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一、本期結論
根據2022年第三季度番禺區人力資源市場供求基本情況以及對番禺區就業失業監測企業的分析,得出本期結論如下:
(一)番禺區人力資源市場情況
1.求人倍率只有0.55,人力資源市場職位供不應求。
2.企業用工需求同比減少,求職人員數量同比增加。
3.第二產業用工需求同比下降,第三產業用工需求同比上升。
4.用工需求同比變化較大的行業比較多。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農、林、牧、漁業,同比上升;食品飲料業,同比下降。
5.我區外來務工人員總量同比減少。
(二)番禺區就業失業監測企業情況
1.企業總體缺工率為2.52%,普工需求量最大。缺工率排名前三是:住宿和餐飲業,紡織、服裝、皮革和制鞋業,通用設備制造業。
2.汽車制造業用工量增長較高。
3.企業總體就業形勢穩定,人員流失率較低。
二、意見與建議
(一)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
(二)促就業根本要靠發展。
(三)健全就業公共服務體系。
(四)健全終身職業技能培訓制度。
(五)完善促進創業帶動就業的保障制度,支持和規范發展新就業形態。
編 制 說 明
一、目的
完善番禺區人力資源供求信息收集、分析、發布制度,掌握番禺區人力資源市場供求狀況,動態預測就業變化趨勢,為就業服務工作以及相關政策決策提供科學依據。
二、數據來源
(一)報表:《各類招聘會統計報表》、《番禺區求職人員信息統計表》、《城鎮登記失業人員情況》、《番禺區企業行業分類》、《番禺區求職人員信息調查問卷數據統計》、《流動人員入穗就業情況匯總表》等報表。
(二)人力資源信息系統:番禺就業網、廣州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統一內部應用門戶。
(三)番禺區企業用工定點監測數據、番禺區企業就業失業情況動態監測數據。
(四)番禺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三、統計范圍與對象
統計范圍涵蓋番禺區人力資源市場就業、用工情況。統計對象主要包括進入番禺區人力資源市場和各鎮(街)勞動保障中心登記招聘的企業和求職者、番禺區就業失業監測企業、區內主要人力資源機構的求職者。
四、統計方法與報告
(一)行業分類參照國家統計局國民經濟行業分類(GB/4754-2017),并結合番禺區行業特色對番禺就業網的行業分為19大類,對番禺區就業失業監測企業行業分為14大類。
(二)番禺區就業中心收集數據進行匯總后形成分析報告。
五、閱讀報告的對象
相關職能部門、區廠商會、與本中心有聯系的學院(校)、企業、求職者。
此項數據來源于廣州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統一內部應用門戶中的就業培訓信息系統中的流動人員入穗就業情況數據。
截至2022年第三季度末,我區就業登記在冊的外來務工人員有799786人,同比減少1.44%,其中,本省市外戶籍占31%,外省戶籍占69%。
2022年第三季度末,我區外來務工人員按就業地劃分,人數排名前三的鎮(街)是大龍街、南村鎮、大石街,占我區外來務工人員總數的比例分別為13.44%、11.53%、8.76%。總體排名跟去年同期相比沒有變化。

圖1-1外來務工人員就業地分布情況
2022年第三季度末,我區外來務工人員按學歷劃分,初中及以下學歷占比50%,高中、中專學歷占比28%,大專及以上學歷占比22%。跟去年同期相比沒有變化。

圖1-2外來務工人員學歷情況
此項數據來源于“番禺就業網”用人單位登記招聘各類人員信息以及求職者信息,番禺區人力資源市場舉辦的現場招聘會、網上招聘會和鎮(街)舉辦的現場招聘會求職者信息。
2022年第三季度,用人單位登記招聘各類人員6551人次,同比減少65.38%。求職人數為11855人次,同比增加48.99%。
原因分析:上述數據增減幅度較大,主要原因:一是受大環境影響,部分企業訂單減少,需求的人員也相應減少。二是去年同期求職人數明顯少于正常值,今年第三季度恢復到去年前的正常水平,導致求職人數增幅較大。

圖2-1需求人數與求職人數變化走勢
2022年第三季度,用工需求人數與求職人數的比率(求人倍率)為0.55,同比下降1.83,即從去年平均2.38個崗位對應1名求職者,下降到今年平均0.55個崗位對應1名求職者。

