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一、本期結論
根據2021年第三季度番禺區人力資源市場供求基本情況以及對番禺區就業失業監測企業的分析,得出本期結論如下:
1.我區外來務工人員數量龐大,大專及以上學歷的占比不高。
2.企業用工需求和求職人員數量同比減幅較大。
3.第二產業用工需求同比上升,第三產業用工需求同比下降。
4.用工需求同比變化較大的行業不多。食品飲料業和批發零售業用工需求同比上升較大;教育、文化、體育業和家具制造業用工需求同比下降較大。
5.普工類、技工類、專業技術和管理類工種待遇同比上升較大。
1.企業總體就業形勢穩定,但個別行業流失率偏高。流失率排名前三的是:住宿和餐飲業,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
2.企業總體缺工率為4.34%,普工的需求量最大。缺工人數排名前三的行業是:紡織、服裝、皮革和制鞋業,家具制造業,住宿和餐飲業。
(三)番禺區技工人才就業工作情況
1.企業較為缺技工,但技工的總體薪酬待遇水平卻不高。
2.企業在職技工大部分為非持證人員,且大部分為生產一線技工。
3.企業在招用技工過程中遇到的問題較為突出,且解決的方式有限。
二、意見與建議
(一)多措并舉,推進均等化公共服務。
(三)部門聯動,強化對企業的服務水平。
(四)整合資源,提升就業失業動態監測質量。
編 制 說 明
一、目的
完善番禺區人力資源供求信息收集、分析、發布制度,掌握番禺區人力資源市場供求狀況,動態預測就業變化趨勢,為就業服務工作以及相關政策決策提供科學依據。
二、數據來源
(一)報表:《各類招聘會統計報表》、《番禺區求職人員信息統計表》、《城鎮登記失業人員情況》、《番禺區企業行業分類》、《番禺區求職人員信息調查問卷數據匯總》、《流動人員入穗就業情況匯總表》等報表。
(二)人力資源信息系統:番禺就業網、廣州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統一內部應用門戶。
(三)番禺區企業用工定點監測數據、番禺區就業失業監測企業數據。
(四)番禺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三、統計范圍與對象
統計范圍涵蓋番禺區人力資源市場就業、用工情況。統計對象主要包括進入番禺區人力資源市場和各鎮(街)勞動保障中心登記招聘的企業和求職者、番禺區就業失業監測企業、區內主要人力資源機構的求職者。
(一)行業分類參照國家統計局國民經濟行業分類(GB/4754-2017),并結合番禺區行業特色對番禺就業網的行業分為19大類,對番禺區監測企業行業分為14大類。
(二)番禺區就業中心收集數據進行匯總后形成分析報告。
五、閱讀報告的對象
相關職能部門、區廠商會、與本中心有聯系的學院(校)、企業、求職者。
此項數據來源于廣州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統一內部應用門戶中的就業培訓信息系統中的流動人員入穗就業情況數據,以及廣州市番禺區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公報的數據。
截至2021年第三季度末,我區就業登記在冊的外來務工人員有811509人,環比減少了1.88%,占我區流動人口(我區流動人口約150.55萬)總量53.90%;其中,本省市外戶籍占31%,外省戶籍占69%。
2021年第三季度,我區外來務工人員按就業地劃分,人數排名前三的鎮(街)是大龍街、南村鎮、大石街,占我區外來務工人員總數的比例分別為13.55%、11.39%、8.68%。總體排名跟上季度相比沒有明顯變化。

圖1-1外來務工人員就業地分布情況
2021年第三季度,我區外來務工人員按學歷劃分,初中及以下學歷占比50%,高中、中專學歷占比28%,大專及以上學歷占比22%。跟上季度相比沒有變化。

