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日上午,番禺區在石樓鎮蓮花山中心漁港碼頭舉行慶祝2023年中國農民豐收節系列活動啟動儀式暨現代化海洋牧場、名優農產品展示活動。農業農村部漁業漁政管理局局長劉新中,廣州船舶及海洋工程設計研究院(中國船舶集團有限公司第六〇五研究院)黨委書記、副院長謝衛忠,廣東省農業農村廳副廳長高慶營,廣州市農業農村局副局長、二級巡視員李仲鎧,番禺區政協主席覃海深、副區長郭洪杰,國家、省、市農業農村部門的相關處室領導,番禺區各相關職能部門、各鎮街、涉農金融機構、農業企業的相關負責人以及農民代表等參加活動。

現場布置“農味”十足,一派喜人的豐收景象
活動在精彩的《獅舞金韻賀豐收》表演中拉開帷幕。郭洪杰致辭,他代表番禺區對一直以來關心支持番禺“三農”工作的各位領導、社會各界人士以及農民群眾、農業企業、種植養殖戶、農業農村系統干部職工以及鎮、村一線工作者的默默耕耘和辛勤付出表示衷心感謝。他指出,過去一年來,在上級黨委、政府和部門的堅強領導和關心幫助下,番禺區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廣東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圍繞鄉村振興工作部署,聚焦實施“百千萬工程”,全力推進國家級沿海漁港經濟區建設,堅決守住糧食安全底線,加快建設都市現代農業產業鏈,推動實現農業更強、農村更美、農民更富。
2022年,番禺區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48696元,增速達到4.9%,連續5年穩居全省第一,全區177個行政村集體經濟總收入達52.33億元,成功創建國家級鄉村治理示范村1個,省級“百鎮千村”示范鎮2個、示范村43個,數量位居全市的前列。接下來,番禺區將以更大的力度、更實的措施,聚焦落實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省委“1310”具體部署和市委“1312”思路舉措,圍繞打造“產城融合發展標桿區”的目標定位,持續完善農業農村基礎設施,全面做活花卉、水產特色產業大文章,高質量推進國家級沿海漁港經濟區項目建設,推動鄉村振興高質量發展,讓廣大農民朋友的生活過得更有甜頭、更有奔頭。
活動為在推進番禺區鄉村振興工作中作出貢獻的省、市農業龍頭企業授牌為“省鄉村治理示范鎮、村”授牌,為2022年新增粵字號農業品牌的企業授牌,為廣州市農產品穩產保供重點生產企業授牌,為“番禺十大海鮮精品名店”授牌,啟動了“廣東省十大水產企業”評選、“廣東漁港漁村攝影、短視頻大賽”,向農民長者代表贈送慰問品,出席活動的領導共同啟動番禺區慶祝2023年中國農民豐收節系列活動。
活動現場設置了現代化海洋牧場展示區、名優農產品展示區、粵海鮮品預制菜展示區、支農金融產品展示區等,邀請海洋牧場裝備企業、名優特色農產品、農業龍頭企業等約40家企業參展。海洋牧場展示區展示了適合海洋牧場養殖的品種、海洋牧場信息化、智能化、可視化相關裝備及技術等;名優農產品展示區主要有番禺本土的粵字號農產品、農業龍頭企業參展,展示番禺區名優農產品;粵海鮮品預制菜展示區展示包括不同魚類預制菜品、預制菜新品、現場烹飪等。番禺區派駐五華縣轉水鎮幫扶工作隊在現場展示了轉水絲苗米、百香果、紅肉蜜柚、花生油等當地的名優農產品,體現了駐鎮幫鎮扶村工作開展以來取得的可喜成果;番禺區金泉農業合作社展示了火龍果、無花果、番石榴等新鮮水果,呈現了該合作社碩果累累的豐收景象。
本次活動由區政府主辦,區農業農村局、石樓鎮人民政府承辦,南方農村報社、區委宣傳部、區融媒體中心等單位協辦。
(轉自番禺日報)
繼續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