圖2-2求人倍率變化走勢
此項數據來源于“番禺就業網”用人單位登記招聘各類人員信息。
2022年第三季度,第一產業用工需求比例為4.81%,同比上升3.44%;第二產業用工需求比例為28.23%,同比下降15.94%;第三產業用工需求比例為66.96%,同比上升12.50%。

圖2-3產業用工需求比例
2022年第三季度,批發和零售業,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住宿和餐飲業占用工需求前三位。用工需求同比變化較大的行業有: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同比上升5.23%;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同比上升4.34%;農、林、牧、漁業,同比上升3.44%;食品飲料業,同比下降8.14%。

圖2-4行業用工需求比例與去年同期對比
2022年第三季度,用人單位對大專及以上學歷人員的需求占用工需求總量的20.06%,同比上升7.12%。

圖2-5用人單位對大學生的用工需求
2022年第三季度,用人單位需求較大排名前三位的工種為生產工、業務員、工程師,分別占工種總需求的23.02%、13.94%、5.37%,其中生產工的需求同比下降11.98%,業務員的需求同比上升0.34%,工程師的需求同比上升3.59%。

圖2-6工種需求對比
此項數據來源于番禺區人力資源市場舉辦的現場招聘會、番禺就業微信公眾號、前臺求職者的統計數據。
傳統招聘會、服務窗口職業介紹等線下平臺的求職熱度①低,移動端等線上平臺的求職熱度高。2022年第三季度,番禺區人力資源市場繼續暫停舉辦現場招聘會。求職者主要通過番禺就業網和番禺就業微信平臺求職。2022年第三季度,通過番禺就業微信查看招聘信息的有110841人次,同比增加3.73%。
2022年第三季度,到前臺求職的人員有400人,其中,男性求職者占比60%,同比不變,女性求職者占比40%,同比不變;16至35歲的求職者占比40%,同比不變,36歲及以上的求職者占比60%,同比不變。

圖2-7求職者性別結構 圖2-8求職者年齡結構
2022年第三季度,到前臺求職的人員中,大專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占比35%,同比不變;高中(含中專、中技)、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合計占比65%,同比不變。

圖2-9求職者文化程度
此項數據來源于16個鎮(街)勞動保障中心的求職者統計數據。
2022年第三季度,求職者有5537人,其中,本市戶籍占比48%(番禺區戶籍占41%,廣州市其他區戶籍占7%),本省外市戶籍占比30%,外省戶籍占比22%。

圖3-1求職者戶籍情況
2022年第三季度,求職者按年齡段劃分:16歲至25歲占比11%,26歲至35歲占比28%,36歲至45歲占比35%,46歲及以上占比26%。

圖3-2求職者年齡情況
2022年第三季度,求職者按學歷劃分:初中及以下學歷占比32%,中專、中技、高中學歷占比34%,大專及以上學歷占比34%。

圖3-3求職者學歷情況
2022年第三季度,求職者期望從事工種類別排名前三的是:普工類,有40%求職者選擇;文職類,有36%求職者選擇;管理類,有19%求職者選擇。

圖3-4求職者求職意向
2022年第三季度,求職者期望從事行業排名前三是:紡織、服裝、皮革和制鞋業,有23%求職者選擇;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有23%求職者選擇;金屬制品業,有20%求職者選擇。

圖3-5求職者期望從事的行業
2022年第三季度,求職者期望就業地排名前三是:石碁鎮,有35%求職者選擇;大龍街,有27%求職者選擇;石樓鎮,有24%求職者選擇。

圖3-6求職者期望就業地
2022年第三季度,求職者期望月薪主要集中在:3001-4000元,占比28%;4001-5000元,占比29%;5001-6000元,占比21%。

圖3-7求職者期望月薪
2022年第三季度,求職者求職主要考慮以下因素:是否參加社會保險,有63%求職者選擇;經濟收入(工資及福利),有57%求職者選擇;工作地點,有47%求職者選擇。