圖1-2外來務工人員學歷情況
此項數據來源于“番禺就業網”用人單位登記招聘各類人員信息以及求職者信息,番禺區人力資源市場舉辦的現場招聘會、網上招聘會和鎮(街)舉辦的現場招聘會求職者信息。
2021年第三季度,用人單位登記招聘各類人員18925人次,同比減少20.37%。求職人數為7957人次,同比減少21.60%。
原因分析:上述數據減幅較大,主要原因,一是去年同期處于疫情后的恢復階段,企業生產已恢復,企業招聘人數和求職者人數都出現恢復性增長;二是今年第三季度,企業招聘人數和求職者人數恢復到疫情前的正常水平,相比之下同比減幅較大。

圖2-1需求人數與求職人數變化走勢
2.供求關系趨于緊張
2021年第三季度,用工需求人數與求職人數的比率(求人倍率)為2.38,同比上升0.04,即從去年同期平均2.34個崗位對應1名求職者,上升到本季度平均2.38個崗位對應1名求職者。

圖2-2求人倍率變化走勢
此項數據來源于“番禺就業網”用人單位登記招聘各類人員信息。
2021年第三季度,第一產業用工需求比例為1.37%,同比上升0.78%;第二產業用工需求比例為44.17%,同比上升2.14%;第三產業用工需求比例為54.46%,同比下降2.92%。

圖2-3歷年第三季度產業用工需求比例
2021年第三季度,批發零售業、電子設備業、五金機械業占用工需求的前三位。從圖1-4中可以看出,用工需求同比變化較大的行業有:食品飲料業,同比上升7.49%;批發零售業,同比上升6.20%;教育、文化、體育業,同比下降5.62%;家具制造業,同比下降4.61%。

圖2-4今年第三季度行業用工需求比例與往年同期對比
從圖1-5可知,2021年第三季度,用人單位對大專及以上學歷人員的需求占用工需求總量的12.94%,同比下降3.70%。

圖2-5用人單位對大學生的用工需求
2021年第三季度,用人單位需求較大排名前三位的工種為生產工、業務員、文員,分別占工種總需求的35.00%、13.60%、4.34%,其中生產工的需求同比上升2.33%,業務員的需求同比下降3.77%,文員的需求同比下降0.77%。

圖2-6工種需求對比
此項數據來源于番禺區人力資源市場舉辦的現場招聘會、番禺就業微信公眾號、前臺求職者的統計數據。
傳統招聘會、服務窗口職業介紹等線下平臺的求職熱度①低,人氣比較冷清,通過移動端等線上平臺的求職熱度高。今年第三季度,番禺區人力資源市場暫停舉辦現場招聘會。求職者主要通過番禺就業網和番禺就業微信平臺求職。2021年第三季度,有106857人次通過番禺就業微信查看招聘信息,同比減少10.81%。微信平臺對比傳統線下平臺人氣旺盛。

圖2-7現場招聘會場均入場人數變化走勢
2021年第三季度,到前臺求職的求職者有242人,其中,男性求職者占比60%,女性求職者占比40%;16至35歲的求職者占比40%,36歲及以上的求職者占比60%。

2021年第三季度,到前臺求職的求職者中,大專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占比35%,同比不變;高中(含中專、中技)、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合計占比65%,同比不變。

圖2-10求職者文化程度
此項數據來源于2021年第三季度全區150家用工定點監測企業填報的數據。
2021年第三季度末,企業在崗員工有40391人,其中,外省戶籍員工占比38%,本省外市戶籍占比23%,合計占比61%,同比下降12%;本市戶籍員工占比39%,同比上升12%。

圖3-1在崗員工戶籍
2021年第三季度末,企業在崗員工中,普工的平均工資為4650元/月,同比上升14.25%;技工的平均工資為5500元/月,同比上升14.49%;專業技術及管理人員的平均工資為6951元/月,同比上升10.07%。

