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禺是廣州唯一的首批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3月4-5日在番禺舉辦的廣東省全域旅游暨濱海旅游高質量發展培訓班上,番禺再次成為全省文旅界關注的焦點。近年來,番禺依托獨具特色的嶺南文化和旅游資源稟賦,以文化為根、旅游為體,注重頂層設計,推行“+旅游”和“旅游+”發展模式,推動文化和旅游事業高質量發展。市民游客不管是在旅游景區,還是在公園里,都可以共享全域旅游高質量發展成果,感受到全域旅游發展所帶來的幸福感。接下來,番禺將夯實全域旅游發展基礎,推動形成政府引導、部門聯動、協會參與、全民共享的全域旅游發展格局。
一、轉型升級 不斷推進文商旅深度融合
寶墨園新春嶺南醒獅民俗文化節、蓮花山大年爬金山活動、余蔭山房“大有之年”沉浸式情景演繹、沙灣古鎮捧銀金獅賀新禧活動……在剛剛過去的2021春節假期,番禺區一系列民俗文化活動,吸引眾多市民游客來到番禺感受具有濃濃年味的傳統中國年。去年受到疫情影響,各大旅游景區受到前所未有的沖擊,在景區恢復開放后,各大景區想方設法,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不斷探索“旅游+”和“+旅游”的融合發展模式,促使全域旅游高質量發展,使得番禺旅游業得到快速復蘇和穩步發展。
如余蔭山房通過系列活動打造古風拍攝勝地,吸引游客、服裝生產與設計廠家進行宣傳拍攝;在去年舉辦的紫薇旅游文化節上,更是打造了紫薇茶會,與茶葉企業共謀雙贏合作發展;推出以余蔭山房為主題的甜品及文創產品……近年來,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余蔭山房堅持文商旅融合的運營模式,文物保護區與文化休閑區嚴格區分又相得益彰,使這座嶺南古典園林在保護中得以活化和傳揚。
沙灣古鎮發展以保護為前提,通過活化利用將留耕堂、熾昌堂等9處文物建筑打造為民宿文化展示場所,使古建筑重生,還引進了一物堂坭興陶、根雕、書畫等40多家文化藝術類商家進駐。此外,還通過舉辦三月三北帝誕、沙灣魚燈文化節等主題活動,既賺足了人氣又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
去年全國荷花展在蓮花山旅游區舉行,展會運用互聯網技術對辦展形式和內容進行改革創新,有效提高了活動的關注度和影響力,同時也提高了蓮花山旅游區在全國的知名度。
作為世界頂級主題公園的長隆,在近幾年不斷擁抱體育,探索“旅游+體育”的發展道路。疫情下,不少家長渴望少年兒童獲得更好的免疫力和身體素質,長隆借此機會,不斷提升自身的體育設施建設與運動元素,通過場館、賽事以及活動等多樣的體育建設,受到眾多家庭與青少年的認可。
在文創產品方面,余蔭山房、寶墨園、沙灣古鎮也推出了主題系列文創產品,如余蔭山房夜景冰箱貼、折扇、團扇,寶墨園錦鯉雪糕、折扇、團扇,沙灣古鎮留耕堂銅錢磚雕窗花文創冰品等,既可促進景區的營收,又讓游客感受到景區獨具特色的文化內涵,一舉兩得。
二、全域花開 全民共享
早在2011年,番禺就成立旅游發展委員會,2017年建立黨政一把手領銜的全域旅游領導機構和工作機制,形成政府引導、部門聯動、協會參與、全民共創的良好局面。通過近幾年的全域旅游發展,如今,市民已經可以感受全域旅游給自己的生活帶來的變化,大大提升了市民的幸福感。
不僅是在景區,在番禺的各大公園、大街小巷……市民同樣可以感受到全域旅游給他們帶來的實實在在的好處。大夫山森林公園、番禺兒童公園、金山湖文化公園、大象崗森林公園等390多個公園遍布番禺城鄉,全部免費向群眾開放,景區各具特色,不同季節都有精彩各異的景觀,成為群眾休閑健身的熱門選擇。
在3月5日召開的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上,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作政府工作報告。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要發展健康、文化、旅游、體育等服務消費。運用好“互聯網+”,推進線上線下更廣、更深融合,發展新業態新模式,為消費者提供更多便捷舒心的服務和產品。去年5月19日,番禺舉辦“中國旅游日”網絡“四九墟”,網絡直播帶貨推介番禺旅游、餐飲、手信、特色農產品等,正是番禺推動番禺文旅融合發展的又一次探索和嘗試。
下一步,番禺區將緊緊把握建設粵港澳大灣區世界級旅游目的地的重大歷史機遇,立足自身資源稟賦,擦亮“嶺南古邑 粵韻番禺”文旅招牌,從三方面推動全域旅游高質量發展。一是以長效機制夯實全域旅游發展基礎。堅持把推動全域旅游發展作為中心工作,建立完善長效工作機制,推動形成政府引導、部門聯動、協會參與、全民共享的全域旅游發展格局。二是以重點項目推動全域旅游高質量發展。全力推動蓮花山旅游區申創國家5A級旅游景區,著力推進長隆三期、“粵文化世界”、恒大專業足球場等一批高端文商旅體項目,推動全域旅游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三是以文化活動豐富全域旅游內涵。圍繞“嶺南古邑、粵韻番禺”主題,多渠道、全方位開展番禺全域旅游宣傳。通過舉辦民俗文化節、龍舟賽、美食節、珠寶文化節等豐富多彩的節慶活動,接連打造獨具嶺南文化魅力的旅游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