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樣百變話番薯
文、圖/肖韻賢
煨番薯
今年廣州的天氣有點奇怪,到了3月依然有寒流來襲,冷空氣還加夾下雨,潮濕陰冷的寒氣讓人感受到直抵骨縫中的寒意。這種天氣走到街上更讓人覺得寒氣逼人,忽然的降溫讓人感受到了春寒料峭。
這天中午在外面剛辦完事,已經到了飯點,戶外綿密的細雨絲毫沒有停下來的跡象,這時候的我已經是饑腸轆轆,只想趕緊找地方安頓下來解決午飯。可是站在路邊攔車卻無法打到車,忽然鼻尖聞到了一縷甜香,耳畔聽到有人吆喝:“烤番薯咯,新鮮出爐的烤番薯咯……”回頭一看,卻見一個男人在路邊靠著一輛斗車,斗車上剛翻出來幾個烤好的番薯,新鮮出爐的番薯冒著熱氣,散發了誘人的甜香著實讓人難以抗拒。攤主指著車上的番薯說這些都是紅心番薯,很甜的。我挑了一個過稱,打包,捧在手上熱辣甜香,迫不及待地一口咬下去,軟,糯,粉,甜,狼吞虎咽的幾口吞下去,頓覺心滿意足,寒意頓消。
番薯是菜市場上常見之物,隨便都能買到,很多人家里都喜歡存放一點番薯。隨手拿一兩條洗干凈,放入鍋中蒸熟就可以吃用,或者洗干凈后放入保鮮袋,灑一些水,包裹,放入微波爐,幾分鐘就搞定,既可以做早餐,也可以做餐前餐后的小點心。尤其是在追求健康飲食的人士心目中,番薯芋頭是理想的粗糧,可以搭配著米飯來吃,簡單快捷,健康美味。
蒸雜糧
糖水,是老廣們的最愛,很多人都抗拒不了糖水的誘惑,無論是飯后,餐前,下午茶,宵夜,都可以來一碗糖水清心潤腸。所以在廣州的街頭巷尾隨處可見糖水鋪、甜品站、茶檔,無論何時何地,都可以來一碗糖水來撫慰身心。在廣府人的餐單里,糖水店品種可謂是花樣繁多,數不勝數。不過我個人最為鐘愛的還是樸實無華的番薯糖水,只要有番薯、紅糖、姜,就可以做成一份美味的番薯糖水。番薯品種可以是紫心、紅心,甚至是橙心,只要把番薯削皮切成滾刀塊,姜切成片,鍋中下水,放入姜片番薯煮開后再加入紅糖,煮到番薯軟糯綿軟就可以上桌了。紅糖的蔗香,姜片的辛香中和了糖水的甜膩,番薯特有的清香在糖水的襯托下就更為軟糯綿密。這道糖水可冷可熱,熱吃,紅糖中和了姜的辛辣,姜祛走了番薯的寒涼,姜片的辛香和紅糖的甜香混合著薯香,復合的味道尤為獨特;冷吃,冰冰涼的糖水混著番薯的軟糯,讓人覺得暑氣頓消,一碗糖水不同的溫度帶來不同的口感,充分體現了廣府人因地制宜的飲食智慧。尤其是在物資匱乏的年代,這道用料簡單的糖水,可是不少小朋友心目中的最佳美味,也是很多人心目中的童年味道。
(糖水)番薯湯圓
新造番薯田間(潘志超攝)
如果說番薯糖水太多土味,那么芝士焗番薯就是番薯美食升級版。作為一道新派甜點,曾經一度風靡全城,不少餐廳都爭先推出這道點心。番薯上面鋪上芝士用錫紙包裹后放入焗爐,焗好后切開錫紙,芝士受熱融化包裹著番薯,番薯的甜香混著芝士的奶香,細膩軟滑堪比蛋糕,卻又比蛋糕更為環保健康,食材更是隨手可得。將番薯蒸熟后切邊曬干,就成為很多人喜歡吃的番薯干,柔韌微甜,是很多人心目中的天然健康零食。以前在街頭還看到有人推著小車販賣炸番薯,將番薯切片裹上脆漿,放入油鍋中炸熟,酥脆的外皮包裹著軟糯的薯片,咸甜油香,是學校門口學生黨手中最好的零食。
番薯餅
番薯葉
別以為番薯本身是甜的,所以只能做甜品,番薯也可以做菜成為餐單上健康主角。咸骨番薯煲大芥菜,一款番禺人喜愛的常見菜式,軟滑微甜的番薯與甘甜的大芥菜同煮,甘與甜的搭配會讓人耳目一新。將煮熟的番薯碾成薯泥,加入糯米粉和糖,攪拌均勻后搓成小圓球,下入油鍋中壓扁,用慢火慢慢煎至兩邊金黃焦脆就成了人見人愛的番薯餅,這款餐后主食最受小朋友歡迎。而在湛江人的餐館里,番薯粥更是必備的主食,一鍋白粥里面加入了切成絲的番薯,微甜的番薯讓平淡的白粥帶來不一樣的口感。
番薯本是普通的食材,很多地方都有種植,不少地方種植的番薯品質還被冠以地方特產。番禺當然也不例外,擁有自己的名優品牌,在新造,就以“大番薯”出名。新造以其獨特的地質環境,盛產“新勝利”“雞骨香”“紫心薯” 等品種,以個頭大、口感好、甜度適中而成為搶手貨,是番禺人的特產手信,一直都是“唔憂賣”。
番薯生命力頑強,隨遇而安。我試過將家里存放發芽的番薯放入花盆里,很快整個花盆就長滿了綠油油的葉子,家里沒有青菜時候,隨手在花盆里摘一些葉子就可以解決一頓餐桌蔬菜。提到番薯葉,很多人都會想到潮州菜里赫赫有名的“護國菜”,這道潮菜中的名菜,主要材料就是番薯葉。名菜自然就有傳說,相傳宋朝最后一個皇帝逃到了潮州一座深山古廟中,僧人看他又饑又餓,便從番薯地里采摘了一些新鮮的番薯葉子,制成湯菜。皇帝吃后覺得湯菜碧綠清香,軟滑可口,甚是贊賞。于是便封此菜為“護國菜”。不過據有關史料記載,番薯是明萬歷年間傳入中國,所以這個傳說還有待史學家們驗證,但是很多人還是為“護國菜”故事的悲壯之情所感動。
廣府人對番薯葉的處理比較簡單實在,番薯葉是俗稱“瘦物”蔬菜,吸油,想要做得潤滑可口,除了要選取嫩葉之外,還要加入葷油。豬油或者雞油是最佳的選擇,將鍋燒熱加入葷油,再加入蒜蓉和番薯葉快速翻炒,只需幾分鐘一道碧綠軟化的清炒番薯葉就可以出鍋了。如果嫌清炒番薯葉太過清淡,也可以加入五花肉。在吃火鍋的時候,等吃過大葷后,油膩的濃湯里加入一把番薯葉,飽吸油脂的番薯葉立即變得油潤順滑。番薯葉本身的粗纖維,具有很好的清腸排毒功能,所以越來越被追求健康生活的人們所喜愛。
番薯本是平常普通之物,經過手巧的廚師搭配就能變身百般身份,可做主食,可做素菜,可做點心,可做糖水,可做湯羹,可烤可蒸,可咸可甜,可熱可冷,每一款美食都能成為每一個人心目中的美味記憶,家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