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9月17日,由美國舊金山番禺昌后堂主辦、香港繼昌堂贊助的中秋節(jié)推介番禺文化活動,在美國舊金山唐人街康年酒樓隆重舉行。由番禺昌后堂中文書記梁本善主持。此次活動主要推介沙灣飄色,用視頻方式介紹了今年沙灣飄色的制作過程及有關歷史。楊干能總理發(fā)表講話,通過視頻看到家鄉(xiāng)人民的物質、精神的巨大變化,鼓勵大家多回番禺看看,以自身經歷向旅美親朋好友講述大美番禺、大美家鄉(xiāng)。旅美三邑(南,番,順)主席楊國興致辭,鄉(xiāng)親們同根同源,要保留中華民族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和文化,作為海外游子也要起到傳承作用,讓中華文化在海外也能發(fā)揚光大。番禺文化推介活動在熱烈的氣氛中取得圓滿成功。(美國舊金山番禺昌后堂)
9月24日,新西蘭廣州同鄉(xiāng)會和廣州青年會于奧克蘭中區(qū)柏悅酒樓成功舉辦了“賀中秋迎國慶”聯(lián)歡晚會。晚會由蘇展鵬副會長和謝潔齊理事主持,設有一系列嘉賓的精彩發(fā)言和抽獎等豐富多彩的活動。晚會上,廣州同鄉(xiāng)會會長蘇睿慧熱情歡迎所有嘉賓和會員,強調同鄉(xiāng)會在文化傳承和社區(qū)凝聚方面的使命,并鼓勵積極參與各項活動。隨后,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奧克蘭總領館莊青卉領事代表總領館發(fā)表祝賀辭,強調中新友好關系,鼓勵融入新西蘭社會。最后,榮譽會長林榮昭和名譽會長黃瑋璋回顧了同鄉(xiāng)會歷史,感謝會員付出,鼓勵年輕一代傳承傳統(tǒng),支持家鄉(xiāng)建設,促進兩國友好合作。這次晚會的成功舉辦強化了廣州同鄉(xiāng)會的隊伍,會員已達1500人,也讓大家深切感受到濃厚的同鄉(xiāng)情誼。(新西蘭廣州同鄉(xiāng)會)
9月25日,新西蘭中華文化藝術學院翰墨飄香書畫班應新西蘭奧克蘭Panmure圖書館的邀請,參與了“與小朋友一起講中秋”、畫兔賀中秋的活動。由于藝術學院的傳統(tǒng)文化在當地比較有活力,今年的中秋節(jié)各族的小朋友齊聚慶賀。區(qū)本院長攜著學生閻連英、胡玉玲、王瑛、張鳳玲、黃華、唐小威、陳素玲等親臨現場指導,度過了一個特別有意義的中秋節(jié)。(新西蘭中華文化藝術學院)
思鄉(xiāng)月
離鄉(xiāng)別井數十年,故土面貌大變遷。
鄉(xiāng)音未改鬢斑白,感懷歲月口難言。
尤憶中秋圓月夜,合家歡聚喜無眠。
只恨歡聚時太短,轉眼紅日耀天邊。
團圓佳節(jié)又將至,歸期無用再熬煎。
祖國強大游子歡,幸福安康年復年。
番禺會館
黃建華(馬來西亞)
番禺
祖母口中的唐山
是魂牽夢縈卻山長水遠的故鄉(xiāng)
有著她少女時期的中國心
有她的春暖夏涼
有菜園有稻田有平原有河山
可美麗的夢還未醒來
就隨著她的男人
過番去了旱熱而潮濕的南洋
三十年后她帶著南洋的貧窮
回到印象的唐山
親人爭相前往相認
打聽南洋失散的親人
和傳說中的遠方
她忙著接見久別的家人
思念寫在臉上鄉(xiāng)音噓寒問暖
一一拜謝祖先到祠堂上香
一一問候闔家平安
每隔幾年就回去一趟
看看親人生活的改善
那里已經不是她的家
她的家在南洋
那是她回到唐山又掛念著要回去的地方
那里是她心系牽掛的兒孫滿堂
更后來她給孫子們帶回來許多親人的消息
和她心中祖國的繁華
還帶回一些家鄉(xiāng)的食物和衣服
都是遙遠的味道和想象
記憶無法容納的感動與形容
讓祖籍地在子孫們的心里發(fā)芽
隨著歲月增長
祖母再也回不去的唐山
終於成為她生命的原鄉(xiāng)
會館
會館打開一條回鄉(xiāng)尋根的路
地圖上有著我們血緣的發(fā)源地
有著鄉(xiāng)親們的傳承和口述歷史
貼滿祖籍原鄉(xiāng)的風情與面貌
我隨著父親的腳步
回到他充滿故事的童年
迎接我們的是父親的記憶
一一清楚地指認出
童年隨地奔走的巷口
那里是一面池塘
連接的是一列一列的矮民房
那里有一條大馬路
路旁有一棵老榕樹
可畢竟是六十年前的事了
父親的記憶已被重建
大馬路因發(fā)展需要拓寬拉直
老榕樹因而被砍除
池塘因為社區(qū)重新規(guī)劃被填平
老舊的民房都蓋上了四五層樓
繁花似錦一片欣欣向榮
父親一邊高興一邊驚嘆
那些問候的鄉(xiāng)音都走了調
南洋的口音自語喃喃
回顧父親一生最感動的一刻
就是再見離別六十年的親人
擁抱時熱淚盈眶
一生最滿意的時刻
就是帶著無慮而安下的心
離開長年的想念
回望童年的故鄉(xiāng)
一幅褪色的水墨畫
漶漫了回程的行李箱
后來
父親當上會長
他的無私他的貢獻
成為會館墻壁上的瓷像
會館還留著許多動人的故事
還有更多值得分享的過去與后續(xù)
源自先賢的離散意識
和鄉(xiāng)情強韌的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