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以來,番禺區以持續提升生態環境質量為目標,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1-11月,番禺區環境空氣質量綜合指數3.02,同比改善8.5%。AQI達標率90.1%,同比增加3.6個百分點,六項污染物指標均達到國家二級標準。全區水環境水質指數3.69,同比改善8.89%。4個國考斷面水質均達到考核目標。集中式飲用水水源水質達標率100%。
深入推進大氣污染防治。持續開展VOCs和氮氧化物綜合整治,2024年以來清理整治表面涂裝、復合布、熱轉移印花等涉“散亂污”企業359家。推動45家企業分級管控及深度治理、82家加油站油氣回收自動監控設施安裝聯網、121臺生物質和天然氣鍋爐企業低氮改造,推動玻璃行業超低排放改造,累計減排氮氧化物45噸、VOCs約103噸。強化移動源污染控制,2024年以來累計抽檢柴油車3429輛次,檢查非道路移動機械2251臺,檢查非道路移動機械油品562個次。推進揚塵污染精細化管理,建立工地揚塵聯合執法機制,2024年開展聯合執法19次,檢查工地76個。
深入推進水污染防治。舉全區之力推進治水三年攻堅行動,新建公共管網227公里、村(居)管網1636公里,完成2684個排水單元達標創建、13宗排水單元配套管網工程、50條村(居)雨污分流改造、48個住宅小區排水單元達標創建和3宗污水主干管網建設,累計清疏管網6995.3公里。計劃建成7座凈水廠,其中橋南和中部凈水廠已正式投入運營。深入開展近岸海域綜合治理,加強船舶污染物防治,建立海上聯合執法機制,對過往船只、避風錨地等不定期開展聯合執法。加強海漂垃圾清理,建立海洋保護、海岸保潔工作聯席會議制度,累計清理海域生活垃圾約7861噸。
深入推進土壤污染防治。強化建設用地準入管理,嚴格落實建設用地土壤污染狀況調查,督促企業完成一輪隱患排查與自行監測,重點建設用地安全利用率100%。強化固體廢物和危險廢物污染防治,開展危險廢物環境風險和電動自行車廢舊蓄電池回收污染等隱患排查行動,對產廢單位開展全覆蓋排查。印發實施《番禺區“無廢縣區”試點示范建設方案》,是全省首個通過專家驗收的“無廢縣區”,圍繞工業固體廢物、危險廢物、生活源固體廢物、農業廢棄物等領域,積極探索固體廢物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處理新路徑。建成“無廢大學城”“無廢汽車城”,累計建成365個“無廢細胞”。
(市生態環境局番禺分局)
繼續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