圖3-2企業普工、技工、專業技術及管理人員平均工資變化趨勢
2021年第三季度,十四個重點城市的企業最低工資標準,上海市為2590元/月,同比提高了4.44%;北京市為2320元/月,同比提高了5.45%;南京市為2280元/月,同比提高12.87%;杭州市為2280元/月,同比提高13.43%;天津市為2180元/月,同比提高了6.34%;武漢市為2010元/月,同比提高14.86%。其他地區不變。番禺區企業最低工資標準為2100元/月,非全日制職工小時最低工資標準為20.3元/小時。我區最低工資標準近三年未有變化。

圖3-3國內重點城市最低工資標準
此項數據來源于16個鎮(街)勞動保障中心的求職者統計數據。
2021年第三季度,求職人員有4507人,其中,本市戶籍占比49%,環比上升4%;本省外市戶籍占比31%,環比上升10%;外省戶籍占比20%,環比下降14%。

圖4-1求職者戶籍情況
2021年第三季度,求職者期望月薪主要集中在:4001-5000元,占比32%,環比上升5%;8000元以上,占比7%,環比下降17%。

圖4-2求職者期望月薪
2021年第三季度,求職者求職主要考慮以下因素:經濟收入(工資及福利),有66%求職者選擇,環比下降1%;是否參加社會保險,有43%求職者選擇,環比上升9%;工作的穩定程度,有29%求職者選擇,環比上升12%。

圖4-3求職者求職考慮的因素
此項數據來源于廣州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統一內部應用門戶中的就業培訓信息系統中的就業登記備案數據。
2021年第三季度,番禺區城鎮登記失業人員②總數為16112人,同比增長20.95%;城鎮登記失業人員就業人數有11384人;期末尚有城鎮登記失業人員3767人。
原因分析:城鎮登記失業人員總量增幅較大,主要原因是去年同期處于疫情后的恢復階段,企業生產已恢復,企業招聘人數出現恢復性增長,登記失業人員相對減少,相比之下今年同期登記失業人員增長了。
2021年第三季度,城鎮登記失業人員就業人數為11384人,同比增長54.23%。
原因分析:城鎮登記失業人員就業人數增長快,主要原因,一是本季度企業總體需求人數雖然減少,但供求關系緊張,缺人的企業還是急需人員補充,促使實現再就業的人員也會增加;二是辦理失業登記人數較多,實現再就業人數也相應增加。

圖5-1 城鎮登記失業人員就業情況
2021年第三季度末,尚有城鎮登記失業人員為3767人,同比減少31.27%。

圖5-2期末尚有城鎮登記失業人員走勢
原因分析:尚有城鎮登記失業人員人數減幅較大,主要原因是城鎮登記失業人員就業人數增幅大于城鎮登記失業人員總量增幅。
為更廣泛地了解我區企業的用工形勢,我們聯合各鎮(街)勞動保障中心對轄區內1060家“四上”企業開展就業失業情況動態監測工作。
2021年第三季度,我區“四上”企業就業失業情況動態監測的有效數據為1040家,在崗總人數為181875人,其中:普工112986人、技工31609人、管理人員24783人、其他人員12497人。有招聘計劃的企業有567家,占比54.52%;計劃招聘總人數為15787人,其中:普工11771人,技工2923人,管理人員1093人。有流失員工的企業有594家,占比57.12%,流失總人數為10669人,其中:流失的普工8268人,技工1602人,管理人員799人。通過社保系統核查,監測企業參保率為83.81%。
2021年第三季度,我區1040家“四上”企業主要分14個行業分析,分別是:批發和零售業,房地產業,電氣機械和器材制造業,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金屬制品業,住宿和餐飲業,通用設備制造業,紡織、服裝、皮革和制鞋業,汽車制造業,珠寶首飾業,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家具制造業,文化、體育和娛樂業。其中,企業數量最多的是批發和零售業,占比25%;企業數量最少的是“家具制造業”和“文化、體育和娛樂業”,占比都只有1%。

