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全域旅游”之風席卷全國。全域旅游,對于老百姓而言是一個新概念、一件新事物。它是不是離老百姓很遠的“上層建筑”,是不是與我們老百姓毫無關系?恰恰相反,“全域旅游”貼地氣,老百姓觸手可及,關乎到我們日常旅游生活中,甚至當中獲得“紅利”。
“全域旅游”所追求的,不再停留在旅游人次的增長上,而是旅游質量的提升,追求的是旅游對人們生活品質提升的意義,追求的是旅游在人們新財富革命中的價值。
2016年10月,番禺區入選為“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單位,也是廣州市唯一入選的行政區。那么,發展全域旅游與我們何干?作為消費者,將能收獲哪些紅利?簡而言之,發展全域旅游,就是旅游質量將提高,文明旅游、誠信經營等成為自覺,也就是說游客出行旅游感覺更加幸福。
廁所更多更潔凈
別的先別說,“廁所革命”給老百姓帶來的幸福感是擺在眼前的,觸手可及的。小至我區,截至2017年底,全區新建和改擴建旅游廁所27座,超額35%完成市下達的第一個“廁所革命”三年行動計劃任務。同時,我區A級旅游景區共設立第三衛生間20座,母嬰室12個。此外,我區旅游指示標識系統建設也在2017年得到了進一步完善。換言之,無論是本地市民還是游客,去景區游玩時“找廁所無煩惱”,真正“身心舒暢”。
大至全國,全國共新建改擴建旅游廁所7萬多座,超額完成三年行動計劃任務的22.8%。三年來各地新建改擴建7萬多座廁所,已經催化形成了一個千億元規模的廁所產業大市場。
即使是外出旅行,游客也不用為找廁所而煩惱。目前,中國全域旅游廁所導航系統,讓游客用手機就可以一鍵搜到附近2公里范圍內的所有廁所,系統已納入全國50余萬家廁所,今年計劃擴展到100萬家。
不僅如此,以“廁所革命”為代表的旅游公共服務基礎設施建設正由景區內走向景區外,由城市延伸至農村,促進了城鄉公共服務設施的建設和升級。
選擇更多 出行更方便
在全域旅游中,說的是眾多行業的跨界融合——旅游與文化、農業、林業、工業、醫藥等相關產業深度融合、共融共生,將為前來旅游的游客提供全過程、全時空的體驗產品。也就說,在過去看來,不能是成為旅游產品的,將實現華麗轉身,成為“旅游產品”。例如特色小鎮、工業旅游、海陸空旅游等全域旅游新業態旅游產品層出不窮。這意味著,如今游客可選擇旅游產品的種類更多,獲得的幸福感更強。
在我區,“旅游+珠寶”、“旅游+交通”跨界融合正當時。為積極實施“旅游+珠寶”戰略,我區西部旅游重點區域積極推進省級、國家級瑰寶小鎮的培育申報創建工作,并在區委區政府對旅游與珠寶融合發展的大力支持下,沙灣瑰寶小鎮成為廣州市唯一一個省級特色小鎮創建工作示范點。
為便于市民、游客出行,開拓了電動汽車“叮咚出行”分時租賃項目,并在各景區、重要酒店以及交通集散地正式啟動,著力推進“旅游交通+互聯網”智能旅游交通建設。
優質成為發展主旋律
我區成功入選為“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單位以來,區委區政府高度重視創建工作,統一部署、統籌規劃,各職能部門和各鎮街合力推進,各項創建工作都得到積極的推進和落實,并取得了顯著的成效——2017年番禺旅游接待總人數4037.03萬人次,旅游總收入458.05億元,分別同比增長7.51%和13.23%。在剛過去的2018年春節黃金周,我區春節黃金周旅游接待量和總收入創歷史新高。旅游總體秩序良好,沒有發生旅游安全事故和涉旅群體性事件。
目前全國各地創建全域旅游示范區熱情高漲。發展全域旅游,從過去追求高速增長,轉向優質發展,轉向以“讓游客旅行更幸福”為奮斗目標。可以預見,我們消費者出外游玩舒適度更高、性價比更高、幸福感更強。
全域旅游是指在一定區域內,以旅游業為優勢產業,通過對區域內經濟社會資源尤其是旅游資源、相關產業、生態環境、公共服務、體制機制、政策法規、文明素質等進行全方位、系統化的優化提升,實現區域資源有機整合、產業融合發展、社會共建共享,以旅游業帶動和促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一種新的區域協調發展理念和模式。
在全域旅游中,各行業積極融入其中,各部門齊抓共管,全城居民共同參與,充分利用目的地全部的吸引物要素,為前來旅游的游客提供全過程、全時空的體驗產品,從而全面地滿足游客的全方位體驗需求。
繼續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