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粗太深了太紧免费视频,日本一区免费在线观看,国产精品久久久久av电视剧,久久综合社区,欧美激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一区二区三区精品在线观看,a级在线视频,又黄又爽的免费视频

選擇語言

您當前所在位置: 首頁 > 專題資訊 > 政務服務工作簡報

政務服務工作簡報(2023年)

來源:番禺區政務服務數據管理局 發布時間:2024-03-15 17:02:52 閱讀次數:-
字體大小:

第100 期

番府準印證[2001]75 號             二○二四年三月十五日

  本期焦點

  ? “政務服務事項標準化及其應用試點”項目被評為省級優秀試點項目;

  ? “云政務服務曉屋建設與運行”國家標準化試點項目通過中期評估;

  ? “禺好辦”服務平臺已上線25個主題應用,可網辦事項超435項,并通過優惠政策專區為1887家企業提供精準服務;

  ? 全省率先建立“審管執信”協調聯動機制,梳理出1437項“審批-監管-執法”事項關聯關系清單,推進“審管執信”數據聯動、全鏈條閉環管理;

  ? 區數據底座匯聚全區數據量超22.23億條,對外發布2,667個數據目錄;

  ? 2023年新建5G基站2041座,任務完成率113.7%,年度任務完成率全市排名第一;

  ? 數據支撐應用平臺工作,如區百千萬工程、禺智管、人才庫等平臺,累計提供數據主題403個,合計10.46億條數據;

  ? “廣州市番禺區新型智慧城市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申報地方政府專項債資金4億元,2023年按期完成2.19億元資金支付。

  目錄

  【總結2023展望2024】

  2023年工作成效

  2024年工作計劃

  【政務動態】

  番禺區政務服務數據管理局榮獲“營商環境高質量發展優秀單位”稱號

  番禺區推出“智能預約+政務地圖”實現政務服務“指尖查”“就近辦”

  政務服務“禺好辦”打造便民利企新通道

  番禺區網上中介超市推廣成效顯著服務項目量及成交金額增長超一倍

  【部門動態】

  區市場監管局推動涉企服務高質量發展,實現我區市場主體總量突破40萬戶

  區水務局在全市率先開展小餐飲排水許可“上門服務”

區公安分局全面完成跨警種業務系統授權,實現多警種業務“一窗通辦”

  區動物防疫監督所主動承擔免疫抗體檢測服務,實現動物檢疫不出區

  區稅務局做好數字化轉型升級,提供新型辦稅服務模式

  【鎮街便民服務中心風貌】

  東環街強化作風建設,推進政務服務三化試點工作

  市橋街守住政務服務初心,讓群眾辦事更舒心

  石壁街“三個一”推進政務服務高質量發展

  沙灣街“三個規范”提質增效政務服務

  橋南街精簡服務讓事項網辦更好辦

  【數字政府建設】

  番禺區打造“百千萬工程”信息平臺提升基層治理能力

  區政務服務數據管理局三舉措推進區域治理“一網統管”走深走實

  【窗口建設】

  番禺區在全市首推“云窗口”延時服務

  【工作通報】

  關于2023年度番禺區行政服務效能考評結果的通報

  關于表揚2023年度政務服務優秀部門窗口、鎮街便民服務中心及個人的通報

  番禺區政務數據共享協調小組辦公室關于2023年度數據共享情況的通報

  番禺區各部門2023年政務服務質量通報表

  番禺區各鎮街2023年政務服務質量通報表

  【總結2023展望2024】

2023年工作成效

  2023年,區政務服務數據管理局在區委、區政府的堅強領導下,認真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廣東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扎實開展主題教育,緊緊圍繞省、市、區高質量發展大會部署要求,以高質量發展為引領,以推進政務服務標準化便利化規范化為主線,深化數字政府2.0建設,推進政務服務數據治理能力鞏固提升。番禺區“政務服務事項標準化及其應用試點”項目高分通過終期驗收,被評為省級優秀試點項目;“云政務服務曉屋建設與運行”國家標準化試點項目順利通過中期評估;區政務服務數據管理局榮獲2023年度中國政博會“營商環境高質量發展優秀單位”稱號。全區全年共受理業務157.83萬宗,收到主動評價286.71萬次,其中好評286.71萬次,群眾評價滿意率100%。

  一、推進政務服務“三化”建設,優化營商環境

  (一)推進政務服務全程標準化。一是開展政務服務事項標準化二次統籌,全區應用最新二次統籌規則事項1391項,完成率100%。二是加強政務服務事項動態管理,全區各部門開展辦事指南自查并完成300 項415 條問題整改。三是推進標準化項目建設,建成了以事項標準化為基礎、以智能導辦和“政務曉屋”為應用場景的“一體兩用”標準體系。“政務服務事項標準化及其應用”省級標準化試點項目被評為省級優秀試點項目,“云政務服務曉屋建設與運行”國家標準化試點項目順利通過中期評估,制定“24小時智慧政務大廳建設省級標準”,助推服務標準統一。四是推動各鎮街便民服務中心落實“三化”改革工作,東環街作為“三化”試點創建單位,實現8個部門270個服務事項全面納入16個窗口提供集成服務,相關改革成效獲得市的肯定;化龍鎮推行“一舉手三微笑”服務,通過定制標準化服務模式,打造全區更有溫度的政務服務窗口。

  (二)推進政務服務全域規范化。一是修訂印發《番禺區云政務服務大廳管理辦法》《番禺區辦不成事反映窗口管理辦法》,以制度規范提升云窗口服務效能,通過閉環管理確保群眾“辦成事”“好辦事”。二是深化監督評價體系建設,以“好差評”、政務服務效能指數評價、行政效能評價調查等工作為抓手,及時督促相關單位補齊短板弱項,促進服務優化提升。2023年我區差評整改率、好評率、大廳推廣度月均達 100%,各月政務服務質量評分均為10分,好差評綜合評分均在全市同級區域并列排名第一。三是統籌落實全區政務服務場所做好名稱、標識的全面更換更新工作,實現區、鎮街、村居各級政務服務場所名稱、標識規范統一。四是進一步規范政務服務事項辦理標準,確保同一通辦事項在全區范圍內統一,實現全區 1948項事項線上線下通辦。五是推進140項政策兌現事項統一錄入市事項系統,68項惠企利民財政補貼政策通過“粵財扶助”平臺集中發布。六是規范網上中介服務,發動區內96家項目業主成功入駐省網上中介服務超市,成功選取采購項目177項,確定項目服務金額2747.67萬元。

  (三)推進政務服務全時便利化。一是持續推進“一件事一次辦”改革,重點推進“排水許可一件事”“扶殘助殘一件事”“既有住宅加裝電梯一件事”等主題套餐和“社保+稅務”一事聯辦服務。依托廣東政務服務網發布106個一件事聯辦套餐和50個一件事導辦服務。二是告知承諾制審批、容缺容錯受理事項擴容增效,全區693項實行告知承諾制審批,505項800多份材料可實施容缺容錯受理,通過告知承諾制審批辦理業務超8萬宗。三是深化“禺好辦”小程序建設,利用數字保險箱、數字簽名、機器人智能審批等信息技術,實現臨時戶外廣告、氣象證明秒批,廣州首張電子排水許可證在番禺“秒發”;上線優惠政策專區,集中發布惠企利民政策18條,通過移動端向企業群眾展示、宣傳、解讀政策兌現信息。四是推行“智能預約+政務地圖”實現區、鎮街各級政務服務場所全覆蓋,統一各渠道預約入口,全區4469個事項實現智能預約;搭建三維數字“政務地圖”,有效集成1個區級政務服務中心、2個區級政務分中心、16個鎮街便民服務中心及全區104臺5G+VR“政務曉屋”的關鍵信息,提供虛擬數字人、AI語音講解等功能,便利群眾預約辦事。五是全市首推“云政務服務大廳”周末延時服務,提供市監、人社、醫保共66個事項的延時服務,切實解決群眾“工作時間無暇辦”的辦事難題。六是建設智能知識庫系統,打造智能咨詢服務平臺,開發“政務AI 數字人”,推出“5G+IVR”熱線咨詢系統,提供24小時不間斷政務服務。

