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一、本期結論
根據2024年第二季度番禺區人力資源市場供求基本情況以及對番禺區就業失業監測企業的分析,得出本期結論如下:
?。ㄒ唬┓畢^人力資源市場情況
1.企業用工需求和求職人數同比減少。
2.第二產業用工需求同比上升,第三產業用工需求同比下降。
3.求人倍率0.45,求人倍率偏低。
4.用工需求同比變化較大的行業比較多。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批發和零售業,住宿和餐飲業,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橡膠和塑料制品業,同比上升;房地產業、金融業、電氣機械和器材制造業、建筑業,同比下降。
?。ǘ┓畢^就業失業監測企業情況
1.有流失員工的企業數量同比減少;企業人員流失率3.82%,同比下降;企業總體就業形勢穩定。
2.企業招聘需求率3.85%,同比下降;企業總體缺工率1.48%,同比下降。
3.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參保人數同比減少。
二、意見與建議
(一)強化就業優先意識。
?。ǘ娀蜆I優先政策。
?。ㄈ┐罅﹂_展終身職業技能培訓。
(四)健全適應新就業形態特點的社會保障政策和公共就業服務體系。
注:因廣州市內部統一門戶系統的業務全面遷移到省集中式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一體化信息系統,造成部分業務統計數據不全,所以本期分析報告暫不分析業務系統的在場人員情況。
編 制 說 明
一、目的
完善番禺區人力資源供求信息收集、分析、發布制度,掌握番禺區人力資源市場供求狀況,動態預測就業變化趨勢,為就業服務工作以及相關政策決策提供科學依據。
二、數據來源
?。ㄒ唬﹫蟊恚骸陡黝愓衅笗y計報表》、《番禺區求職人員信息統計表》、《城鎮登記失業人員情況》、《番禺區企業行業分類》、《番禺區求職人員信息調查問卷數據統計》、《流動人員入穗就業情況匯總表》等報表。
?。ǘ┤肆Y源信息系統:番禺就業網、廣州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統一內部應用門戶。
?。ㄈ┓畢^企業用工定點監測數據、番禺區企業就業失業情況動態監測數據。
(四)番禺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三、統計范圍與對象
統計范圍涵蓋番禺區人力資源市場就業、用工情況。統計對象主要包括進入番禺區人力資源市場和各鎮(街)勞動保障中心登記招聘的企業和求職者、番禺區就業失業監測企業、區內主要人力資源機構的求職者。
四、統計方法與報告
(一)行業分類參照國家統計局國民經濟行業分類(GB/4754-2017),并結合番禺區行業特色對番禺就業網的行業分為19大類,對番禺區就業失業監測企業行業分為14大類。
(二)番禺區就業中心收集數據進行匯總后形成分析報告。
五、閱讀報告的對象
相關職能部門、區廠商會、與本中心有聯系的學院(校)、企業、求職者。
一、番禺區人力資源市場供求總體情況
?。ㄒ唬┛傮w情況
此項數據來源于“番禺就業網”用人單位登記招聘各類人員信息以及求職者信息,番禺區人力資源市場舉辦的招聘會(包含網絡招聘會)的求職者信息。
1.用工需求和求職人數同比減少
2024年第二季度,用人單位登記招聘各類人員3037人次,同比減少47.40%。求職6805人次,同比減少37.93%。

圖1-1 需求人數與求職人數變化走勢
2.求人倍率偏低
2024年第二季度,用工需求人數與求職人數的比率(求人倍率)為0.45,同比下降0.08,即從去年同期平均0.53個崗位對應1名求職者,下降到今年平均0.45個崗位對應1名求職者。

圖1-2 求人倍率變化走勢
(二)需求分析
此項數據來源于“番禺就業網”用人單位登記招聘各類人員信息。
1.第二產業用工需求比例上升,第三產業用工需求比例下降
2024年第二季度,第一產業用工需求比例1.50%,同比下降1.71%;第二產業用工需求比例37.26%,同比上升6.26%;第三產業用工需求比例61.24%,同比下降4.55%。

