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支持民營企業健康發展,2024年以來,廣州市生態環境局番禺分局圍繞規范涉企行政檢查、提升非現場執法效能,進一步采取有效措施,為企業綠色發展提供有力支持,出臺生態環境領域優化營商環境的“五大實招”。
一是實施“觀察期”制度。針對企業存在的輕微環境問題,給予整改緩沖期,避免“一刀切”式執法,讓企業有時間自查自糾。2024年,市生態環境局番禺分局指導586家企業完成整改而免于立案,對39宗案件適用執法“觀察期”制度。
二是優化落實監督執法正面清單制度。在將48家排污單位納入監督執法“正面清單”的基礎上,在全市率先探索建立“優先使用非現場執法企業白名單”,將治污水平高、環境管理規范的207家排污單位納入白名單,并實施動態管理。對名單內企業,除發現信訪、違法線索等外,不入企實施現場檢查,切實減輕企業負擔。
三是深化包容審慎監管制度。落實“免罰”機制,對輕微違法行為實施“不予處罰免罰”機制,引導企業主動合規,營造更加包容的發展氛圍。2024年,免予處罰49宗,免加處罰款8宗,處罰數量同比下降19.4%,罰款總額同比下降12.5%。
四是強化非現場執法監管機制。利用數字化手段,通過遠程監控、在線監測、無人機、走航車等方式,實現對企業的精準監管和高效服務。2024年,非現場監管執法2862次,占比達到21%,有效提升了監管效率,減少了對企業正常生產的干擾。
五是環評審批再提速。對符合條件項目實行信任審批及告知承諾制度,審批時限壓縮至1個工作日,為項目落地按下了“快進鍵”。2024年,針對企業“急難愁盼”問題,安排專人“面對面”解難題、“手把手”定措施,累計開展環評、排污許可辦理事項“一對一”服務1000余次。
下一步,市生態環境局番禺分局將繼續秉持“政企攜手,共繪高質量發展藍圖”的理念,不斷優化營商環境,激發市場活力,推動企業綠色低碳發展。
(市生態環境局番禺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