圖3-8求職者求職考慮的因素
此項數據來源于廣州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統一內部應用門戶中的就業培訓信息系統中的就業登記備案數據。
2022年初至2022年第三季度末,番禺區城鎮登記失業人員②總數為16616人,同比增加3.13%;城鎮登記失業人員就業人數為8691人;城鎮登記失業人員期末實有人數6734人。
2022年初至2022年第三季度末,城鎮登記失業人員就業人數8691人,同比減少23.66%。

圖4-1 城鎮登記失業人員就業情況
2022年第三季度末,城鎮登記失業人員期末實有人數6734人,同比增加78.76%。

圖4-2城鎮登記失業人員期末實有人數變化走勢
原因分析:城鎮登記失業人員就業人數和城鎮登記失業人員期末實有人數變化幅度較大,主要原因是求人倍率只有0.55,人力資源市場職位供不應求,找工作難度增大,因此城鎮登記失業人員就業人數減幅較大,相對應的城鎮登記失業人員期末實有人數增幅較大。
為更廣泛地了解我區企業的用工形勢,我們聯合各鎮(街)勞動保障中心對轄區內1060家“四上”企業開展就業失業情況動態監測工作。
2022年第三季度,我區企業就業失業情況動態監測的有效數據1051家,在崗總人數171657人,其中:普工、技工、管理人員、其他人員分別占比59%、23%、15%、3%。有招聘計劃的企業有517家,占比49.19%;計劃招聘總人數11878人,其中:普工、技工、管理人員分別占比71%、22%、7%。有流失員工的企業有585家,占比55.66%;流失總人數7214人,其中:普工、技工、管理人員分別占比73%、19%、8%。
2022年第三季度,我區1051家就業失業情況動態監測企業主要分為14個行業,分別是批發和零售業,房地產業,電氣機械和器材制造業,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金屬制品業,住宿和餐飲業,通用設備制造業,紡織、服裝、皮革和制鞋業,汽車制造業,珠寶首飾業,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家具制造業,文化、體育和娛樂業。其中,企業數量最多的是“批發和零售業”,占比25%;企業數量最少的是“家具制造業”和“文化、體育和娛樂業”,占比都只有1%。

圖5-1行業結構
2022年第三季度,14個行業中用工量占比排名前三是汽車制造業,批發和零售業,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分別占用工總量14.64%、9.95%、8.87%。用工量最少的是文化、體育和娛樂業,占用工總量0.31%。用工量變化大的行業有:批發和零售業,同比下降5.49%;汽車制造業,同比增長6.17%;其他行業用工量變化較小。

圖5-2 行業用工量比例
汽車制造業本期在崗人數為25123人,同比增長63.13%,占用工總量14.64%,同比增長6.17%,反映出汽車制造業發展勢頭向好。
2022年第三季度,企業在崗員工中,番禺區戶籍占比15%,市內非本區戶籍占比11%,省內市外戶籍占比23%,外省戶籍占比51%。

圖5-3 在崗員工戶籍情況
2022年第三季度,企業在崗員工中,初中及以下學歷占比29%,高中、中專、中技學歷占比30%,大專及以上學歷占比41%。

圖5-4 在崗員工學歷情況
2022年第三季度,企業在崗員工中,2020屆至2022屆中專、中技、高中畢業生有5281人,占在崗總人數3.07%;其中,2020屆占比1.01%,2021屆占比1.04%,2022屆占比1.02%。
2022年第三季度,企業在崗員工中,2020屆至2022屆高校畢業生有6762人,占在崗總人數3.94%;其中,2020屆占比1.29%,2021屆占比1.24%,2022屆占比1.41%。
2022年第三季度,企業在崗員工中,普工月平均工資4533元,同比上升2.03%;技工月平均工資5920元,同比上升0.87%;管理人員月平均工資8217元,同比下降0.07%。

圖5-5在崗員工月平均工資變化走勢
截至2022年第三季度末,十四個重點城市企業最低工資標準維持上季度標準不變。番禺區企業最低工資執行廣州市的標準2300元/月,非全日制職工小時最低工資標準22.2元/小時。

圖5-6國內重點城市最低工資標準
2022年第三季度,企業計劃招聘總人數為11878人,計劃招聘總人數與在崗總人數的比為6.92%。普工、技工、管理人員分別占計劃招聘總人數71%、22%、7%。