圖1-3 產業用工需求比例
2.用工需求變化較大的行業較多
2024年第二季度,批發和零售業,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住宿和餐飲業占用工需求前三位。用工需求同比變化較大的行業有: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同比上升10.82%;批發和零售業,同比上升6.75%;住宿和餐飲業,同比上升5.44%;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同比上升4.09%;橡膠和塑料制品業,同比上升4.30%;房地產業,同比下降12.94%;金融業,同比下降10.20%;電氣機械和器材制造業,同比下降4.68%;建筑業,同比下降3.26%。
圖1-4 行業用工需求比例與去年同期對比
3.用人單位對高等教育學歷人員的需求下降
2024年第二季度,用人單位對大專及以上學歷人員需求508人,占用工需求總量16.73%,同比下降8.54%。
4.生產工、業務員需求較大
2024年第二季度,用人單位需求較大的工種有:生產工、業務員,分別占用工需求總量31.51%、14.13%。生產工需求同比上升14.00%,保安員需求同比下降9.18%。
圖1-5 工種需求對比
(三)供給分析
此項數據來源于番禺就業微信公眾號、前臺求職者的統計數據。
1.微信平臺人氣下降
傳統招聘會、服務窗口職業介紹等線下平臺的求職熱度低,移動端等線上平臺的求職熱度也降低。2024年第二季度,求職者主要通過番禺就業網和番禺就業微信平臺求職,通過番禺就業微信查看招聘信息的有101441人次,同比減少9.38%。
2.求職者以男性為主,且大齡求職者居多
2024年第二季度,到前臺求職的人員有295人,其中,男性求職者占比60%,女性求職者占比40%;16至35歲的求職者占比40%,36歲及以上的求職者占比60%。
3.受過高等教育的求職者占比不低
2024年第二季度,到前臺求職的人員中,大專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占比35%;高中(含中專、中技)占比40%;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占比25%。
二、求職人員情況
此項數據來源于16個鎮(街)勞動保障中心的求職者統計數據。
?。ㄒ唬┍臼袘艏舐氄哒急壬仙?/p>
2024年第二季度,求職者有5117人,其中,本市戶籍占比52%(番禺區戶籍占47%,廣州市其他區戶籍占5%),同比上升6%;本省外市戶籍占比26%,同比下降8%;外省戶籍占比22%,同比上升2%。
?。ǘ?6歲至25歲求職者占比上升
2024年第二季度,求職者按年齡段劃分:16歲至25歲占比18%,同比上升1%;26歲至35歲占比26%,同比下降4%;36歲至45歲占比30%,同比下降1%;46歲及以上占比26%,同比上升4%。
?。ㄈ└叩葘W歷水平求職者占比上升
2024年第二季度,求職者按學歷劃分:初中及以下學歷占比28%,同比上升7%;中專、中技、高中學歷占比34%,同比下降11%;大專及以上學歷占比38%,同比上升4%,其中應屆畢業生占比3%,同比下降3%。
?。ㄋ模┹^多求職者期望從事普工類、文職類工種
2024年第二季度,較多求職者期望從事的工種有:普工類、文職類,分別有41%、31%求職者選擇。
圖2-1 求職者求職意向
(五)求職者期望從事行業分布比較分散
2024年第二季度,較多求職者期望從事的行業有:金屬制品業,有20%求職者選擇;批發和零售業,有19%求職者選擇。
圖2-2 求職者期望從事行業
?。┣舐氄咂谕蜆I地比較分散
2024年第二季度,較多求職者期望就業的鎮(街)有:石碁鎮,有37%求職者選擇;橋南街,有35%求職者選擇;石樓鎮,有31%求職者選擇。
圖2-3 求職者期望就業地
(七)求職者期望月薪主要集中在4001-5000元區間
2024年第二季度,求職者期望月薪主要集中在:4001-5000元,占比31%。
圖2-4 求職者期望月薪
