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市番禺區積極鼓勵旅游業與區內其他優勢產業融合發展,充分發揮旅游業“搭建平臺、打破邊界、提升價值、實現共生”的綜合帶動作用,推進旅游業和優勢產業融合發展,提升產業附加值。
近日,隨著兩個主要“花節”在番禺拉開序幕,文商旅融合的化學反應為市民帶來豐富的體驗。這個夏天去番禺旅游,與花來一場約會,感受“旅游+”的驚艷吧。
蓮花山上蓮花綻放
荷花競放,曲岸浮香,在廣州市園林局、番禺區委、區政府等相關負責人的共同見證下,我國旅游景區中品種最多、展出時間最長、蓮花宴菜式最獨特的新一屆蓮花文化旅游節,近日在番禺蓮花山拉開序幕。
本屆蓮花節,蓮花山共展出來自世界各地的900余種蓮花、400余種睡蓮。六月春、金陵碧玉等30多個品種首次來到嶺南展出,中國紅·北京更是特地從北京引種,花色艷麗紅火、清麗優雅。蓮花園藝小品《競放》別具一格,3株3米高的荷花鋼雕,與古樸秀麗的蓮花石相互映襯,為2000多年歷史的古采石場再添新姿。
夏季的蓮花山,有水的地方就有蓮花肆意綻放。偶有象征吉祥、幸福且概率不足十萬分之一的并蒂蓮出現。對于三蒂蓮、五蒂蓮等蓮花奇觀,眾多蓮花專家均表示聞所未聞,近幾年卻多次在蓮花山出現,可謂蓮花奇觀的“最強誕生地”。
為增強賞蓮的互動性,蓮花山旅游區特別推出“尋找蓮花奇觀”活動,游客若能在景區內尋找到一朵五蒂蓮或三蒂蓮,蓮花山即向第一位報料者獎勵價值5555元、3333元的大禮包。
余蔭山房紫薇正盛
時值仲夏,余蔭山房成了紫薇的海洋。亭臺樓閣間,夢幻般地點綴著深深淺淺的紫色、粉色、紅色、白色的紫薇,成千上萬朵紫薇花競相綻放,勾勒出一幅幅層次豐富、靈動綺麗的古典園林畫卷。6月23日,第二屆余蔭山房紫薇文化旅游節開幕,最佳賞花期將持續到8月底。
現場舞蹈《水墨嶺南》、古箏合奏《采薇》、誦讀節目《和白居易一起穿越四季》、旗袍秀等與紫薇相輝映。著名中國山水畫畫家胡明德教授向余蔭山房贈畫。
由廣州盆景協會組織籌辦的“紫薇園藝展覽”是此次賞花活動的重要部分。這個展覽將紫薇融入余蔭山房的亭臺樓閣、山石池橋間,以紫薇地景為主,結合由全省各地選送來的優秀紫薇盆景,展出大葉紫薇、紅火箭、銀薇等百余株精品,如《紫云彩風》、《寄語山林中》等盆景。
特別是位于余蔭山房廣場的一棵高1.6米的《紫氣東來》盆景,綠樹枝頭、花色璀璨。據盆景協會介紹:“紫薇盆景是花木栽培技術和盆景技藝相結合的產物,相較于一般的樹樁盆景,其制作難度更大。它的制作與流行,大大豐富了休閑生活、城鄉園林的內容。游客可以一邊游賞園林美景,還能近距離觀賞紫薇,當一回‘向風偏笑艷陽人’。”
文化活動紛至沓來
為助力番禺區創建全域旅游示范區,第五屆廣州番禺“蓮花山杯”攝影大賽于蓮花節期間同期舉行。本屆大賽作品分“奮斗身影”“美好生活”“嶄新時代”三類題材,重在體現新時代下宜人、宜業、宜居的美好生活,愛崗敬業、安居樂業、積極向上的精神風貌等。
“章服之美,謂之華;禮儀之大,故稱夏。”在2000多年歷史的蓮花山景區,首次推出“穿漢服可免費入園”的群眾文化活動,旨在鼓勵更多市民品味漢服古韻,傳播崇禮尚德,增強民族自覺與文化自信。市民得實惠的同時,漢服飄逸于蓮花叢中,更添古韻新景。第二屆“蓮花山杯”羊城金牌小導游大賽亦同期舉辦。