  二、落實“放管服”改革,激發市場活力

  (一)做好行政審批事權下放承接工作。一是編制公布我區行政許可事項清單,我區實施的行政許可事項共261項。二是對照《廣東省人民政府關于調整一批省級行政職權事項的決定》完成承接事項的認領及發布工作。

  (二)推進“審管執信”一體化管理改革。一是印發《部門、鎮(街)職責爭議事項清單》,建立部門鎮街職責爭議事項清單工作機制。二是制訂《番禺區完善審管銜接機制構建審管執信一體化管理改革工作方案》,建立審批、監管、執法、信用信息共享機制。啟動“審管執信”一體化管理改革試點,按業務鏈條梳理各職能部門“審批-監管-執法”事項關聯關系清單,理順審批、執法信息流向。

  (三)開展企業群眾辦事創業難點堵點疏解行動。一是通過“實地走訪”“座談交流”等形式,收集并整理形成企業群眾辦事創業難點堵點問題清單,完成26項問題疏解。二是結合疏解行動,持續深化區級下放鎮街行政審批事權實施情況評估,收集整理鎮街承接區級下放事權中堵點難點問題13項。

  三、發揮“云、網、數、安”支撐作用,夯實數據底座

  (一)統籌打造數據融合治理格局。一是落實首席數據官制度,印發數據匯聚共享制度規范,有序推進大數據治理平臺升級建設。二是加強數據共享,全區60個單位開展數據資源盤點、編目和職能數據清單編制,落實數據共享工作,區數據門戶發布數據資源主題2667個,累計共享交換數據51.09億條。三是深化數據共享應用推廣,2023年累計為11個部門18個應用場景提供403個數據主題超10.46億條數據,為禺智管、區城中村治理(百千萬工程)、人才大數據平臺等系統建設提供數據支撐。

  (二)完善信息基礎設施建設。一是持續加強5G信號深度覆蓋,開展通信網絡質量優化工作,有效帶動產業發展,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2023年新建5G基站2041座,任務完成率113.7%,年度任務完成率全市排名第一,累計建成5G基站13693 座,全市排名第二。二是處理區內重點企業、重要區域信號盲區233個,有效提升我區營商環境。三是深入推進農村“三線”整治,落實常態化檢查,消除農村“三線”隱患655處,助力鄉村振興、推動番禺全域旅游示范區建設工作、推進旅游產業升級。

  (三)優化升級政務云網體系。一是開展區政務外網IPV6網絡升級改造,推進政務云平臺擴容與雙活冗余建設,為全區數字政府現代化提供基礎保障。二是嚴格執行“運、管、修”機制,開展安全隱患自查自糾。全力做好“粵盾-2023”廣東省數字政府網絡安全攻防演練,我區在廣州市2023年網絡安全攻防演練活動中,被評為優秀防守單位。

  四、推進數字政府2.0建設,賦能基層治理

  (一)搭建“一網統管”基層社會治理平臺。一是夯實基礎支撐能力。我區基本完成了融合通信、視頻云、人工智能、物聯網、可視化、無人機等“一網統管”基層社會治理共性基礎支撐平臺建設,做到一處建設、處處復用。二是推進“一網統管”框架體系建設,推進“禺智管”區情概覽、智慧黨建、智慧政務、“百千萬工程”、智慧民政、智慧應急、行政執法等專題基本完成建設,“一網統管”框架體系不斷完善。三是深化黨建引領城中村治理智慧能力。持續推進“番禺區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指揮調度信息平臺”建設,匯聚全區26個部門71個系統121個村居超過2.84億條數據,構建“黨建、人、屋、車、場、網、企、事、安全管控”九個一張圖專題,實現各類事件全鏈條閉環管理、安全管控精準指揮調度、重點人群關懷、網格事件統計分析等特色應用,推動基層高效服務、精準治理,助力減負增效。先后多次向省、市領導進行匯報演示,受到上級肯定。

  (二)推進“一網通辦”系統應用提升。一是深化“禺好辦”小程序建設。運用數字簽名、電子印章、智能審批等信息技術,完成“臨時戶外廣告設置審批”、“城鎮污水排入排水管網許可”和“氣象證明”等事項秒批秒辦應用,提高辦事效率。建設優惠政策專區,實現政策的一欄統覽、精準推送,助力企業發展,覆蓋出口信保扶持政策中小微出口企業1573家、促進商務高質量發展專項資金扶持住宿餐飲企業314家。二是優化區政務服務平臺功能。對接省統一身份認證政務側入口,實現審批系統使用粵政易掃碼登陸,提高系統的安全性。在廣東省政務服務網番禺專區的申辦頁面增加全流程網辦事項標識,方便辦事群眾辨識全流程網辦事項。三是推進智能預約服務。重點完成區政務中心、萬博分中心、大學城分中心和16個鎮街的事項預約和大廳預約的升級改造,實現區政務中心、萬博分中心、大學城分中心及各鎮街的預約信息向市、區平臺實時推送。完成區取號系統與紅棉碼對接,群眾在區政務中心掃描紅棉碼進行取號,實現無感取號。搭建政務VR地圖框架,完成數字地圖頁面建設,群眾查詢預約辦事更直觀。

  (三)統籌數字政府建設落地展效。一是提升信息化項目管理水平,通過聯合第三方評審公司參與信息化項目評審工作,完善相關制度流程,有效提升審核效率,2023年度合計審核全區信息化建設項目91個,累計核減金額約4129萬元。二是加強“數字政府”建設專項資金管理,做好“數字政府”建設專項資金預算安排,全年合計完成“數字政府”建設專項資金請款61批次,累計請款446.04萬元。同時,較好地完成了專項資金績效管理。三是積極推進新型智慧城市基礎設施專項債項目申報及建設。為了解決信息化建設資金需求大的問題,以“廣州市番禺區新型智慧城市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名義成功申報2023年第二批專項債,其中涉及13個部門,總投資9.74億元,申請地方政府專項債資金4億元,2023年按期完成2.19億元資金支付。四是統籌推進區“百千萬工程”指揮部辦公室信息化建設專班各項任務。積極推進省“百千萬工程”綜合信息平臺應用,完成內容報送、數據報送、視頻接入、融媒體視頻、無人機等指標任務,實現區“百千萬工程”平臺與“粵治慧”、“百千萬工程”綜合信息平臺對接,為通過省市“百千萬工程”考評工作提供技術支撐。

2024年工作計劃

  2024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關鍵之年,是深入實施“十四五”規劃的攻堅之年。區政務服務數據管理局將高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偉大旗幟,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積極把握高質量發展的戰略機遇,對標對表省委“1310”具體部署、市委“1312”思路舉措與區委全會的工作部署,找準路徑、夯實基礎,持續發力、穩步前進,開啟新的偉大征程。