圖6-1行業結構
2021年第三季度,14個行業中用工量占比排名前三的是批發和零售業,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汽車制造業,分別占用工總量的15.43%、9.56%、8.47%。用工量最少的是文化、體育和娛樂業,占用工總量的0.30%。總體排名跟上季度相比沒有明顯變化。

圖6-2 行業用工比例
2021年第三季度,企業在崗員工中,番禺區戶籍的占比16%,市內非本區戶籍的占比12%,省內市外戶籍的占比25%,外省戶籍的占比47%。總體跟上季度相比沒有明顯變化。

圖6-3 在崗員工戶籍情況
2021年第三季度,企業在崗員工中,初中及以下學歷的占比28%,高中、中專、中技學歷的占比31%,大專及以上學歷的占比41%。總體跟上季度相比沒有明顯變化。

圖6-4 在崗員工學歷情況
2021年第三季度,企業在崗員工中,2019屆至2021屆的高校畢業生有10253人,占在崗總人數5.47%,環比上升了0.17%;其中,2019屆的占比2.04%,2020屆的占比2.04%,2021屆的占比1.56%。
2021年第三季度,企業在崗員工中,普工月平均工資為4443元,環比下降了0.52%;技工月平均工資為5869元,環比上升了2.25%;管理人員月平均工資為8223元,環比下降了3.60%。
2021年第三季度,企業計劃招聘總人數為15787人,環比增加了8.89%。計劃招聘總人數與在崗總人數的比為8.68%,環比增加了0.10%。普工、技工、管理人員分別占計劃招聘總人數的比例為75%、18%、7%。

圖6-5各工種計劃招聘比例
14個行業中,每個行業計劃招聘人數占計劃招聘總人數比例排名前三的是批發和零售業,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汽車制造業,分別占比11.29%、10.99%、10.68%;占比最低的是文化、體育和娛樂業,占0.21%。

圖6-6行業計劃招聘比例
企業在第三季度內已招聘總人數為7897人,實際缺工總人數為7890人。實際缺工總人數與在崗總人數之比(缺工率)為4.34%,環比下降0.38%。14個行業中,缺工率排名前三的是:紡織、服裝、皮革和制鞋業,家具制造業,住宿和餐飲業,分別為8.36%、8.23%、7.20%。缺工率最低的是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占0.03%。

圖6-7行業缺工率
企業緊缺的職位總人數有7454人,其中排名前三的是:生產工、車縫工、保安,分別占比37.76%、8.33%、6.69%。

圖6-8緊缺職位
2021年第三季度,企業流失總人數為10669人,其中普工、技工、管理人員分別占比78%、15%、7%。

圖6-9工種流失比例
14個行業中,每個行業流失人數占流失總人數比例排名前三的是:批發和零售業,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分別占比10.60%、9.46%、9.27%;占比最低的是文化、體育和娛樂業,占0.15%。

圖6-10行業人員流失比例
企業流失總人數與在崗總人數之比(流失率)為5.87%,環比提高了0.14%。14個行業中,流失率排名前三的是:住宿和餐飲業,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分別是13.74%、12.11%、8.73%。流失率最低的是文化、體育和娛樂業,占2.91%。

圖6-11行業人員流失率
企業人員流失原因選“個人原因”的有54.33%,選“其他原因”的有24.52%,選“受疫情影響訂單不足”的有15.58%,選“企業轉型升級”的有2.21%。造成人員流失的主要是員工個人原因,受疫情影響造成人員流失的占比較小,由此可見企業經營總體情況較穩定。

圖6-12人員流失原因
為做好我區技工引進培育服務工作,在技工人才培訓、入戶、子女教育等方面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區人社局在全區開展技工引進培育服務摸查工作。
此項摸查工作,共發動了443家制造業企業填報企業調查問卷。企業在崗員工94871人,在崗技工30453人,占在崗員工總數32.10%,其中生產一線技工25135人,占技工總數82.54%。
企業劃分為12個行業,行業企業數量排名前三是:裝備制造業、電子設備業、裝飾包裝業,分別占企業總數的34%、18%、10%。

