳坤)
古建筑適當運用好前景,能起到非常好的突出主體、烘托氣氛的效果。利用前景景物作為遮擋,其形成的框架構圖能夠有效地避免四周的雜物對拍攝的干擾,此時觀者的視線焦點更為集中。
余蔭山房(攝影:鄔潤芬)
攝影高角度取景,將掩映在余蔭山房的亭臺樓閣和古樹同時收入畫面,使二者形成明顯的點與線的呼應。
古鎮春韻(攝影:簡偉洪)
框架式構圖是古建筑攝影中經典實用的構圖方式之一,既可使主體更為突顯,又有助于鏡頭下的古建筑與周圍景物實現有機融合。攝影以窗口為框架,乍看窗外風景猶如一幅古村畫作懸掛在墻壁上。
市頭村蔣氏宗祠(攝影:陳楚明)
古建筑攝影,“嚴謹”二字需要牢記于心。古建筑攝影講究“橫平豎直”,避免畸變,拍攝時,我們需要考究再三,在沒有特別意圖的情況下,務必慎之又慎,切實做到橫平豎直。使用超廣角、廣角鏡頭拍攝古建筑就不像拍攝普通風光那樣簡單、直接,除了會使用之外,還必須學會控制鏡頭帶來的畸變。
石碁“四知堂”楊氏大宗祠(攝影:霍添)
照片攝于2016年5月,索尼7RM2相機拍攝,光圈f8 1/60秒,ISO640,焦距24mm,因場地限制:巷子窄,盡量用廣角拍攝,超廣角拍能拍全景,但太廣角會使照片變形,所以24mm平衡拍攝,使照片不變形。光圈用小目的加大景深,清晰度高(光圈小、數字大,景深大;照片清晰),手持拍攝防止抖動盡量不要太慢速度,使畫面模糊。可用三腳架來拍攝增加相機拍攝的穩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