  一、以需求為導向,打造“企業友好型”政務體系

  (一)強化基層政務。完善集約高效的線下政務服務體系,制定政務服務事項進駐管理細則,落實各類政務服務事項納入政務服務場所實質運行,進一步發揮區政務服務中心各分中心的輻射作用。緊密結合區內重大發展平臺、重點商圈以及重點產業集聚片區的布局,持續提升各分中心服務質效,為我區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建設企業友好型城區保駕護航;推動基層政務服務人員集約化管理,加快實現鎮街便民服務中心、村居便民服務站工作人員由鎮街便民服務中心統一配備、集中管理,推動提升基層服務供給的穩定性和均等化水平;持續推進基層政務服務標準化規范化便利化建設,推進便民服務中心(站)事項進駐、“綜合窗”模式窗口改革等工作,不斷優化基層事項辦理流程,實現更多便民服務“就近辦”“提速辦”“家門口辦”;優化政務服務平臺功能和服務,以企業群眾需求為導向,解決痛點難點卡點問題,強化導辦、幫辦以及辦不成事反映窗口“三辦”一體的政務服務供給,以“政務服務更有溫度、群眾企業更舒心滿意”樹立番禺政務服務新標桿。

  (二)強化審批提速。完善涉企業務審批跟蹤督辦制度,探索建立政務服務事項聯審聯辦聯席會議工作機制,持續拓展創新舉措助力企業項目聯審提速;收集、協調、解決、跟蹤、督辦各領域聯審問題,保障企業反映的問題“事事有回音”;建立招商籌建項目政務服務聯絡員工作制度,落實政務部門與招商部門、企業建設服務部門有效聯動,定期落實對接需求提供服務;落實每月全區政務服務效能指數考核工作,持續優化調整考核指標和考評機制,全面跟蹤各部門優化提升服務舉措是否落實到位,以考促干推動業務部門進一步壓縮審批時間,提高審批效率;依托廣州市政務服務數字化監督管理機制,完善“禺智管”城市運行管理中樞政務服務版塊建設,將政務服務效能考核指標與電子監督平臺版塊有效融合,推動考核評價與電子監察相結合,實時展示監測每月考核指標動態,切實增強政務服務統籌監管能力。

  (三)強化智慧賦能。加速構建企業全生命周期服務體系,匯聚各部門、不同層級的涉企數據,提供政策精準獲取、檔案一網通查、檔案辦事復用等便利服務;推進24小時智慧政務大廳建設規范省級地方標準研制工作,推進云政務服務曉屋建設與運行國家標準化試點建設,打造云窗口建設的“番禺樣板”;統一新型智慧政務服務理念,各部門、鎮街合力提升曉屋的知曉度,積極引導群眾前往曉屋體驗“就近辦”“零跑腿”“跨域辦”的便捷服務;持續拓展云政務服務應用場景,加快推進曉屋PC端、移動端、平板端和有線電視終端軟件開發建設,以渠道多元、智能便捷、優質高效的云政務服務造福廣大群眾;完善建設政務地圖、數字化VR智能導辦系統,拓展政務地圖服務功能,持續提升政務地圖事項覆蓋的全面度、辦事指引的精準度、畫面操作的舒適度,更好滿足群眾便捷辦事的服務需要。

  (四)強化改革實效。統籌推進審管執信一體化管理改革,推動部門建立審批、監管信息“雙推送”“雙回路”機制,實現審管聯動,形成管理閉環;持續做好“一件事”改革工作,擴大“一件事”事項范圍;落實政務服務事項線下“全市通辦”,推進區級高頻事項在鎮街通辦、鎮街高頻事項在各鎮街間通辦;做好告知承諾制、容缺容錯受理政務服務事項清單、“一件事”實施清單、政策兌現事項清單的動態管理,主動、及時、充分做好政策宣傳。

  二、深化智慧治理,全面優化數字政府建設

  (一)穩步推進數據管理體系建設。推進番禺區公共數據安全能力建設(一期)項目實施,從數據安全管理、運營以及技術“三個維度”構建完善的數據安全防護體系;強化各級部門以數據共享提升業務工作效能的意識,加強數據共享協調和監督通報,以需求為導向推進面向場景的數據共享服務;建立數據質量評價體系,加強數據質量監管,優化數據考評方案,持續提升數據治理水平;加快番禺區大數據治理平臺升級建設進度,持續推進各項數據匯聚共享。

  (二)著力提升全區信息基礎設施建設水平。加強基站建設統籌協調力度,提升5G基站建設進度,提升千兆光網覆蓋率;持續推進農村“三線”整治工作,加強督導和組織協調工作;優化“百千萬工程”信息平臺系統,深化城中村數據動態更新、治理應用工作,加快基層治理、系統用戶管理、數據統計輔助決策等功能開發,拓展停車場實時數據、AI智能識別等場景應用。

  (三)持續加強政務網絡運維及安全管理。持續開展下一代互聯網IPV6網的規劃與建設工作,推進支持IPV4和IPV6雙棧網絡運行的“一網多平面”SRv6網絡建設,提升區政務外網網絡帶寬,為全區政務服務業務提供高速、穩定的基礎網絡。

  三、持續數字賦能,深挖產業發展數據要素

  (一)加強數字政府統籌規劃。完善我區數字政府頂層規劃設計,在省、市關于數字政府改革建設的規劃指導下,進一步做好我區“數字政府”改革建設規劃工作,制定《廣州市番禺區“數字政府”改革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24-2026)》。積極推進2024年專項債調整申報工作,督促抓好項目建設和資金支付工作。修訂完善《廣州市番禺區“數字政府”信息化項目管理辦法》和配套的實施細則,加強全區數字資源一體化管理。

  (二)穩步推進全區信創適配改造。貫徹落實上級對國產化技術和產品替代的相關要求,梳理全區2024-2026年非涉密領域政務信息化項目信創適配改造和辦公終端設備采購等任務,編制《廣州市番禺區非涉密信息系統信創適配改造項目總體方案》,明確目標要求,指導督促全區各單位開展辦公終端設備采購和信息系統信創適配改造,確定實施步驟及任務分工,確保信創工作順利開展。

  (三)深化政務服務“一網通辦”2.0建設。優化“禺好辦”移動服務平臺,結合政務服務改革,全力推進“高效辦成一件事”,推出更多主題式場景,提升企業群眾在“禺好辦”辦事體驗感。加快番禺區數字家庭平臺建設,為群眾打造集政務、健康、教育、娛樂、醫療及生活互助等多種便捷服務于一體的綜合平臺。

  (四)強化“禺智管”平臺賦能基層社會治理。推進番禺區城市道路秩序綜合治理平臺建設項目建設,加快建設智慧交通、智慧城管、智慧民政、智慧水務等專題,以及“禺智管”AI算法平臺、指揮調度平臺,“一網統管”框架體系日趨完善。完善區“百千萬工程”指揮調度信息平臺功能,強化感知手段,建好用好番禺區無人機低空遙感服務平臺,完成全區 18 套無人機機巢部署,利用無人機、視頻監控、物理感知、人工智能等技術,深挖特色應用,賦能部門、鎮街開展智慧化治理。

  (五)發揮數字政府優勢助推經濟產業發展。充分發揮數字政府大平臺、大數據、大服務、大治理、大協同優勢,全力服務實體經濟和制造業發展,深化數據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提升我區數據要素生態協同能力,培育數據產業鏈企業,以數字政府建設牽引帶動全面數字化發展。


  【政務動態】

番禺區政務服務數據管理局榮獲“營商環境高質量發展優秀單位”稱號

  9月25日至28日,2023年度中國政務服務博覽會在武漢隆重舉辦。區政務服務數據管理局憑借構建“四模聯動”新型智慧政務服務體系改革案例榮獲2023年度“營商環境高質量發展優秀單位”稱號。