圖7-1企業行業分布
在崗技工人數排名前三的行業是:裝備制造業、汽車制造業、裝飾包裝業,分別占技工總數的27.21%、26.62%、13.57%。

圖7-2行業技工人數占比
企業技工人員中持初級職業資格證書有3526人,占技工總數11.58%;持中級職業資格證書有5215人,占技工總數17.12%;持高級職業資格證書及以上的有2149人,占技工總數7.06%。由此可見大部分技工為非持證人員。
生產一線技工月薪工資中位數為5760元,非生產一線技工月薪工資中位數為5689元。
有222家企業表述缺技工,占企業總數50.11%。技工缺工3228人,占在崗員工總數3.40%,占在崗技工總數10.60%。
行業缺技工人數排名前三的是:裝備制造業、紡織業、電子設備業,分別缺884人、633人、514人。

圖7-3行業缺技工人數
企業在招用技工過程中遇到的主要困難排名前四的是:“人力資源市場技工緊缺”,有55.76%企業選擇;“技工流動性較大”,有50.56%企業選擇;“技工招聘渠道不足”,有42.89%企業選擇;“技工培養成本較大”,有42.89%企業選擇。

圖7-4企業在招用技工過程中遇到的主要困難
企業主要采取“內部培養技術人才”和“企業招聘新員工解決”方式解決技工短缺問題,分別有73.36%、66.59%企業選擇。綜上所述,企業解決技工短缺的方式有限。

