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屈九
家鄉年例,每到春節家家戶戶都有張貼揮春的習慣。我的六哥寫得一手好字,才十四、五歲。鄉間的宗族祠堂都會叫他寫文承、武尉等門聯。為了賺些小快,在他十六歲那年,便也學大人買了一刀紅紙,在祠堂門口擺個攤檔幫人寫揮春。由于他讀私塾的時候,學過寫對聯。所以他還在幫人寫那些“和順滿門添百福,平安二字值千金”之類的門聯外,還可以為人專撰,比如鄉中有一位叫廣居的僑胞,他的親屬叫他撰聯,他就以廣居二字為鶴頂寫了一副對聯曰:“廣游海外聯欣賈,居族他邦結善朋”,頗得人歡喜。
在賣揮春時,六哥寫字,我和七哥叫賣。我習慣叫“阿叔阿嬸,買張揮春過年威嚇哦!”而七哥的叫賣往往比我多。為什么?原來他會抓住人家心理,不叫人家買揮春,而是直接接住張揮春問顧客。“出入平安要不要?”“萬事勝意要不要?”“一見發財要不要?”“金玉滿堂要不要?”結果再一遍“要!要!要!”的回答聲中,他賣的揮春比我多。
原來賣揮春也要抓住人們的心理,這么好意頭的揮春,人們回答不敢說不要的。所以多多都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