  我區依托標準化、信息化、智能化手段,全力推進政務服務數字化、綠色化、國際化轉型,深化打造以移動辦理為主、自助辦理為輔、人工辦理為補、政務曉屋線上線下融合的“四模聯動”新型智慧政務服務體系,以智能化創新舉措推動政務服務就近能辦、多點可辦、跨域通辦。一是全力建好移動政務服務平臺助推服務“網辦到家”。重點建設“禺好辦”移動平臺,完成418項政務服務事項上線“穗好辦”番禺專區,435項政務服務事項上線“禺好辦”移動平臺,全區可實現免快遞全流程網辦事項1393項。二是全力拓展自助服務實現群眾辦事“不斷檔”。依托全區13 個智慧政務大廳實現27個部門1600多事項24小時“隨來隨辦”“隨時可辦”。三是有力建成“1+3+16+275”區、分中心、鎮街、村居四級政務服務體系,以一站式、集成式的優質政務服務助推群眾線下進“一扇門”辦“所有事”。四是全面布設政務曉屋實現城鄉角落“隨處可辦”。依托布設在全區各鎮街的 104 臺政務曉屋,讓企業群眾就近享有“就在家門口”的政務服務,實現超4600項本地服務事項“一屋通辦”“全國通辦”。

番禺區推出“智能預約+政務地圖”實現政務服務“指尖查”“就近辦”

  為進一步深化“互聯網+政務服務”,解決群眾辦事“去哪辦更近”“如何更省心”等突出問題,區政務服務數據管理局開發建設區數字化VR智能導辦系統,通過直觀、清晰、可視的“政務地圖”,實現群眾辦事“一圖找場所”“一點即預約”“一鍵即導航”。該功能已在區政務服務中心公眾號、禺好辦小程序上線運行。

  一、政務場所“一圖找”,群眾辦事“不繞路”

  “智能預約+政務地圖”有效集成了區、鎮街線下政務服務場所,實現1個區級政務服務中心、2個區級政務分中心、16個鎮街便民服務中心及全區104臺5G+VR“政務曉屋”一圖盡覽、按圖索驥。群眾打開“政務地圖”即可快捷獲取全區各級政務場所的地理位置、實景圖片、營業時間、辦事指南等關鍵信息,一次性解決群眾辦事“去哪辦”“怎么辦”等核心問題,政務場所“輕松找”,群眾辦事“不繞路”。

  二、VR導覽“全景現”,政務大廳“隨心逛”

  VR智能導辦系統創新引入VR全景技術,利用三維建模和VR虛擬現實技術打造VR全景政務大廳,實景展示政務大廳各樓層辦事區域、各業務受理窗口、各大廳便民設施等360度全景圖。引入“AI數字人”親切解答群眾辦事疑惑,配置“AI智能語音講解”沉浸式介紹大廳功能布局,上線“VR自動導覽”實現步進式漫游政務大廳,配備中文、英文、日文、法文等多種語言,同時提供三維數字地圖導航功能,以“一站式”“立體式”的多元化服務推動提升群眾在移動端及電腦端的遠程服務體驗。群眾只要輕輕滑動手指,即可多視角了解各政務大廳的全景布局,實現政務大廳足不出戶“隨心逛”。

  三、辦事窗口“一鍵查”,線上預約“便捷辦”

  進入VR全景政務大廳,點擊任一辦事窗口,即可即時知曉該窗口所辦理的服務事項,一鍵跳轉至線上預約辦事頁面,實現“政務地圖”與移動端辦事入口的無縫銜接,一點提交辦事申請,一鍵查詢網辦進度,移動網辦“有捷徑”,預約無需“線下跑”。現我區VR智能導辦系統已納入涵蓋17個部門超1300個政務服務事項,有力推進政務服務“掌上約”“線上辦”“高效辦”。

政務服務“禺好辦”打造便民利企新通道

  區政務服務數據管理局堅持深入推進政務服務數字化轉型,在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方面持續發力,針對企業群眾辦事遇到“堵點”“難點”,推出區級移動政務服務門戶——“禺好辦”微信小程序,著力為企業群眾提供有溫度、有深度、有廣度的掌上政務服務新體驗。

  一是主題化集成服務。“禺好辦”已上線435項政務服務事項,涵蓋18個職能部門,從企業和群眾實際需求出發,按行業主題、自然人和企業生命周期對政務服務事項進行匯總分類。以行業類別劃分企業、建設工程、醫療等11個主題,以自然人生命周期劃分身份證明、學業教育、從業資格等9個主題,以企業生命周期劃分開辦設立、變更登記、注銷退出等7個主題,通過主題細化集成政務服務事項辦事指南和辦理通道,方便企業群眾精準查找、便利辦事。

  二是無紙化一碼辦事。小程序設有“數字保險箱”功能,通過打通番禺區“一站式”審批系統與“數字保險箱”的對接,推出辦事材料收件碼和送件碼,群眾在窗口辦事時只需要通過小程序亮碼,窗口工作人員使用“智能掃碼槍”設備掃碼,即可實時調取電子證照、電子材料,獲取群眾、企業身份信息,減免辦事人紙質材料提交,實現“一碼辦事”“免證辦事”。

  三是智能化秒批秒辦。“秒批秒辦”功能以機器人自動智能識別代替人工比對,自動檢索關聯電子證照和政務系統內部共享信息,精準判斷用戶信息是否符合審批條件,實現政務服務事項網上隨時受理,后臺無人工干預標準化審批,審批結果秒出。目前小程序已上線“秒批秒辦”事項4項,涉及水務、城管、氣象等部門。

  四是便捷化一鍵查檔。小程序通過接入商事主體檔案網上查詢服務系統打造商事登記“容e查”功能。綜合應用實名認證、電子簽章、背景水印、防偽追溯碼等手段強化檔案信息安全防護,為個人、企業、律師及公檢法等機關查詢人提供帶有電子簽章和防偽水印的電子檔案查詢和下載服務,查詢人隨時隨地、足不出戶、即查即得辦理商事主體檔案查詢和下載。

  五是精準化網點導辦。小程序內置番禺區“政務地圖”,標注1個區級政務服務中心、2個區級政務服務分中心、16個鎮街便民服務中心和104臺政務曉屋位置,通過界面可查看各個大廳地址、服務時間、排隊人數等信息,提供一鍵預約和路線導航功能,精準引導企業群眾就近就便辦事。

番禺區網上中介超市推廣成效顯著服務項目量及成交金額增長超一倍

  區政務服務數據管理局深入貫徹“放管服”改革精神,積極運用數字政府改革建設成果,依托廣東省網上中介服務超市平臺(下稱“中介超市”)推動全區中介服務進入規范化軌道,為破除“紅頂中介”壟斷、營造公平競爭市場環境持續發力。2023年,番禺區中介服務機構進駐中介超市96家,同比增長18.5%,累計進駐369家;發動區內項目業主進駐40家,同比增長4倍,累計進駐102家。區內項目業主全年發布中介服務項目207宗,同比增長107.0%;成功選取177宗,同比增長77.0%,涉及工程造價咨詢、工程設計、工程監理等23類中介服務;總成交金額達2747.67萬元,同比增長118.5%。

  一是“一張清單”規范項目管理。中介服務事項“一張清單”由省統一編制并在中介超市門戶實行在線動態更新。目前“一張清單”共包含23個部門153項中介服務事項,明確劃定了財政性資金項目“應進必進”范圍,較原來更精準、更規范。與此同時,為最大限度滿足項目業主的采購需求,中介超市為事項清單以外的中介服務項目開設了采購渠道,涵蓋安全評價、資產評估、司法鑒定等54個類別,鼓勵各類資金來源項目業主進場采購。