圖7-5企業主要采取何種方式解決技工短缺問題
根據《廣州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關于統一做好就業登記和社會保險登記工作的通知》(穗人社函〔2020〕750號)相關要求,從2021年2月1日起,實現就業登記和社會保險登記統一辦理。用人單位在進行社會保險登記時,對于社保增員的,即視為完成辦理就業登記;對于社保減員的,同時注銷相應人員的就業登記。今年至第三季度末,全區辦理就業登記有635221人(含社會保險登記視同辦理就業登記人數),環比增加20.73%,其中,新簽有506413人,解除就業登記有114531人。
為鼓勵和引導高校畢業生留在我區就業,我區積極落實高校畢業生就業補助政策,為促進就業穩定作出積極貢獻。據高校畢業生管理部門統計,今年至今,在我區參保的應屆高校畢業生有6211人,占全市有參保應屆畢業生總量的9.96%。由此可見,我區對高校畢業生的就業吸引力還是較高的。
根據《廣州市勞動就業服務管理中心關于進一步做好就業失業動態監測相關工作的通知》要求,我中心落實重點用工企業就業服務工作。我中心全程為轄區內“用工量2000人以上或一次性新增用工500人以上”的重點用工企業提供用工政策對接和協調服務工作。我中心通過上門服務、建立微信群或QQ群等方式,主動為企業宣講就業失業登記、就業創業補貼等政策,推送就業政策或辦事指南等相關信息;協助企業辦理就業失業登記、參加社會保險、申請就業創業補貼,并積極組織企業參加招聘會等。今年9月份,32家重點用工企業就業登記總人數為72601人,計劃招聘人數為3667人,實際招聘了2279人,實際缺工1388人,缺工率為1.91%。重點用工企業缺工率較低,用工穩定。
(一)多措并舉,推進均等化公共服務。通過多種措施提高外來務工人員的歸屬感,吸引更多外來務工人員來番禺就業。一是強化對外來務工人員的公共服務體系建設,健全積分入戶政策,強化醫療、養老、教育等多維度社會政策和福利方案的遞送。二是加強就業服務隊伍建設,強化就業服務功能,進一步提升公共就業服務水平,確保外來務工人員與本地人享受同等的就業服務。三是深入推進“互聯網+就業服務”模式,不斷完善網上招聘會功能,拓展“云招聘”“微招聘”服務模式,免費為用人單位和求職者提供線上面對面的便捷高效的就業服務,增強用人單位和求職者的互動性,提高雙方識別的準確度和針對性。
(二)多方合力,培育高素質技能人才。普工、技工都是人才,都是我區緊缺的人力資源。一是要在全社會弘揚科學的人才觀、就業觀,營造技工也是優秀人才的輿論氛圍。通過媒體多種渠道的宣傳,在全社會營造“勞動光榮、知識崇高、人才寶貴、創造偉大”的時代風尚,營造人人皆可成才、人人盡展其才的良好社會環境。讓優秀技能人才在行業和企業脫穎而出,滿足產業發展對高技能人才的需求。二是倡導企業加強內部技能培訓體系家建設,保障員工的受訓機會、提升其參訓意愿。建立企業與區訓練中心的合作關系,互相輸送培訓師資和課程資源,提高技能培訓質量。三是建立培訓激勵機制,樹立“一技傍身,就業無憂”的理念,通過企業對員工的培訓、考核,成績優異并達到技能鑒定部門的技能考核要求,在物質和精神獎勵的同時,由技能鑒定部門或行業協會頒發相關專業技能證書,從而激勵員工學習技能的積極性。
(三)部門聯動,強化對企業的服務水平。番禺區就業失業監測企業總體用工情況較穩定,但個別行業缺工現象不容忽視,尤其缺普工、生產一線技工,須引起重視。一是以重點行業企業為抓手,同時重視中小微企業的經營運轉情況,加強實地調研,切實掌握企業生產、用工、經營等方面的難點、痛點問題,分析研判,從而對癥下藥。針對招聘需求較大的企業,勞動保障部門應加大幫扶力度,想方設法多渠道、多形式協助企業招聘新員工。二是強化鎮(街)、社區(村)公共就業服務機構與轄區企業的聯系與互動,借助電子政務、即時通訊軟件等現代信息技術的力量,增強政策信息宣傳、政策服務的精確性。三是發揮政府主導作用,構建行政部門、行業、企業、職業院校及其他相關組織共同參與的校企合作體系和運行機制,組織高職院校學生到名優企業參觀學習,促進高職院校與行業企業更好地開展“校企合作”;組織企業到高職院校舉辦“番禺名優企業校園招聘會”,形成雙向互動機制。
(四)整合資源,提升就業失業動態監測質量。鎮(街)勞動保障中心對增加番禺區就業失業監測企業這項新的工作任務感到任務重、壓力大,且企業填報意愿不高,影響了填報工作的進度和質量。建議,整合各有關部門的力量擴大就業失業監測面,整合各部門之間的數據,減輕企業填報工作量,并開發監測填報系統,使填報工作更順暢,數據統計更方便、更準確。
“十四五”規劃要求:實施就業優先戰略,健全有利于更充分更高質量就業的促進機制,擴大就業容量,提升就業質量,緩解結構性就業矛盾。因此,我們要立足全區就業工作大局,以“服務貼心、就業稱心”“群眾滿意”為宗旨,大力推進“互聯網+就業服務”,加大力度完善番禺就業網站、微信公眾號、自助招聘市場等線上線下服務平臺建設,不斷提升公共就業服務水平。推進落實“六穩”“六保”工作,落實《廣東省進一步穩定和促進就業若干政策措施》,讓群眾和企業能更便捷地獲得就業信息、就業政策、就業服務,形成良好的就業工作格局,圍繞實現廣州市“四個出新出彩”目標,打造優質便民的就業服務品牌。
①求職熱度是反映現場招聘會人氣指數的一項重要指標,能夠反映出人力資源市場現場招聘會的社會影響力。
②城鎮登記失業人員指在勞動年齡(16周歲至退休年齡)內,有勞動能力,有就業意愿,處于無業狀態并在公共就業服務機構進行失業登記的番禺區城鎮常住人員。
繼續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