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1日,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和旅游部、哈薩克斯坦共和國文化和信息部、哈薩克斯坦共和國駐華大使館主辦的“紀念中國音樂家冼星海和哈薩克斯坦音樂家拜卡達莫夫友誼主題音樂會”在廣東省星海音樂廳舉行。拜卡達莫夫之女拜卡達莫娃女士受邀參加,并在星海故里——番禺開展為期2天的參觀活動,傳承中哈友誼。
拜卡達莫娃與女兒在銅像前合影
活動中,番禺區委書記黃彪,區委常委、組織部部長唐力明接待了拜卡達莫娃女士一行,并贈送了紀念品。黃彪對拜卡達莫娃女士一行表示熱烈的歡迎,感謝拜卡達莫夫一家對冼星海的幫助,冼星海與拜卡達莫夫用音樂書寫了中哈兩國人民間的偉大友誼。在阿拉木圖,有一條以中國音樂家冼星海命名的街道——冼星海大道;在番禺博物館,也有一條冼星海與拜卡達莫夫友誼之路,古銅色的紀念碑無聲地講述著一段中哈友好的感人故事。唐力明表示,未來,番禺將繼續講好冼星海故事,講好冼星海與拜卡達莫夫的友誼故事,為深化中哈兩國人民之間的友誼貢獻一份力量。
拜卡達莫娃在冼星海銅像前合影
隨后,拜卡達莫娃女士一行在番禺區委宣傳部和番禺區文聯有關領導陪同下,先后參觀了大羅塘珠寶小鎮、冼星海紀念館、廣汽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蓮花山旅游風景區、沙灣古鎮等地,深入了解番禺的經濟發展情況,感受番禺文旅魅力。在冼星海紀念館,拜卡達莫娃看到“冼星海與拜卡達莫夫友誼之路”時,她非常感興趣,一邊走一邊看著墻上以鋼琴黑白鍵為主題的裝飾墻;當看到冼星海與拜卡達莫夫紀念銅像時,她十分激動地在銅像前合影留念,并說道:“我知道中國人只要想做什么事肯定能做成的!感謝你們實現我的愿望,感謝你們沒有忘記偉大的音樂家冼星海,并紀念他與我的父親。”
拜卡達莫娃一行參觀番禺區大羅塘珠寶小鎮
20世紀40年代,冼星海流落哈薩克斯坦,受到哈薩克斯坦著名音樂家拜卡達莫夫一家無微不至的照顧,雙方結下了深厚情誼。為紀念兩位音樂家在艱難歲月里的深厚友誼,阿拉木圖市設立了“冼星海大街”,與之并行的是“拜卡達莫夫街”。
在2018年廣州星海(國際)音樂季期間,拜卡達莫娃來訪并向番禺發出交流邀請。當年,番禺區相關領導,區委宣傳部、番禺冼星海紀念館相關負責人一行履諾赴哈薩克斯坦阿拉木圖市進行文化交流活動。其間,拜卡達莫娃提出希望在冼星海的家鄉番禺也能建設冼星海大街、拜卡達莫夫街兩條大道,把這份友誼繼續傳承下去。由此,番禺區便對建設“冼星海和拜卡達莫夫友誼之路”開展選址、設計方案等工作。該項目于2020年9月在番禺博物館動工,經三個月的施工順利完成。“冼星海和拜卡達莫夫友誼之路”是番禺區政府與哈薩克斯坦阿拉木圖市博斯坦德區達成的文化合作交流成果之一。同時,這條“友誼之路”與哈薩克斯坦的“冼星海大街”“拜卡達莫夫大道”遙遙呼應,激勵著中哈兩國人民傳承友誼、民心相通。
位于番禺博物館的冼星海和拜卡達莫夫友誼之路
拜卡達莫夫和冼星海銅像
11日晚,拜卡達莫娃來到廣東星海音樂廳聆聽紀念中國音樂家冼星海和哈薩克斯坦音樂家拜卡達莫夫友誼主題音樂會。其中開場曲目《阿曼蓋爾達》是冼星海與拜卡達莫夫一道,根據哈薩克民族英雄阿曼蓋爾達·伊曼諾夫的事跡創作出鋼琴二重奏版。應拜卡達莫娃委托,作曲家巴基爾·巴雅胡諾夫改編創作了交響樂版本的《阿曼蓋爾達》。此次是該作品首次在冼星海的故鄉廣州上演。當晚還演奏了完整的《黃河大合唱》等經典曲目。
(轉自番禺融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