  二是“信用臉譜”凈化市場環境。中介超市聯通“信用廣東”“信用中國”平臺信息,對入駐機構實施動態信用監管,實行誠信準入、失信預警和清退機制,凡是因失信被執行、列入黑名單的機構一概不得入駐,凡是新入駐機構一律在中介超市門戶和“信用廣東”網公開公示信息并接受監督;已進駐的機構若出現一般失信行為將被暫停3 個月承接業務資格,嚴重失信的將被清退且兩年內不得再次申請入駐。

  三是“星級評價”推動良性競爭。中介超市借鑒網購平臺星級評價的做法,發動項目業主對完成服務的中介機構開展服務質量、服務時限、服務態度、服務收費、服務規范等事后評議評價,形成中介服務機構的星級評分,并在中介超市對外公布,實現服務監督閉環管理。業主單位可根據星級評分作為采購參考依據,提升采購效率和質量,同時驅動中介服務市場良性競爭。


  【部門動態】

  區市場監管局推動涉企服務高質量發展,實現我區市場主體總量突破40萬戶  截至2023年底,我區實有各類市場主體共40.24萬戶,同比增長12.07%,總量和增速均居全市第三位。全年新登記市場主體7.22萬戶,同比增長41.16%,增速居全市第四位。企業遷移順差2436戶,順差額居全市第一位。一是審批提速增效。推行開辦企業和申請涉企許可事項證照聯辦、開辦企業“一網通辦”、告知承諾制、審前服務、容缺容錯等便利化舉措。2023年,我區共辦理行政許可(備案)業務超31萬宗,較去年同期增長24.44%;共辦理企業“一網通辦”審批業務超12萬宗,同比增長33.3%。二是服務精準到位。幫助重點企業快速落戶,提供“一對一”服務180宗,協助解決名稱申報529單次;制定《進一步推動個體工商戶轉型升級工作方案》,加快推動市場主體轉型升級,共辦理“個轉企”67家;開設企業遷移專窗,落實省內企業跨市遷入“一站式”辦理,確保企業遷入渠道暢通。三是深化數據賦能。與稅務部門實現數據共享,為夯實稅收征管基礎、強化鞏固培植稅源提出對策建議。通過數據分析研判市場主體發展走勢和經濟運行形勢,對遷移企業采取問卷調查、電話回訪等方式掌握企業存在困難和外遷原因。

  區水務局在全市率先開展小餐飲排水許可“上門服務”   一是高效幫辦解民憂。組織排水公司和鎮街有關人員召開小型餐飲類排水戶上門服務專題宣講會,開展各鎮街小餐飲店辦理排水許可證需求情況摸查,對符合條件的餐飲店提供連片“上門服務”辦理,既方便群眾又鞏固雨污分流成效。實現上門辦理后,排水條件咨詢、接駁核準、申辦排水許可證三個事項辦理承諾期限可縮短到6個工作日。二是線上線下齊發力。通過電話聯系、在“禺好辦”App上新增“排水一件事”申報功能、在“番禺排水”微信公眾號上新增排水許可事項“業務指南”等形式開展線上宣傳,同時通過向排水戶派發《致廣大排水戶的一封信》、實地走訪等線下手段,提高排水戶對排水許可政策的認知度和配合度。截至2023年底,已累計服務8家餐飲企業,完成辦證1 家。三是強化監管出實招。壓實區排水公司、屬地鎮街責任,加強對管網運行狀況的監控,針對重點及易發問題區域加密巡查、檢測頻次,發現異常立即排查并督促責任單位整改;推進證后監管,對取得排水許可證的排水戶落實定期回訪,現場查看預處理設施的規范性及排水情況,發現問題及時指正。

  區公安分局全面完成跨警種業務系統授權,實現多警種業務“一窗通辦”   一是整合升級實現“一窗多能”。進行政務大廳“微改造”,重新劃分辦事服務功能區域,設立6個“一窗通辦”綜合窗口,通辦出入境、戶政、交警等95項高頻個人事項及治安、技防等49 項涉企事項,實現公安全業務事項一站式服務。2023 年已為群眾提供“一窗通辦”服務8000多宗。二是科技賦能跑出改革“加速度”。開發一體化叫號系統,整合全警種叫號數據,實現統一叫號,實時判斷窗口業務忙閑情況,靈活調整各窗口等候人數,有效減少辦事群眾等待時間;在政務大廳配置兼容辦理多警種業務的一體化自助設備,升級改造10臺居民身份證自助設備,實現24小時全天候自助服務。三是優化服務刷新群眾“幸福指數”。推動身份證、駕駛證換補證、養犬業務等公安業務進駐“政務曉屋”智慧政務平臺,持續拓寬便民渠道。推出“辦不成事反映窗口”“綠色通道”“急事急辦”“長者優先”等暖心服務措施,暢通群眾訴求渠道。2023年通過“綠色通道”、“急事急辦”等服務解決問題累計2368人次。

  區動物防疫監督所主動承擔免疫抗體檢測服務,實現動物檢疫不出區  一是發揮專長,助力報檢。主動增設狂犬病免疫抗體檢測服務,探索狂犬病免疫抗體檢測服務的具體需求和流程,做好前期人員和物品的準備工作,成為廣州市內首個實行區級動物疫病預防控制機構免費實施狂犬病免疫抗體檢測并出具報告的單位,使動物檢疫不用出區。二是明晰流程,方便報檢。為解決辦事群眾“多頭跑、往返跑”等問題,持續優化完善政務服務標準化流程,結合動物檢疫要求,重新修訂《番禺區犬貓產地檢疫指引》,統一印制并派發到各基層畜牧獸醫服務部門和動物診療機構;同步更新有關辦理流程,方便市民群眾合理規劃出行前的動物檢疫申報計劃,一次性辦理動物檢疫證明。三是“一站式服務”,快速報檢。群眾提前預約狂犬病免疫抗體檢測服務,在預約時間攜犬到點檢測,檢測人員在1小時內即出具檢測報告并傳達至負責實施檢疫的官方獸醫,官方獸醫在1 小時內完成動物檢疫的全部行政審批流程,辦結出證,動物檢疫只需“一地、兩小時、三要件”即可完成。

  區稅務局做好數字化轉型升級,提供新型辦稅服務模式  一是“減”量升級。進一步整合辦稅服務資源,積極開展線下辦稅服務點升級改造工作,簡并實體大廳和線下窗口,加大線上辦稅服務資源投入,實現線下實體稅費網點布局輕量化。現已減少實體窗口17個,縮減比例達22%。二是“轉”變模式。重新劃分導稅分流、網上申報、咨詢輔導、爭議調解等功能區,組建“全程問需”服務團隊,采取V—Tax可視化平臺協同辦理、問辦協同、現場號兜底等服務措施,引導納稅人線上分流辦稅。依托電子稅務局新辦開業套餐、不動產登記、注銷清稅等場景化辦稅功能,針對高頻辦稅繳費事項采取智能辦理方式,提升辦事效率。三是“創”新服務。開設“潮汐式”窗口、“社保+醫保+稅務”聯辦專窗、公職律師值班窗等窗口,打造集智能化、個性化、權益保障服務為一體的辦稅場所,形成“網辦優先—爭議調解—線下兜底”服務模式,推動業務答疑、受理、流轉、審核、辦結等全鏈條快辦快結,提升辦稅服務體驗。


