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6年10月我區入選為“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單位以來,歷時兩年半的創建工作,城市管理更規范,市容市貌更美麗,環境衛生更整潔,基礎設施更完善,配套服務更到位,旅游產品更豐富,產業發展更全面。根據數據統計,我區今年第一季度旅游接待總人數超過1100萬人次,旅游總收入達121.46億元,分別同比增長10.1%和13.3%。其中,今年春節假期我區長隆旅游度假區、蓮花山旅游區、寶墨園的接待人數和營業收入均居全市售門票景區前十位,而長隆旅游度假區兩項指標均居全市第一位。
產品量多質優 行業發展完善
在番禺,白天你能遍覽風光秀麗的蓮花山、古色古香的寶墨園、一步一景的余蔭山房,還能到隆旅游度假區找尋快樂、到廣東科學中心感受科技魅力、到紫泥堂創意園感受文創情懷;晚上你能入住環境舒適、設施齊全的長隆酒店、熊貓酒店,你能入住承載幾代番禺人回憶的番禺賓館、番禺大廈,還能入住交通便利的星級酒店科爾海悅酒店;美食方面,你能品嘗到石樓缽仔禾蟲、化龍煎焗白鴿魚、石碁八寶霸王鴨、市橋煎釀鯪魚、沙灣水牛奶燉全雞等特色本地美食;購物方面,番禺四通八達的交通線路能帶你直達番禺萬達廣場、奧園廣場、海印又一城、永旺夢樂城、易發步行街……
番禺之所以能成為廣州市唯一入選“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單位的行政區,與其得天獨厚的基礎及優勢密不可分。我區現有國家A級景區8個,包含首批5A級景區1個(長隆旅游度假區)、4A級旅游景區5個(蓮花山旅游區、寶墨園、廣東科學中心、嶺南印象園和沙灣古鎮)、3A級旅游景區2個(永華藝術館和廣州漁人碼頭多彩小鎮),其中2017年和2018年均有3個景區入選全省十佳綜合好評景區,還有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3處、中國歷史文化名鎮和中國歷史文化名村各1個。
經過多年發展,目前番禺旅游已呈現出景區景點量多質優、旅游片區集聚發展、產業體系不斷完善的良好態勢,發展全域旅游正當其時。
區位優勢凸顯 產業基礎扎實
每年從世界各地前來番禺游玩的人不計其數,全區旅游接待總人數逐年攀升,旅游總收入連續10年保持兩位數增長,更于去年突破接待總人數4500萬人次大關,旅游總收入達512億元。這得益于番禺的區位人氣優勢。
番禺是粵港澳大灣區重要交通樞紐,擁有全國客流量最大的高鐵站——廣州南站,匯集了包括廣深港高鐵在內的5條高鐵線路、3條城際軌道、5條城市軌道,去年到發旅客已達1.63億人次。區內高鐵網、軌道網、高快速網和骨干路網密集,目前連接珠江東西岸城市的南沙大橋正式開通,更利于外來游客來訪。記者曾采訪一名到我區游玩的深圳游客,他稱:“現在來番禺十分方便,從深圳坐高鐵過來也不過幾十分鐘,就像坐地鐵一樣。”
交通方便之余,無論外來游客還是本地市民,在番禺都能享受到吃、住、行、購、玩、樂一條龍服務。我區商貿發達,廣州國際科技創新城、番禺汽車城、萬博商務區、廣州南站商務區四大產業平臺特色鮮明,擁有萬達廣場、永旺夢樂、祈福繽紛世界、奧園廣場等大型商業綜合體,各類星級酒店和特色酒店、特色美食餐飲食肆星羅棋布,而且還是全國最大的珠寶首飾生產制造基地,燈光音響龍頭企業集聚,紅木家具蜚聲國內外。
歷史底蘊深厚 文旅發展顯現
時下文旅融合發展在全國如火如荼地開展中,番禺在此方面亦不逞多讓。番禺是嶺南文化重要發源地、廣東音樂之鄉、嶺南畫派發源地,擁有余蔭山房、留耕堂等513處歷史文化古跡,孕育了榮獲中國民間藝術最高獎“山花獎”的鰲魚舞、飄色、乞巧、醒獅等民間藝術,擁有廣彩等非物質文化遺產。
近年來,我區更推出了一個又一個特色文化節日,引得一眾游客紛紛前來品味美景、感受文化。如:將嶺南飄色與番禺水鄉文化相結合的寶墨園嶺南水色旅游文化節,使嶺南水色由原來的“色在船上飄”進化成“色在水中漂”;能在秀麗山水間獨攬世界各地珍稀睡蓮的蓮花山蓮花旅游文化節,領略各式蓮花清麗雅致、色彩明媚,佇立水中競放芳華的光景;集中展示番禺多彩民俗文化的沙灣古鎮民俗文化節,為市民奉上一場精彩絕倫的民俗文化盛宴;每年的11月-12月廣州國際美食節如期而至,吸引了海內數百萬游客到場參加,打響我區粵港澳美食旅游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