另外,以花入饌,是古今中外共同的飲食傳統。時值炎夏,正是蓮花盛開之時,蓮花山粵海度假村酒店推出限時限量供應的蓮花宴,用新鮮的蓮花、蓮子、蓮藕、蓮蓬、蓮葉、蓮梗等作為演繹夏日美食的主打,搭配清甜美味的河鮮、海鮮及各式蔬果,把花的色、香、味融入日常飲食中,視覺、嗅覺、味覺兼備。一桌蓮花宴大約需要30朵色澤金黃的新鮮臺灣香水蓮,因食材所限,只有6至9月才能供應,想嘗鮮的市民就要趁早了,提前一天預訂即可。
余蔭山房也推出突出番禺民俗特色、文化符號鮮明的一系列節慶活動,推動文商旅融合發展,彰顯番禺全域旅游獨特魅力。由中國人民大學畫院、中國畫創作研究院主辦的胡明德師生余蔭山房寫生山水畫展在文昌苑展出。2019年余蔭山房古建筑園藝攝影大賽、“余蔭紫薇香”抖音大賽兩項賽事總獎金過萬元,還設有多場旗袍、漢服采風活動,鼓勵市民記錄生活、發現美。“同心筑夢新時代”主題征文繪畫大賽將在番禺化龍片區中小學、幼兒園中開展,向新中國70華誕獻禮。逢周末還有插花、盆景、漆器、灰塑、壓花等文化體驗項目。
“旅游+”帶來融合發展新業態
在余蔭山房現場,番禺區文化廣電旅游體育局局長何穗鴻表示,本屆紫薇文化旅游節是一項富有番禺特色的文化旅游新產品,充分整合資源和力量,形成書畫展覽、文藝表演、園藝展覽、攝影大賽等多元融合的一場紫薇花事盛會,不僅擴展了人們的文化藝術視野,又傳承和弘揚古代文人雅士游園賞花的高雅情致,是文化與旅游的完美結合。
據介紹,接下來,番禺區將以創建“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為契機,深入整合嶺南文化、現代旅游、生態休閑、時尚購物等特色資源要素,提高創新產品供給,以“旅游+”推動產業和旅游加速融合發展,最大限度地滿足大眾旅游時代民眾的多元化出行需求。
記者獲悉,番禺正在加快文商旅產業融合發展。目前已經成立番禺區文商旅融合發展領導小組,統籌協調、研究推進和督促落實番禺區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建設和文商旅融合發展工作。以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為抓手,促進傳統商業轉型升級和文化產業創新發展,構建現代文化商貿旅游公共服務體系。
“旅游+珠寶”融合發展成為一大特色。番禺正加快推進“沙灣瑰寶小鎮”文創旅游休閑綜合體等項目,著力推動沙灣古鎮片區與以廣東省珠寶玉石交易中心和廣州鉆石交易中心為龍頭的沙灣珠寶產業園片區聯動發展,促進沙灣傳統歷史文化元素和珠寶首飾產業的有機、高度融合發展,全力打造“旅游+珠寶”的新業態。
而“旅游+文化”“旅游+節慶”的串聯發展也很有看點。番禺已將魚燈、龍獅、磚雕、灰塑等民間藝術和民俗文化以展覽、表演等各種新穎、活態的方式融入旅游開發。進一步擦亮“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廣東省民間文化藝術之鄉”等民間民俗文化品牌,重點扶持粵曲“私伙局”、醒獅、鰲魚舞、飄色、乞巧等番禺傳統民間藝術發展壯大,并通過民俗文化節、星海藝術節、蓮花節等特色旅游文化節慶活動進行展現。
“旅游+美食”高度融合是一次成功的探索。番禺已連續成功舉辦了7屆廣州國際美食節。2018年美食節入場總人數近100萬人次、消費總額約超1.7億元,融入了粵港澳大灣區元素,突出粵港澳大灣區及嶺南美食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