  【鎮街便民服務中心風貌】

  東環街強化作風建設,推進政務服務三化試點工作  一是抓實窗口作風建設。加強制度建設,規范服務行為,對大廳窗口人員的工作紀律、業務辦理、著裝規范、服務態度等方面進行常態化督查,嚴格落實窗口服務制度,形成用制度規范行為、按制度辦事、靠制度管人的良好工作機制。二是提升政務服務效能。嚴格落實信息公開、一次性告知、首問負責、服務承諾、限時辦結等制度規范,依托“好差評”評價體系,定期跟蹤分析評價數據,按照“誰辦理、誰負責”的原則,及時歸納、發現服務中的堵點難點,促進政務服務效能持續提升。三是完善政務服務舉措。以群眾滿意為標尺,常態化提供綠色通道、幫辦代辦服務,實行延時辦、預約辦、政務專遞雙向郵寄等便民服務舉措,有效實現了窗口辦事時間無“斷檔”、辦理事項無“空檔”、群眾辦事無“等待”。

  市橋街守住政務服務初心,讓群眾辦事更舒心  一是持續推動“好辦”服務。中心以群眾辦事滿意度為抓手,持續提檔升級幫辦代辦形式,設置“愛心專座”,提供“一對一”“陪辦員”“老人卡續期溫馨提示卡”等特色服務;做實精準施策解決辦事疑難,強化部門聯動機制,提升“辦不成事”反映窗口兜底能力。二是持續推動“快辦”服務。中心以群眾辦事獲得感為抓手,重新梳理個體戶登記、衛生許可辦理等政務服務事項,定期組織容缺容錯受理專題培訓。三是持續推動“易辦”服務。中心以群眾辦事便利為抓手,組織智慧服務鉆研小隊,深研粵省事、穗好辦等平臺功能,協助群眾通過掌上辦辦理非大廳業務,主動利用自己手機等智能設備,如家人般協助沒有電子支付條件的老年人進行優待卡充值,讓智慧服務充滿溫度。

  石壁街“三個一”推進政務服務高質量發展  一是推進“一網通辦”平臺,力促服務減時限。在服務中心大廳設置“商事登記線上導辦專窗”,安排專人指引申請人登錄“一網通辦”平臺辦理商事登記業務和開辦企業等業務,加快各業務窗口辦理流轉速度,減少排隊、跑部門次數。二是梳理“一次辦”事項,實現服務減環節。進一步梳理劃分政務服務大廳進駐事項,制定“一次辦”事項清單,并加強事前審核和申請材料的規范化,夯實“一件事一次辦”基礎。三是推行“一屋通曉”模式,優化服務降成本。根據轄區實際情況科學布設4臺“5G+VR 政務曉屋”,將街道高頻業務事項納入政務曉屋服務范圍,實現了云端全流程“一屋通曉、一屋通辦”,以智能化科技賦能基層政務服務,大幅降低了時間空間距離成本,縮減了辦理事項審批時限。

  沙灣街“三個規范”提質增效政務服務  一是規范政務服務事項。組織專人對政務服務事項進行全面梳理,對調整的事項辦事指南信息,及時通過廣東省政務服務事項管理系統進行調整,并修改更新業務手冊和辦事指南,保障政務服務事項清單標準化、辦事指南信息規范化。二是規范窗口服務。規范窗口服務事項辦理規則,最大程度縮減辦理環節、簡化申請材料。嚴格落實好“一次性告知”、“限時辦結”等制度,切實提升窗口辦事效率。三是規范人員培訓。用實際行動抓效能、強作風,定期開展各類業務和服務禮儀培訓。以“操作熟練、辦事迅速、咨詢準確”為服務宗旨,不斷提升業務能力,使群眾辦事更加方便快捷。

  橋南街精簡服務讓事項網辦更好辦  一是提升服務水平,開展窗口工作人員業務培訓,各業務組長對相關業務網辦流程講解授課,對一些在受理過程中的常見問題,如網辦系統上傳材料的規范等進行有針對性講解。二是細化辦事指南,強化辦事指南規范化,提供更加簡明易懂實用的網上辦事指南和操作說明,嚴格落實辦事指南動態調整機制,發現網辦操作流程變動時,即時更改網辦指南信息,確保企業、群眾平臺操作準確性。三是提高辦事效率,加大辦事環節精簡力度,推動政務服務事項由網上可辦向全程網辦、好辦易辦轉變,窗口人員通過指引并協助企業、群眾網上辦理業務,讓企業、群眾掌握事項網辦操作流程,減少辦事跑動次數。


  【數字政府建設】

番禺區打造“百千萬工程”信息平臺提升基層治理能力

  針對城中村普遍存在“底數不清、賬本不一、效率不高”問題,開展“番禺區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指揮調度信息平臺”(以下簡稱“百千萬工程”信息平臺)建設。通過大數據、融合通信、人工智能等技術,整合數據、視頻、物聯設備等資源,拓展業務應用,數據賦能我區城中村基層治理。目前平臺建設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果,已在全區100條城中村推廣使用,后續將擴展到全區。

  一是做好數據匯聚上圖,強化基層數據治理能力。為解決基層底數不清、用數難問題,平臺通過回流上級系統、對接區自建系統、對接區物聯網設備等多渠道匯聚不同來源、不同結構、不同形式的城中村治理數據,滿足不同業務數據場景和類型數據的需求,切實提升數據共享融合能力。“百千萬工程”信息平臺匯聚全區26個部門71個系統121個村居超過2.84億條數據,構建“黨建、人、屋、車、場、網、企、事、安全管控”九個一張圖專題,摸清底數,賦能管理,形成城中村動態底冊,實現區、鎮街、村一本賬,助力基層巡查、治理精細化。

  二是完善事件閉環管理,提升基層處置調度能力。為強化鎮街、城中村對各類基層事件管理跟蹤監控能力,“百千萬工程”信息平臺對采集的全區城中村治理數據進行統一的融合建庫及分級分類管理,建立精準的城中村各類事件、風險點清單,提供地理位置、治理現狀、附近視頻監控、責任人等相關信息,可清晰查詢管理各點、各事件情況,為數據賦能事件管理打下堅實的基礎。同時,為強化指揮調度能力,形成線上、線下業務全鏈條閉環管理,平臺匯集視頻監控、實時調度、動態展示、線上會商等功能,并接入視頻以及物聯感知設備,輔助安全管控指揮調度。構建區、鎮街、村三級綜治指揮調度平臺。基層人員使用平臺管理事件,落實責任,形成發現、處置、反饋、評價全鏈條閉環管理。真正做到平時科學管理,戰時高效應對。

  三是做強系統拓展應用,技術賦能服務城中村治理。過去城中村治理工作需要投入大量的基層力量進行監管、處置,為提升治理成效,助力基層減負提效,信息平臺基于區級“禺智管”城市運行中樞平臺,接入多項技術,充分賦能城中村治理各類工作。利用視頻云平臺賦能城中村實時監控管理,已連接全區各類攝像頭約2.6萬路,利用區AI平臺賦能智能化管理,開發事件算法,實現城中村治理的智能化,智能識別車輛違停、垃圾亂扔等情況,基于融合通信平臺,實時鏈接以及鎮街會議設備、各類攝像頭、手機等終端,在應急和事件處理時可快速全方位拉通各方人員進行會商調度,技術賦能輔助基層完善治理體系、提升治理能力。

區政務服務數據管理局三舉措推進區域治理“一網統管”走深走實

  一是“強基”。充分發揮“數字政府”改革建設領導小組和首席數據官制度牽引指導作用,全面落實三級聯絡員溝通協調機制,組織數字化能力培訓,落實相關考核評價機制。不斷強化“云、網、物、安”基礎,建成信創云服務平臺,完成6個系統適配改造,加強區網絡安全防御指揮中心建設,完成政務云平臺加固,增加虛擬防火墻,升級VPN接入設備,筑牢“防火墻”。加快推進5G、千兆光纖網絡和物聯感知體系建設,截至2023年12月底5G基站建成13693座。

