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號 | 活動時間 | 活動名稱 | 活動內容 | 參與人數 |
1 | 2021.10.14 | 我們的節日·重陽文藝晚會 | 由廣州市番禺區文化廣電旅游體育局主辦,廣州市番禺區文化館、廣州市番禺區融媒體中心承辦的“我們的節日·重陽”文藝晚會,由一眾歌手通過互聯網直播的形式,為觀眾帶來一場多元、精彩、高水準的文藝表演,吸引了超15萬人次觀看直播。節目內容包括歌曲《九月九的酒》、粵曲《沉醉石蓮游》、訪談《話說重陽》等,晚會還設線上有獎問答。 | 線上:15.66萬 |
2 | 2021.11.1-2022.1 | 2021年番禺區“鄉村大舞臺”活動 | 為加強番禺區鄉村文化振興的宣傳,講好番禺鄉村故事,推進新鄉村示范帶建設,區委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領導小組辦公室、區農業農村局、區文化廣電旅游體育局、區文化館、區融媒體中心等單位聯合舉辦番禺區“鄉村大舞臺”活動。活動吸引了廣大市民群眾廣泛參與,截止12月14日,主辦方共收集到舞蹈、音樂、語言戲劇等170多件網絡作品。初評工作已于12月22日完成,評選出36件入圍作品參加復賽。復賽由線上網絡投票加專業評委評分結合,評選出若干件優秀作品參加決賽。線上決賽初定于2022年1月12日在沙灣文化中心錄制,春節期間在各大網絡平臺同步播出,讓廣大市民足不出戶即可全面遍覽番禺鄉村文化發展取得的巨大成就和美麗鄉村建設的新成果,真正實現實現“政府搭臺、百姓唱戲”。 | 線上觀眾人次待活動結束后統計 |
3 | 2021.11.2-11.14 | 超以象外 墨趣橫生——“蒲公英行動”番禺外來工子女油畫班國畫作品展 | 展覽展出“蒲公英行動”番禺外來工子女油畫班在2020年、2021年的暑假夏令營期間,學員們的水墨畫學習創作活動作品,主要類型有:水墨彩墨趣味涂鴉、番禺“非遺”表現、個人自由創作、向名家學習等。 | 線下:約500人 |
4 | 2021.11.13 | 粵韻鄉情頌黨恩——何建洪粵曲作品展演專場活動 | 活動展演的是由著名廣東曲藝編劇、撰曲家何建洪創作的多首曲目。何建洪,祖籍番禺沙灣,在廣東音樂曲藝團從事曲藝創作至今,發表了數百首曲目作品,其中粵曲《林沖淚灑滄州道》、《竊符救趙》等曲目,在港澳地區、國內外廣為傳唱。他還發表過多篇戲曲、音樂的論文,在理論知識研究上碩果累累。近年來,已經退休的他,依然活躍在番禺戲曲社團和社區的文化活動中,為弘揚嶺南優秀傳統文化、振興番禺文藝發展作出了自己的努力和貢獻。 | 線上:7.15萬 |
5 | 2021.11.15-12.5 | 番禺區2021年未成年人劇場暨非遺進校園活動 | 通過線上直播的方式向全區213所學校的同學們送上原創大型民族風情歌舞木偶劇《神奇之旅》的演出,同時組織開展了4期線下的非遺進校園小杖頭木偶制作課。相關活動在未成年人中傳承中華文脈,傳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藝術,同時加強番禺區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引導未成年人樹立積極向上的審美意趣產生深遠影響。 | 線上:9.9萬 線下:120人 |
6 | 2021.12.3 | 番禺區原創情景劇《星海入黨》 | 12月3日晚上8點,番禺區原創情景劇《星海入黨》通過廣州番禺發布微信訂閱號、番禺日報微信訂閱號、知行番禺微信訂閱號、番禺融媒視頻號、掌上番禺App、新花城App、“花城+”App等多個線上平臺首演,首演播出期間累計在線觀看人次合計32.03萬,受到眾多網友的一致好評,獲得了良好的口碑和社會效應。通過線上傳播,讓紅色故事和黨史學習教育不再局限于幾尺舞臺,學校課堂的投影、機關單位的電腦、黨員群眾的手機都能同步收看直播。這不僅讓情景劇發布傳播廣泛,拓寬了紅色文化的傳播途徑,打破時間與地域限制,把紅色精神變得更有內涵,更接地氣,更易消化,更是推動番禺文化真正下基層,有效地擦亮星海文化品牌,助力番禺區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讓更多市民了解冼星海、了解紅色革命故事,把理想信念的火種、紅色傳統的基因一代代傳下去。 | 線上:32萬 |
