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國旅游市場正處于在前旅游時期向新旅游時期發展的轉型期,兩個旅游時期的不同特征以及旅游市場需求的新變化反映出旅游存在的產品同質化、休閑度假類產品少、國際級大項目旅游產品少、資源活化不足、產品消費賣點不足、規劃設計未重視核心規劃等問題。近年來,番禺區通過實施鄉村工程、推進重點景區二次開發、建立旅游示范區、促進旅游和文化結合,不斷完善旅游資源保護機制,旅游創業就業和扶貧富民取得一定成效,建立了發展旅游事業的良好環境氛圍。
完善旅游資源保護機制
“周末最喜歡去番禺度假,比市區綠化好、環境美,比郊區交通方便、餐飲可口。”越秀區新河浦居民劉女士表示,番禺已經是身邊親戚朋友短途出行的重要目的地,生態環境成為最基礎的旅游資源。城市的PM2.5、PM10等空氣指標,地面干凈程度、空氣潔凈程度都在一定程度上成為了核心吸引力,決定著游客對這個地方的喜好程度。
“長隆、科學中心等大家都很熟悉了,而且因為交通方便,去的次數都很多。但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很多人愿意到郊外休閑,這就把郊外的旅游帶動了起來。要做好郊外旅游,需要在資源和環境配置方面有新的提升,因為人們的生活水平普遍提高,支付能力強了,對旅游配套的挑剔程度也逐漸加深。比如說番禺郊區原來的景點,大家跑出來隨便看看就很滿意,但現在如果不升級,不進行高端的規劃,大家來一次,甚至來這個景區走到一半就不走了,回去跟其他的朋友一聊,就形成負面的口碑。城里和景區內管理到位,服務優良、環境優雅,這一直是強項,讓城鄉結合部也能提供給游客良好的感受,才是保護旅游資源的核心。”番禺區某環保類非營利組織工作人員趙先生認為,城鄉結合地帶垃圾胡亂傾倒、清理不及時,出現“臟亂差”會極大程度影響城市旅游形象。近年來,番禺區通過城市鄉村綜合治理、環境治理,有效改變了景區內外兩重天的狀況,使得城市鄉村一樣美、景區內外一樣優。
鞏固旅游創業就業成效
“報名了這個月的普通話考試,明年畢業就想在咱番禺的景區做解說員。”番禺職業技術學校學生小王告訴記者,她最希望能去新建的展覽館或者博物館做解說員。“如果沒機會去博物館,能去大景區也不錯。”
小王的就業觀念已經是許多旅游專業學生的樣板。提升交通、食宿等配套水平,增強旅游和文化景點的吸引力之后,也延伸了產業鏈發展,增加了當地百姓和企業收入,在解決就業問題的同時,又形成了新的機會和空間。旅游從業人員在一定程度上代表著旅游城市的形象和當地鄉風民俗的形象。發掘高素質的本地人員在旅游業創業就業,有助于旅游產業的健康發展。
“旺季的話光姜撞奶一天就能賣百十份,這邊沒有做旅游之前是不敢想的。”沙灣古鎮某甜品店老板表示,景區的開發極大程度地帶動了本地區民的就業創業能力,當地居民收入顯著提高。
提升旅游社會環境價值
“番禺的地導都很厲害,不但普通話和英語標準,還個個能說粵語。”來自山西太原的小游客李佳琪對寶墨園導游的印象十分深刻。在番禺另一家著名景點長隆旅游度假區內,經常有有大學生來為游客提供雙語志愿服務。多語旅游環境不僅可以描述旅游資源,而且可以建構旅游資源環境,提升旅游資源的價值,建設多語旅游環境更是對提高旅游資源的價值具有特殊意義,從而提升番禺旅游環境價值。
近年來,番禺區對旅游社會環境的重視程度不斷加大,不但廣泛開展形式豐富、語言種類多樣的全域旅游宣傳教育,讓游客與番禺市民共享良好的全域旅游社會氛圍,在實施惠民政策為代表的旅游扶貧富民方式也層出不窮。如今年“519”恰逢周日,我區的長隆旅游度假區、蓮花山旅游區、寶墨園等多個知名景區都奉上了豐富的活動、精彩的節目,而且優惠力度極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