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域協調發展,廣州繼續當好“帶頭大哥”
文/饒原生
中大紡織商圈這些年來舉國矚目、備受關注,因為“全國紡織看廣東,廣東紡織看中大”。上世紀80年代末在中大對面自發形成的布匹市場,愈做愈“發大”,成為國內首屈一指的世界級紡織面輔料交易市場集聚區,年交易額超2000億元、帶動直接從業人員超10萬人。
一度按下“暫停鍵”,但不必“啰啰攣”(擔心)。清遠市如今規劃萬畝園區,承接中大紡織商圈制造業有序轉移,聽到冬日暖陽一般的好消息,想講兩條體會——
一是廣州何以有今天。曾記否?“東西南北中,發財到廣東”。“嗒真啲”(想仔細些),正因“民工潮”“外來工”這些新氣象,才帶來各式新商圈、新業態,所稱呼的“城”“街”“村”等集聚方式,往往帶有來自地域的鮮明特點。無論從哪里來,都是與城市一起發財發達的新廣州人。一個好漢三個幫,樂見中大的紡織業態有序轉移,感激說話必須補上:多謝了,五湖四海好兄弟。
二是廣州發展會怎樣。因為 “廣清一體化”,才有這個新碩果。“廣州總部+清遠基地”“廣州研發+清遠制造”“廣州孵化+清遠產業化”等新嘗試,隨之陸續有來。合作共贏從來是廣州經濟社會發展的主旋律,區域協調發展中,廣州總有認準自己“廣”字角色的騰挪空間。不要不記得,中央領導一句,當好“帶頭大哥”的殷殷囑托。
繼續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