  二是“聚能”。成立番禺區政務數據共享協調小組,制定《番禺區政務信息共享平臺數據共享申請指南》,印發《番禺區“數字政府”信息化項目數據編制和匯聚工作指引(試行)》。加強數據治理,升級區數據管理平臺,匯聚各部門、各層級、各領域、各系統數據,打造標準統一、管理協同、安全可靠的數據底座,截至目前接入數據主題1537個,數據項超4.08萬個,累計匯聚數據量超22.23億條。提升數據共享交換水平,推進區政務數據服務門戶使用,截至2023年12月底,區門戶發布數據資源主題2667個,共享交換主題34個,累計共享交換數據2321萬條。

  三是“增效”。建強“穗智管”番禺分平臺“禺智管”,重點推進五大基礎支撐平臺建設。截至2023 年12 月底,已完成融合通信、視頻云、物聯網、人工智能平臺建設部署。融合通信平臺已具備視頻會議、視頻監控、短信、閃信等通信能力,視頻會議已對接16個鎮街和30個局委辦會議能力;短信融合支持發送短信到用戶,實現信息通知能力;閃信融合支持在預警、緊急通知狀態下短信的霸屏。視頻云平臺累計接入番禺區23602路視頻,實現全區各類視頻資源的互聯互通、資源共享和統一調度,具備向各部門提供視頻監控多樣化視頻檢索、及時查看等能力。物聯網平臺完成數據統計分析模塊UI設計及系統設計,并接入4類279臺物聯感知設備。人工智能平臺已部署機動車違停、垃圾落地檢測、消防通道占用等多種視頻算法,有效賦能到城中村治理等相關專題應用,提升基層綜合治理能力。“禺智管”中屏、大屏頁面已完成布局搭建,相關區級專題以及大學城分平臺專題正在推進建設。強力支撐跨部門、跨層級的統一指揮、聯合行動,提升基層綜合治理成效。


  【窗口建設】

番禺區在全市首推“云窗口”延時服務

  番禺區政務服務中心及各鎮街便民服務中心自2023年12月30日起在全市率先試點開展為期半年的“云窗口”周末延時服務,在每周六上午通過“云政務服務大廳”提供對外服務,以更有溫度的延時服務讓企業群眾辦事不延時。

  一、以精準問需為切入點,譜好“先行曲”。政務窗口服務時間與市民工作時間重疊,導致企業群眾一直存在“工作時間無暇辦”“休息時間無處辦”的困擾。為切實解決企業群眾一直以來的急難愁盼問題,我區通過建設云政務服務大廳開展為期半年的試點延時政務服務,為不方便工作日辦事的企業群眾提供周末辦事“云窗口”,有效化解政務服務“時間差”。

  二、以科技賦能為結合點,奏響“協奏曲”。為方便企業群眾利用周末時間“就近辦事”,我區結合在全國首創推出的5G+VR“政務曉屋”,將內資有限責任公司設立、變更登記等26項區級政務服務事項及企業職工基本養老金申領等40項鎮街政務服務事項,共 66 項與企業群眾生產生活緊密聯系的高頻事項納入“云窗口”首批延時服務業務范圍。企業群眾通過“禺好辦”小程序提前預約后,即可就近選擇身邊的“政務曉屋”,享受與工作日無差別的優質政務服務,有效實現政務事項“延時辦”“就近辦”, 切實解決企業群眾“工作時間無暇辦”“休息時間無處辦”的困擾。

  三、以優化提升為著力點,齊唱“共鳴曲”。經過為期半年的試點工作,我區將堅持以全面優化提升“云窗口”延時服務模式為目標,以全方位解決企業群眾的急難愁盼問題為導向,通過總結提煉試點時期的亮點與不足,收集分析企業群眾的意見與反饋,推動實現“云窗口”延時服務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穩定增長,同時瞄準更多政務服務“空白地帶”,探索更加多元化的服務模式,打造更有溫度的政務服務新標桿。


  【工作通報】

關于2023年度番禺區行政服務效能考評結果的通報

  根據《關于配合做好2023年政務服務第三方行政效能綜合評價調查工作的通知》要求,本次考評工作由區政務服務數據管理局牽頭,會同區委組織部、區委編辦、區直屬機關工作委員會、區司法局組成行政服務效能考評工作小組,采取被考核單位自評、第三方機構評分和考評工作小組評議相結合的方式進行。

  本次行政服務效能考評采取百分制,行政服務效能考評得分=好差評得分(100分,按照好差評綜合得分×90%+政務服務主動好評率×10%)×50%+第三方評價分數(100分,按照第三方專業機構評分×90%+政務服務專項加扣分得分×10%)×50%,評定結果分為優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個等次。分數按照從高到低排名,部門前8名以及鎮街前6名為優秀,80分(含)以上為良好,70分(含)至79分為合格,不足70分為不合格。本次考評獲得優秀等次的單位共有14個,獲得良好等次的單位共有26個。

  被評為優秀等次的單位(14個)分別有:區稅務局、區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番禺區分局、區衛生健康局、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區公安分局、區氣象局;東環街道便民服務中心、市橋街道便民服務中心、化龍鎮便民服務中心、小谷圍街道便民服務中心、石碁鎮便民服務中心、鐘村街道便民服務中心。

  被評為良好等次的單位(26個)分別有:區水務局、區農業農村局、區消防救援大隊、區民政局、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區教育局、區發展和改革局、區文化廣電旅游體育局、區應急管理局、區退役軍人事務局、區來穗人員服務管理局、市生態環境局番禺分局、區交通運輸局、區新聞出版局、區科技工業商務和信息化局、區殘疾人聯合會;大龍街道便民服務中心、南村鎮便民服務中心、石樓鎮便民服務中心、石壁街道便民服務中心、橋南街道便民服務中心、洛浦街道便民服務中心、新造鎮便民服務中心、沙灣街道便民服務中心、大石街道便民服務中心、沙頭街道便民服務中心。

  番禺區政務服務數據管理局

  2024年3月6日


關于表揚2023年度政務服務優秀部門窗口、鎮街便民服務中心及個人的通報

  2023年,番禺區政務服務工作在各職能部門及鎮街便民服務中心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下,取得了新進展、新突破。為表揚先進,樹立典型,更好展現番禺區政務服務窗口形象,我局根據2023年度番禺區行政服務效能考評及群眾評議結果,評選出如下優秀服務單位及先進個人予以表揚。

  一、2023年度優秀政務服務窗口單位(8個):區稅務局、區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番禺區分局、區衛生健康局、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區公安分局、區氣象局。

  二、2023年度優秀便民服務中心(6個):東環街道便民服務中心、市橋街道便民服務中心、化龍鎮便民服務中心、小谷圍街道便民服務中心、石碁鎮便民服務中心、鐘村街道便民服務中心。

  三、2023年度優秀政務服務管理人員(8名):區稅務局李亦霖、區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劉一帆、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番禺區分局黃小玲、區衛生健康局羅陽、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局沈金燦、東環街道便民服務中心簡焯斌、市橋街道便民服務中心鄭曉玲、化龍鎮便民服務中心宋劼。