?。ò耍┣舐氄咔舐毟⒅厥欠駞⒓由鐣kU、經濟收入、工作地點
2024年第二季度,求職者求職主要考慮以下因素:是否參加社會保險,有77%求職者選擇;經濟收入,有66%求職者選擇;工作地點,有61%求職者選擇。
圖2-5 求職者求職考慮的因素
三、番禺區就業失業監測企業情況
為更廣泛地了解我區企業的用工形勢,我們聯合各鎮(街)勞動保障中心對轄區內1060家“四上”企業開展就業失業情況動態監測工作。
?。ㄒ唬┢髽I基本情況
2024年第二季度,我區企業就業失業情況動態監測的有效數據1060家,在崗總人數162997人,其中:普工、技工、管理人員、其他人員分別占比60%、22%、14%、4%。有招聘計劃的企業有419家,占比39.53%,同比減少14.14%;計劃招聘總人數6271人,其中:普工、技工、管理人員分別占比73%、19%、8%。有流失員工的企業有487家,占比45.94%,同比減少9.98%;流失總人數6226人,其中:普工、技工、管理人員分別占比77%、16%、7%。
?。ǘ┡l和零售業的企業數量最多
2024年第二季度,我區1060家就業失業情況動態監測企業主要分為14個行業(如圖3-1),其中,企業數量最多的是批發和零售業,占比25%;企業數量最少的是家具制造業,文化、體育和娛樂業,占比都只有1%。
圖3-1 行業結構
(三)企業用工情況
1.汽車制造業用工量最大
2024年第二季度,14個行業中用工量較多的行業有:汽車制造業,電氣機械和器材制造業,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分別占用工總量14.41%、8.59%、8.01%。
圖3-2 行業用工量比例
2.企業在崗員工以外來務工人員為主
2024年第二季度,企業在崗員工中,番禺區戶籍占比17%,市內非本區戶籍占比11%,省內市外戶籍占比29%,外省戶籍占比43%。
3.企業在崗員工中大專及以上學歷占比不低
2024年第二季度,企業在崗員工中,初中及以下學歷占比29%,高中、中專、中技學歷占比29%,大專及以上學歷占比42%。
4.企業在崗員工中2021至2023屆的畢業生占比不少
2024年第二季度,企業在崗員工中,2021屆至2023屆中專、中技、高中畢業生有4994人,占在崗總人數3.06%;其中,2021屆占比1.43%,2022屆占比1.07%,2023屆占比0.56%。
2024年第二季度,企業在崗員工中,2021屆至2023屆高校畢業生有6016人,占在崗總人數3.69%;其中,2021屆占比1.67%,2022屆占比1.30%,2023屆占比0.72%。
5.員工月平均工資同比上升
2024年第二季度,企業在崗員工中,普工月平均工資4643元,同比上升2.70%;技工月平均工資5906元,同比上升3.14%;管理人員月平均工資8462元,同比上升4.74%。
圖3-3 在崗員工月平均工資變化走勢
2024年第二季度末,十四個重點城市企業最低工資標準與去年相比,武漢2210元/月,提高了9.95%,其他城市不變。番禺區企業最低工資執行廣州市的標準2300元/月,非全日制職工小時最低工資標準22.2元/小時。
圖3-4 國內重點城市最低工資標準
?。ㄋ模┢髽I參保情況
1.企業參??側藬低葴p少
2024年第二季度,1060家企業參保總人數有129757人,同比減少5.48%,較2022年和2021年同期相比分別減少0.48%、7.00%。
圖3-5 企業參??側藬底兓邉?/p>
2.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參保人數同比減少
2024年第二季度,1060家企業中第二產業企業參保人數有67574人,同比減少6.67%,較2022年同比增加9.26%,較2021年同比增加8.18%。第三產業企業參保人數有32467人,同比減少8.96%,較2022年和2021年同期相比分別減少10.80%、18.86%。
圖3-6 第二產業、第三產業參保人數變化走勢
?。ㄎ澹┢髽I招聘及缺工情況
1.企業計劃招聘以普工為主,招聘需求呈下滑趨勢
2024年第二季度,企業計劃招聘總人數6271人,其中普工、技工、管理人員分別占比73%、19%、8%。計劃招聘總人數與在崗總人數的比(招聘需求率)3.85%,同比下降2.26%,呈下滑趨勢。
