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時節,行走在番禺的大街小巷、村落古鎮,最讓人沉醉的莫過于這里如詩如畫、風景與美食交匯的美景。近年來,我區推進發展“全域旅游”,把旅游業作為優勢產業,對旅游資源、產業資源、生態環境、公共服務、文明素質等進行全方位、系統化整合提升,以創新推動文化、商貿、旅游融合發展,實現多個產業的融合發展,培育旅游領域新的經濟增長點。
時下,文旅融合發展在全國范圍如火如荼地開展當中,數據統計顯示,2018年年末,納入統計范圍的全國各類文化和旅游單位31.82萬個,從業人員375.07萬人。我區亦有大量的文旅融合資源和典范,如歷史遺存豐富、傳統建筑精美的大嶺村;逾150年歷史的嶺南園林代表余蔭山房;以傳統歷史文化和民間文化為主體的沙灣古鎮;盡顯嶺南鄉土風情和嶺南民俗文化的嶺南印象園等。在打造“文化+旅游”精品品牌方面我區不遺余力,多年來,突出嶺南文化特色,深入挖掘番禺古村落、古建筑、古遺址、歷史名人、民俗等資源,策劃了番禺民俗文化節、蓮花旅游文化節、余蔭山房紫薇文化旅游節、沙灣飄色、乞巧節、鰲魚舞、北帝誕、龍舟賽等一系列民俗文化和節慶文化品牌,成為中央電視臺、《人民日報》等的春節報道熱門題材,如寶墨園春節“水上飛獅”表演連續兩年春節登上《人民日報》頭版。
我區在“商貿+旅游”方面的發展亦不逞多讓。通過“休閑商業、特色美食+旅游”,充分挖掘番禺商業資源、美食資源,融入旅游休閑,發展商貿旅游、美食旅游;完善城市商業區旅游服務功能,開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和鮮明地方特色的時尚性、實用性、便攜性旅游商品,提高旅游購物在旅游收入中比重。通過研究制定片區規劃,依托片區內現代服務業集聚、商旅資源集聚、高端人才集聚的突出優勢,著力打造粵港澳大灣區文商旅融合典范片區。目前,片區內除長隆度假區外,萬博商務區發展進入快車道,集聚了華多網絡、攜程、虎牙、百度等一批互聯網龍頭企業,萬達廣場、奧園城市天地、海印又一城、沃爾瑪山姆會員店等大型商業體人氣鼎沸。集吃、住、行、游、購、娛功能于一身的長隆集團,成為全球第六大主題娛樂運營集團。
生活消費、科技文創等產業與旅游息息相關,以紅木和珠寶為例,我區珠寶享譽全球,是世界重要的珠寶產業集聚地,中國最主要的珠寶生產、出口基地,有著“世界珠寶番禺造”的美譽。為充分發展我區特色產業優勢,形成“特色產業+旅游”融合發展模式,近年來致力于發揮番禺珠寶、紅木、燈光音響等優勢特色產業作用,打造了沙灣瑰寶小鎮這一國家級特色小鎮,以及著力打造南浦紅木小鎮、洛浦龍舟小鎮等特色小鎮,推動產業和旅游加速融合發展。番禺每年打磨鉆石價值超10億美元,帶動廣州及周邊鉆石首飾零售額將近500億人民幣,帶動廣東省形成近2000億人民幣的鉆石珠寶產業規模,占全國70%的市場規模。時至今日,番禺珠寶無論在知識產權保護、版式的國際化前沿優勢,還是加工工藝、加工機械的精細化、智能化制造能力,都形成了完整的產業鏈條,已躋身于國內珠寶產業一線行列,集合了藝術界、設計業、智能制造業、時尚產業、文化創意產業等多產業特性,每年特意前來購買珠寶的游客不計其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