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以來,廣州大學城管委會持續推動校地對接,充分發揮大學城高校資源優勢,通過搭建平臺、打造隊伍、創新服務等多項舉措為鄉村振興賦能。
搭建多元平臺。建成華南理工大學鄉村振興與發展研究院等“政產學研創”五位一體協同平臺,匯聚政府、科研機構、社會力量以及工商資本等主體開展多層次、多領域科研實踐與業務合作;舉辦了“廣東鄉村振興高端論壇”“鄉村振興大講堂”,搭建高質量政策交流平臺,及時宣傳鄉村振興經驗、案例,為鄉村振興貢獻理論智慧與智力支持。
打造人才隊伍。暨南大學聘請了“三農”專家組建高水平全職研究隊伍,啟動“鄉村振興優博計劃”;廣州大學開設了鄉村振興協同育人實驗班,探索“高校-政府-企業-社會組織”四元互動協同育人體系;廣州中醫藥大學連續八年培養“廣東省農村訂單定向醫學生”,極大緩解基層醫療人才不足的壓力。
創新服務形式。中山大學“智漁時代”實踐隊聯合珠海金灣區建立了黃立魚現代種業基地,形成了“育繁推一體化”體系,漁戶畝產增加30%;廣東醫科大學鄉村振興紅色巡禮服務隊聯合共青團紅寺堡區委等單位開展助農直播,首次直播點贊量達到10余萬;暨南大學開展了第四輪廣東千村調查,采集有效樣本119個行政村和3630戶農村家庭,助力精準把握鄉村發展態勢。
(轉自番禺日報)
繼續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