圖3-7招聘需求率變化走勢
2.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計劃招聘人數占比最高
14個行業中,每個行業計劃招聘人數占計劃招聘總人數比例最高是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占比10.40%。
圖3-8 行業計劃招聘人數比例
3.企業總體缺工率較低
企業在2024年第二季度內已招聘了3862人,實際缺工總人數2409人。實際缺工總人數與在崗總人數的比(缺工率)1.48%,同比下降0.78%。14個行業中,缺工率最高是文化、體育和娛樂業,為4.09%;缺工率最低是信息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為0.32%。
圖3-9 行業缺工率
4.生產工最緊缺
2024年第二季度,企業緊缺工種總人數有883人。較緊缺的工種有:生產工、業務員,分別占比35.33%、17.21%。

圖3-10 緊缺職位
5.大部分企業不存在招工方面問題
1060家企業中認為招工容易的占比7%,較容易的占比16%,一般的占比63%,較困難的占比11%,困難的占比3%。
有“招工難”現象的企業中認為存在“招工難”問題的主要原因有:“工人技能水平達不到企業要求招不到人”,有35.10%企業選擇;“企業員工工資福利待遇問題招不到人”,有29.80%企業選擇。
圖3-11 造成“招工難”的主要原因
6.企業對新招聘人員的年齡要求總體比較寬松
企業對新招聘人員的年齡要求:普工平均43歲以下,技工平均43歲以下,管理人員平均44歲以下。
企業對新招聘普工的年齡要求按年齡段劃分:16-35歲,有22%企業選擇;36-45歲,有43%企業選擇;46歲及以上,有35%企業選擇。
企業對新招聘技工的年齡要求按年齡段劃分:18-35歲,有22%企業選擇;36-45歲,有46%企業選擇;46歲及以上,有32%企業選擇。
企業對新招聘管理人員的年齡要求按年齡段劃分:18-35歲,有16%企業選擇;36-45歲,有48%企業選擇;46歲及以上,有36%企業選擇。
7.企業招聘以網絡招聘和通過老員工介紹新人入職的方式為主
企業招聘新員工采用較多的方式有:網絡招聘,有73.30%企業采用;通過老員工介紹新人入職,有58.49%企業采用。
圖3-12 企業招聘方式
8.合理的工資水平、用工規范、良好的工作環境是企業吸引求職者的主要優勢
企業吸引求職者的主要優勢有:“有合理的工資水平”,有63.96%企業選擇;“用工規范,嚴格執行勞動法律法規和用工管理的相關規定”,有63.40%企業選擇;“有良好的工作環境”,有60.19%企業選擇。
圖3-13 企業吸引求職者的主要優勢
?。┢髽I人員流失情況
1.企業人員流失率較低,流失人員主要為普工
2024年第二季度,企業流失總人數6226人,其中普工、技工、管理人員分別占比77%、16%、7%。企業流失總人數與在崗總人數的比(流失率)3.82%,同比下降0.27%。
圖3-14 人員流失率變化走勢
2.人員流失原因以個人原因為主
企業人員流失原因主要有:“個人原因”,有57.36%企業選擇;“受經濟環境影響訂單不足”,有32.64%企業選擇;“員工認為工資待遇不理想”,有17.83%企業選擇。
圖3-15 人員流失原因
四、促就業、穩就業工作情況
我們建立科學高效的就業補助資金發放機制,強審核、強服務,保持高標準、高質量落實就業創業補助政策,獲得市級主管部門的肯定。
創業帶動就業補貼,初創企業招用員工(簽訂1年以上期限勞動合同、申請補貼當月前連續6個月為招用員工繳納社會保險費且申請補貼時仍在本企業就業,法定代表人或個體戶經營者除外),招用3人以下的按每人2000元給予補貼,招用4人以上的每增加1人給予3000元補貼,總額最高不超過3萬元。今年1月至6月,發放創業帶動就業補貼662.9萬元,同比減少45.84%,較2022年同期減少62.61%;惠及企業975家,同比減少48.52%,較2022年同期減少67.31%;帶動3183人就業,同比減少38.58%,較2022年同期減少55.83%。