圖5-7各工種計劃招聘人數比例
14個行業中,每個行業計劃招聘人數占計劃招聘總人數比例排名前三是汽車制造業,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分別占比13.28%、9.96%、9.05%;占比最低的是文化、體育和娛樂業,占0.13%。

圖5-8行業計劃招聘人數比例
企業在2022年第三季度內已招聘了7558人,實際缺工總人數4320人。實際缺工總人數與在崗總人數的比(缺工率)為2.52%,同比下降1.82%。14個行業中,缺工率排名前三是住宿和餐飲業,紡織、服裝、皮革和制鞋業,通用設備制造業,分別為6.85%、5.34%、3.92%。缺工率最低是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只有0.13%。

圖5-9行業缺工率
企業緊缺職位總人數有3127人,其中排名前三是生產工、業務員、服務員,分別占比33.83%、7.77%、6.81%。

圖5-10緊缺職位
1051家企業中認為招工容易的占比5%,較容易的占比8%,一般的占比67%,較困難的占比16%,困難的占比4%。

圖5-11招工難易程度
有“招工難”現象的企業中認為存在“招工難”問題的主要原因排名前三是“工人技能水平達不到企業要求招不到人”,有34.91%企業選擇;“普工與技工缺崗數量大難招夠人”,有29.25%企業選擇;“外來務工人員返鄉招不到人”,有24.06%企業選擇。

圖5-12造成“招工難”的主要原因
企業對新招聘人員的年齡要求:普工平均40歲以下,技工平均40歲以下,管理人員平均42歲以下。
企業對新招聘普工的年齡要求按年齡段劃分:16-35歲,有35%企業選擇;36-45歲,有39%企業選擇;46歲及以上,有26%企業選擇。
企業對新招聘技工的年齡要求按年齡段劃分:18-35歲,有33%企業選擇;36-45歲,有46%企業選擇;46歲及以上,有21%企業選擇。
企業對新招聘管理人員的年齡要求按年齡段劃分:18-35歲,有25%企業選擇;36-45歲,有50%企業選擇;46歲及以上,有25%企業選擇。

圖5-13新招聘普工年齡要求 圖5-14新招聘技工年齡要求

圖5-15新招聘管理人員年齡要求
企業招聘新員工方式排名前三是網絡招聘,有79.07%企業采用;通過老員工介紹新人入職,有60.89%企業采用;張貼廣告、派發招工宣傳單張,有32.64%企業采用。

圖5-16企業招聘方式
企業吸引求職者的主要優勢排名前三是“用工規范,嚴格執行勞動法律法規和用工管理的相關規定”,有74.79%企業選擇;“有合理的工資水平”,有70.88%企業選擇;“有良好的工作環境”,有69.27%企業選擇。

圖5-17企業吸引求職者的主要優勢
2022年第三季度,企業流失員工總數7214人,其中普工、技工、管理人員分別占比73%、19%、8%。

圖5-18工種流失比例
14個行業中,每個行業流失人數占流失總人數比例排名前三是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汽車制造業,批發和零售業,分別占比13.42%、10.27%、10.26%;占比最低是文化、體育和娛樂業,為0.28%。

圖5-19行業人員流失比例
企業流失總人數與在崗總人數的比(流失率)為4.20%,同比下降1.66%。流失率排名前三的行業是住宿和餐飲業,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分別為7.98%、6.36%、5.71%。流失率最低是汽車制造業,為2.95%。

圖5-20行業人員流失率
企業人員流失原因排名前三是個人原因,有61.18%企業選擇;受疫情影響訂單不足,有32.35%企業選擇;員工認為工資待遇不理想,有17.32%企業選擇。