  四、2023年度區政務服務中心優秀工作人員(87名):區交通運輸局張珮雯,區水務局張珺,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局黃汕,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張穎、寧楚珺、江小梅,番禺公證處蔡成偉,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番禺區分局楊香、何曉君、劉伯權、梁銘芯、吳丹、杜芬、謝嘉宇、伍思華、謝小美、彭俊斌、莫伯振、張嘉成、張蔓宜、黎浩賢、李梓昆、黎佩儀、何皓然、黎皓堃、陳偉鴻、張志鋒、李耀芬、鄔遠明、張紹彬,區公安分局羅清瑜、何建軍、張漢雄、謝峰、黃桂彩、李日亮、謝沁茹、劉汝群、楊少芬、陳鄭敏、王敬泉、潘貞、張雪麗、李健儀、梁淑霞、盧子欣、曾宏健、馮志平,區稅務局李亦霖、胡夢祝、黃玲嬌、陳姜怡、羅運東、謝寶儀、潘啟來、何穎茵、胡俊峰、何家威、簡耀宗、駱卡、李尚云、鄭麗紅、蔣姮桓、胡鎮文、陳海洋、黃耿楠、葉君瑜,大龍街道便民服務中心龐翠敏、楊寶瑩、梁穎欣,區政務服務中心麥靜梅、陳嘉碧、陳梓杰、陳偉瑩、陳梓珊、馮偉鍵、黃靜怡、巢麗芳、陳梓毅、李伊晴、杜浩穎、陳嘉欣、何詩婕、周綺婷、曾紫賢、羅君宇、張惠敏。

  五、2023年度優秀信息員(6名):區衛生健康局趙自紅、區民政局黎瑞媚、市橋街道便民服務中心麥穎欣、東環街道便民服務中心王敏玲、區政務服務數據管理局嚴帆、區政務服務中心羅君宇。

  希望以上獲獎單位和個人珍惜榮譽、再接再厲,在政務服務工作中和窗口工作崗位上繼續發揚先進,履職盡責,爭取更大的成績。

  番禺區政務服務數據管理局

  2024年3月4日


番禺區政務數據共享協調小組辦公室關于2023年度數據共享情況的通報

  為進一步促進政務數據有序共享,強化面向場景的數據共享服務,推進政務數據應用創新,現整理了2023年度區政務大數據中心(以下簡稱“區大數據中心”)數據匯聚、編目、共享服務等情況,通報如下:

  一、基本情況

  (一)數據資源匯聚情況

  以應用為導向、需求為牽引,積極推動市、區兩級數據資源匯聚至區大數據中心。截至2023年底,區大數據中心累計匯聚數據量超22.23億條,數據存儲量6,427GB,累計匯聚數據主題1072個,年度新增486個,其中,上級回流166個、區級320個。年度向上級部門申請回流數量排前三名單位:區發展和改革局、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區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區內提供資源數量排前三名單位:區委政法委員會、區衛生健康局、區市場監督管理局。

  (二)數據資源編目情況

  持續推進數據資源盤點和編目工作,2023年度番禺區政務數據服務門戶累計發布數據資源2667個,其中可共享數據資源2591個,共享率為97.2%。年度可共享數據資源發布數量排前三名單位:區農業農村局、區衛生健康局、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三)數據共享應用服務情況

  加快推進面向應用場景的數據共享服務工作,2023年度區政務大數據中心累計向11個各級單位共提供18個應用場景相關數據資源主題403個,涉及數據量超10.46億條,為番禺區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指揮調度信息平臺、“禺智管”平臺、人才大數據平臺等系統建設提供數據支撐。

  二、存在問題

  (一)業務部門“用數”積極性較低目前,區大數據平臺數據已累計接入大量數據資源,但2023年累計只有7個部門申請了347個主題的數據使用與共享交換,各業務部門對區大數據平臺數據情況和申請流程認知不足、“用數”意愿低,存在較大提升空間。

  (二)市門戶“三清單”編制進度慢根據市有關要求,各區需開展原始數據資源普查、公共數據資源目錄編制、職能數據清單編制(“三清單”編制)工作。據統計,仍有部分部門、未按相關工作時間節點,在市門戶上對其自建系統開展原始數據資源普查和公共數據資源目錄編制等工作。

  三、下一步工作要求

  (一)提升數據資源目錄數量和質量。各單位應按照本部門“三定”規定和職能數據清單編制工作要求,將履職過程中產生、采集和管理的政務數據按要求全量編目,加強數據目錄規范化管理,提高資源目錄質量。

  (二)提升數據共享應用深度廣度。各業務部門應強化以數據共享促進業務工作效能的意識,以業務為導向、需求為牽引,梳理出跨部門跨層級業務聯動方面的痛點難點堵點問題,充分利用已建立的政務數據共享協調機制和平臺,積極申請和推進上級數據回流和區內數據共享應用。

  (三)深化數據管理貫穿項目管理全過程。堅持“源頭治理、過程監管”,壓實項目單位數據治理主體責任,要求項目單位做好包括數據采集、編目、治理、共享和安全等項目全過程管理工作。強化信息化項目立項和終驗數據資源審核要點,提供技術服務與全流程審核把關,實現項目與數據資源監管聯動,提升數據質量,保障信息化項目可持續發揮數據賦能成效。

  番禺區政務數據共享協調小組辦公室

  2024年3月18日

番禺區各部門 2023 年政務服務質量通報表

番禺區各鎮街 2023 年政務服務質量通報表




附件: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您訪問的鏈接即將離開“廣州市番禺區人民政府門戶網站”,是否繼續?
放棄
繼續訪問繼續訪問
穗好辦
  • 掃一掃
    添加
    “穗好辦”
    小程序
手機版
智能問答
微信
  • 番禺政府網
    關注 · 微信
機構專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一区二区久久精品66国产精品| 国产区精品区| 久久99国产视频|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久久精品视| 国产乱淫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毛片| 91香蕉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日本一区二区不卡视频| 国产91白嫩清纯初高中在线| 日本看片一区二区三区高清| 日本精品在线一区| 国产一区=区| 国产一区在线免费观看| 狠狠躁天天躁又黄又爽| 免费毛片a| 欧美一区二区免费视频| 精品久久一区| 国产精品日韩高清伦字幕搜索| 黑人巨大精品欧美黑寡妇| 亚洲视频精品一区| 91精品系列| 欧美一区二粉嫩精品国产一线天| 精品欧美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综合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淫片免费看| 亚洲国产精品综合| 国产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老狼| 免费看欧美中韩毛片影院| 久久久一二区| 精品国产一区二|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7777| 中文字幕亚洲欧美日韩在线不卡| 粉嫩久久久久久久极品| 久久午夜精品福利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自拍在线| 亚洲第一天堂无码专区|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播放视频了|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国产69精品久久久久孕妇不能看| 69精品久久| 午夜亚洲影院| 国产乱了高清露脸对白|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黄| 亚洲精品日本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高清无套内谢免费| 夜夜躁人人爽天天天天大学生| 偷拍久久精品视频| 国产一区在线精品| 久久国产欧美日韩精品| 久久国产精品首页| 99国产精品一区二区| 中文文精品字幕一区二区| 欧美日韩亚洲三区| 国产精品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剧情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主播啪啪| 亚洲精品国产一区| 四虎国产精品永久在线| 17c国产精品一区二区| 国产一区二区激情| 91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鲁丝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妖精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久久| 日本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字幕日本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乱战久久久| 午夜av电影网| 视频二区狠狠色视频| 久久伊人色综合| 99久久免费精品国产男女性高好 | 欧美激情在线观看一区| 久久国产精品欧美| 日本中文字幕一区| 国产精品麻豆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国产精品久久| 国产精品欧美一区二区视频| 538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在线| 91在线一区| 国产激情视频一区二区| 国产一区二区精品免费 | 亚洲国产精品肉丝袜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