一次性創業資助,初創企業的法定代表人或個體戶經營者(女性不超過55周歲、男性不超過60周歲)符合條件的,補助10000元,符合條件人員和創辦主體只能享受一次創業資助。今年1月至6月,發放一次性創業資助410萬元,同比減少2.84%,較2022年同期減少22.05%;惠及創業者410人,同比減少2.84%,較2022年同期減少22.05%。
靈活就業社會保險補貼,勞動者屬于就業困難人員或畢業2年內高校畢業生,已向公共就業服務機構以靈活就業類型登記就業,以個人身份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職工社會醫療保險費,每月按800元給予補貼。今年1月至6月,發放靈活就業社會保險補貼4003.06萬元,同比增加18.50%,較2022年同期增加55.99%;惠及勞動者44711人次,同比增加5.88%,較2022年同期增加39.38%。
由此可見,我區近年來創業的人在減少,越來越多的人通過靈活就業的形式實現就業。靈活就業社會保險補貼在保障靈活就業人員的基本生活、提高社會保障水平、促進就業穩定以及維護社會穩定與發展等方面都發揮著重要作用。
五、意見及建議
就業是最大的民生,穩就業就是保民生。實現穩就業保就業的目標意義重大,需各方努力。
一是要強化就業優先意識。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和經濟發展的就業導向,保持經濟拉動就業能力,實現經濟轉型與就業轉型同步、高質量發展與高質量就業同步;發揮人力資源服務業優勢,提高人力資源開發和配置效率,實現人口紅利到人力資本新優勢的轉變,化解就業結構性矛盾。
二是強化就業優先政策。建立重大政策、重大項目的就業影響和效應評估機制,并針對重點領域出臺更加有力、更有針對性的就業促進政策。加強與脫貧地區的勞務對接工作,引導脫貧人員到我區就業,促進脫貧人員和就業困難群體穩定就業。
三是大力開展終身職業技能培訓。健全終身職業技能培訓制度,加強急需緊缺人才培養。加強到我區就業的脫貧人員和就業困難人員的職業技能培訓,促進低收入勞動者實現更充分更高質量就業。完善職業發展通道,形成縱向有階梯、橫向可貫通的人才發展路徑。
四是健全適應新就業形態特點的社會保障政策和公共就業服務體系。一是把促進數字經濟就業納入就業優先政策之中。構建和完善對行業企業平臺主體進行管理服務的體系、制度和機制,鼓勵引導不同行業的市場主體逐步建立完善治理機制和行為規范。二是研究制定符合當前新就業形態特征的非標準勞動關系體系,建立多元化勞動標準制度,支持勞動者通過新就業形態實現多元化就業。三是健全適應新就業形態特點的社會保障政策和公共就業服務體系,鼓勵平臺企業和勞動者合理分擔社會保險繳費義務,有效支持和促進新就業形態發展。同時,應加大勞動監察執法力度,保障靈活就業和新就業形態勞動者的基本權益。
六、結 語
就業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根基工程。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實施就業優先戰略,就業是最基本的民生,強化就業優先政策,健全就業促進機制,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十四五”規劃綱要明確提出,健全有利于更充分更高質量就業的促進機制,擴大就業容量,提升就業質量,緩解結構性就業矛盾。因此,我們要立足全區就業工作大局,以“服務貼心、就業稱心”為宗旨,“群眾滿意”為標準,大力推進“互聯網+就業服務”,加大力度完善番禺就業網站、微信公眾號等服務平臺建設,不斷提升公共就業服務水平。推進落實“六穩”“六?!惫ぷ鳎鋵崱稄V東省進一步穩定和促進就業若干政策措施》,讓群眾和企業能更便捷地獲得就業信息、就業政策、就業服務,形成良好的就業工作格局。圍繞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廣東時的重要講話精神、“四個出新出彩”目標,打造優質便民的就業服務品牌,為落實人社服務“百千萬工程”若干措施出一份力。
繼續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