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番禺區深入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積極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對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的決策部署,全面提升生物多樣性保護水平,為廣州市打造美麗中國城市樣板增添亮色。
一是規劃先行,貫徹落實制度保障。將生物多樣性保護相關內容納入《廣州市番禺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2024年10月印發《番禺區紅樹林濕地保護專項規劃》,海鷗島紅樹林濕地公園成功列入2024年廣東省省級重要濕地名錄。完善野生動植物保護機制,印發《關于切實加強水生野生動物放生管理工作的通知》,建立野生動物資料檔案,不斷更新完善《番禺區植物名錄(國家重點保護)》《番禺區陸生野生動物名錄》,開展動植物資源本底調查,摸清生物多樣性資源家底。
二是夯實基礎,保護棲息地及物種。嚴守生態保護紅線,劃定9個自然保護地并積極推進自然保護地勘界立標工作。為全區748株古樹按“一樹一策”建立檔案并落實古樹名木的避讓和保護措施。監測全區魚塘及周邊環境水質,完成7條河流和1個水庫的健康評價。修復海洋生態,實施番禺區海鷗島紅樹林海岸升級改造與生態修復項目,修復海岸線3.91公里,新種植紅樹林6.4公頃,修復紅樹林6.7公頃。開展“靖海2024”海洋生態環境保護專項執法行動,強化陸源入海污染物排放、海砂開采、典型海洋生態系統等監督檢查。保護海灣環境,清運海漂垃圾約3350噸。以大夫山榕樹公園為核心,打造華南國家植物園南部遷地保護示范區,成立廣州國際榕屬研究中心,園內榕屬植物增至108種(含品種)。強化水生生物資源養護,增加鰻魚、麻蝦、黃鰭鯛等名優品種投放,嚴格落實休漁期內捕撈漁船全部回到港口???,做到“船回港、人上岸、網入庫”。
三是環境秀美,共建共享美麗番禺。良好的生態環境是生物繁衍棲息的天堂,更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2024年,番禺區全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交出亮眼答卷。全區環境空氣質量綜合指數3.16,同比改善6.0%,全市排名第6;AQI優良天數比例90.2%,同比增加3.1個百分點,6項污染物指標均達到國家二級標準,其中PM2.5、PM10和NO2濃度同比分別下降4.5%、9.5%和3.3%。地表水水質指數3.68,同比改善6.6%,全市排名第4;大龍涌口、官坦、蓮花山、墩頭基國考斷面水質分別為Ⅱ類、Ⅱ類、Ⅱ類、Ⅲ類,均達到考核目標,集中式飲用水水源水質達標率100%,為生物提供良好的棲息環境。
?。ㄊ猩鷳B環境局番禺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