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4日,廣州市生態環境局發布第四批美麗河湖優秀案例名單,番禺區蓮花山水道、江鷗瀝、雁洲涌、虎門水道4條河湖成功入選。截至目前,番禺區累計已有12條河湖躋身市級美麗河湖優秀案例行列,充分展現了番禺區生態文明建設的扎實成效。
一是精準施策,系統治理煥活河湖新生。針對不同河湖的生態稟賦與突出問題,番禺區堅持“一河一策、精準施治”,實施系統性治理工程。其中,雁洲涌通過控源截污、拆違治亂等系統治理,徹底消除黑臭,同步建成8.41公頃濕地公園,融入海綿城市理念,成為水清岸綠的生態示范樣板;虎門水道兼具行洪、航運功能,依托碧道建設串聯生態與人文節點,融入宗教、海港文化,納入“一環二核四帶”規劃,助力嶺南水鄉風貌重現。一系列精準化治理措施的落地見效,有效提升了河湖水質與生態功能,為美麗河湖建設筑牢堅實基礎。
二是水岸聯動,融合發展釋放綜合紅利。番禺區積極推動河湖治理與產業發展、文化傳承、生態旅游等領域深度融合,最大化釋放河湖綜合價值。蓮花山水道作為國家級沿海漁港經濟區建設重點,串聯蓮花山風景區、古采石場等節點,紅樹林密布、水鳥聚集,水文化、水生態、水經濟協同發展;江鷗瀝地處珠江出海口,呼應海洋強國戰略,咸淡水交界水域為水生生物提供優質棲息地,紅樹林濕地守護生物多樣性,漁業資源與水產研發產業亮點突出。
三是攻堅克難,碧水保衛戰成效卓著。番禺區扎實推進碧水保衛戰,嚴格落實《廣州市2025年水污染防治工作計劃》,統籌推進珠江水系綜合整治,持續強化水質監測預警能力,對涉水違法行為保持高壓嚴打態勢,筑牢飲用水水源地安全防線,多管齊下推動水環境質量穩步提升。1-9月,番禺區地表水水質指數3.76;大龍涌口、官坦、蓮花山、墩頭基4個國考斷面水質分別達到Ⅱ類、Ⅱ類、Ⅱ類、Ⅲ類,均優于或達到考核目標;集中式飲用水水源水質達標率保持100%。
(市生態環境局番禺分局)
繼續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