圖5-21人員流失原因
我們建立科學高效的資金發放機制,強審核強服務,在面對疫情防控和補貼數據回流缺失的雙重困難下,保持高標準高質量落實就業創業補助政策,補貼資金及時應發盡發,獲得市級主管部門的肯定。其中,小微企業社會保險補貼,為小微企業招用畢業2年內高校畢業生,與其簽訂一年以上勞動合同,辦理就業登記并按規定繳納社會保險費,每月按用人單位為符合條件人員實際繳納的基本養老保險費、失業保險費、工傷保險費、生育保險費和職工社會醫療保險費給予補貼(個人繳費部分由個人承擔),同一人員累計最長不超過2年。2022年截至第二季度,此項補貼有1677家次企業申請,同比增長51.76%,共惠及高校畢業生5143人次,同比增長58.59%。為留住高校畢業生在我區就業提供切實有效的幫助。
近年來,我區高度重視博士后工作,不斷完善博士后激勵政策,出臺了《關于大力實施人才引領發展戰略加快建設新時代人才強區的實施意見》,大力實施人才引領發展戰略,進一步加大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員支持力度,為番禺區企業創造了重大經濟社會效益。目前,番禺區共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5 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分站12 家,省、市博士后創新實踐基地7 家,省博士工作站8個,累計招收博士后156 人,現在站博士后人員達67 名。2019年1 月-2022 年9 月期間,出站時留番就業及企業引進博士后共46名。
強化就業優先政策,健全就業促進機制,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健全就業公共服務體系,完善重點群體就業支持體系,加強困難群體就業兜底幫扶。
(一)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由于疫情影響和國際環境的變化,就業形勢也面臨一些風險和不確定性,就業難度加大,特別是每年幾百萬的高校畢業生。黨的二十大報告著重強調要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首先,高質量充分就業的基礎是充分就業,即有就業需求的人要有工作可做;其次,是實現技能型就業,即廣大普通勞動者技能水平不斷提高,就業的穩定性增強;再次,要有充分的流動性,人力資源能夠充分流動,實現人崗相適,提高就業質量。
(二)促就業根本要靠發展。促進經濟增長和擴大就業要形成良性循環,經濟發展是擴大就業的基礎,是解決就業問題的根本途徑。要加強經濟政策和就業政策協調,創新調控方法,推動財政、金融、投資、消費、產業等政策聚力支持就業,使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過程成為就業持續擴大的過程,使經濟結構調整的過程成為就業拉動能力不斷提高的過程。
(三)健全就業公共服務體系。高校畢業生、農民工特別是就業困難人員等重點群體就業,是就業工作的重中之重。要進一步健全就業公共服務體系,推進基本服務均等化、重點群體服務精準化、服務主體多元化,努力打造覆蓋全民、貫穿全程、輻射全域、便捷高效的全方位就業公共服務體系。加強困難群體就業兜底幫扶,筑牢民生底線。
(四)健全終身職業技能培訓制度。把技能培訓作為解決就業結構性矛盾的重要手段。緊貼社會、產業、企業、個人發展需求,提升勞動者技能水平、能力素質,尤其要注重重大項目、重點產業,積極開展裝備制造等急需緊缺和“高精尖”高技能人才培訓工作,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
(五)完善促進創業帶動就業的保障制度,支持和規范發展新就業形態。創業是就業之源,要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續優化營商環境,鼓勵創新創業,拓展就業空間。促進新產業、新業態蓬勃發展,加強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權益保護,充分調動群眾創業就業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
二十大報告指出:實施就業優先戰略,強化就業優先政策,健全就業公共服務體系,加強困難群體就業兜底幫扶,消除影響平等就業的不合理限制和就業歧視,使人人都有通過勤奮勞動實現自身發展的機會。因此,我們要立足全區就業工作大局,以“服務貼心、就業稱心”為宗旨,“群眾滿意”為標準,大力推進“互聯網+就業服務”,加大力度完善番禺就業網站、微信公眾號、自助招聘市場等線上線下服務平臺建設,不斷提升公共就業服務水平。推進落實“六穩”“六保”工作,落實《廣東省進一步穩定和促進就業若干政策措施》,讓群眾和企業能更便捷地獲得就業信息、就業政策、就業服務,形成良好的就業工作格局,圍繞實現廣州市“四個出新出彩”目標,打造優質便民的就業服務品牌。
①求職熱度是反映現場招聘會人氣指數的一項重要指標,能夠反映出人力資源市場現場招聘會的社會影響力。
②城鎮登記失業人員指在勞動年齡(16周歲至退休年齡)內,有勞動能力,有就業意愿,處于無業狀態并在公共就業服務機構進行失業登記的番禺區城鎮常住人員。
繼續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