7 | 2021.12.5 | “永遠跟黨走”廣佛同城 番順同歡2021年曲藝交流活動 | “永遠跟黨走”廣佛同城 番順同歡2021年曲藝交流活動隆重舉行,番禺順德兩地粵曲愛好者同臺獻藝,番禺區曲藝家協會、順德區戲劇曲藝家協會帶來了一場多元、精彩、高水準的藝術盛宴。在粵港澳大灣區規劃建設和廣佛同城的大背景下,番順兩地舉辦此次曲藝交流活動,既是加深文化交流、以優秀文藝作品滿足人民群眾精神需求的直接體現,也是對嶺南傳統文化的有益傳承,同時也表達了兩地人民對黨的敬仰之情和對偉大祖國的無限熱愛。 | 線上:20.33萬 |
8 | 2021.12.28-12.30 | “文化有約·美麗景區”廣州市群眾文藝精品巡演及講座活動(番禺區專場) | 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促進行業振興和市場繁榮發展等精神,進一步加大優質文化惠民力度,全面落實黨史學習教育新要求,扎實開展的惠民舉措,由廣州市文化廣電旅游局主辦“羊城之夏” 2021廣州市民文化季“文化有約·美麗景區”—2021年廣州市群眾文藝精品巡演活動。 | 線下約150人 |
9 | 2021.12.27-2022.1 | 家在番禺—番禺區群眾文藝社團展演 | 由番禺區文化廣電旅游體育局指導、番禺區文化館主承辦、番禺區文化館各鎮街分館協辦。旨在推進基層文化建設,培育社區居民的家國情懷。以此豐富各鎮街社區居民文化生活,助力番禺區各社區共建幸福美好家園。共收到全區文藝社團節目130多件,參與面廣泛,中小學、高校、社區、村(居)等群眾文藝社團參加了本次活動。 | 線上觀眾人次待活動結束后統計。 |
10 | 2021.12.29 | 長篇音樂小說《賽龍奪錦》連播暨廣東音樂出新出彩座談會 | 座談會采用訪談形式,與會領導專家就長篇音樂廣播小說《賽龍奪錦》的藝術思想價值和文化意義,以及如何推動廣東音樂在大灣區時代協同發展、出新出彩等問題對話交流,共同為番禺文化特別是廣東音樂的發展獻言獻策。 | 線下30人 |
11 | 2021.12.31-2022.1.1 | 禺音藝韻 樂舞飛揚——番禺區2021原創獲獎群眾文藝作品展演 | 近年來,番禺區涌現出一批原創群眾文藝精品,在國家、省、市級各項文藝賽事中喜獲佳績。成績的背后,是番禺區近年來對群眾文藝創作的重視,更離不開文藝工作者們的共同努力。本次展播的作品包括了民樂合奏、表演唱、舞蹈、曲藝表演等多種表演形式,節目內容以弘揚時代主旋律,傳遞正能量,歌頌偉大祖國的輝煌成就,歌頌中華民族自強不息、團結友愛、頑強拼搏的精神為主題,充分挖掘本土資源,融入本地人文元素,唱出了群眾對和諧幸福新生活的精神追求。通過借助互聯網平臺,拓展作品的傳播,進一步擴大本地原創優秀作品的社會影響力。 | 線上:11.78萬 |
12 | 2021年10月—12月(每逢周六、日下午2:30播出) | 《聽故事 知民俗 品番禺》欄目(共3期,每月1期) | 該欄目以音頻的方式,在番禺電臺和番禺區圖書館微信公眾號同步播出,在短時間內讓讀者們更好地了解番禺民俗文化,保護番禺的非物質文化遺產。10月—12月為讀者們推薦了廣東音樂、廣繡、粵劇。 | 線上線下合共6萬 |
13 | 2021年10月—11月 | 《禺城學堂》系列講座(共2期) | 該欄目邀請到番禺區中醫院治未病科副主任郝曉東、番禺區中醫院肥胖與代謝病科主任李輝為讀者講授疲勞綜合征的治未病診療和低碳飲食的相關知識。 | 線上線下合共2.68萬 |
14 | 2021年10月—12月 | 《誦讀》欄目(共7期) | 該欄目通過聽音頻的方式,短時間內讓讀者們了解作品背后的深層含義,在番禺電臺和番禺區圖書館微信公眾號同步播出。10月—12月為讀者們推薦了《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人生海海》《蘇東坡的下午茶》《福格行為模型》《朝向一朵花的盛開》《你想過怎樣的一生》《經典中醫啟蒙:一個中醫眼中的生命、健康與生活》。 | 線上線下合共7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