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發揮環評源頭預防作用,嚴懲環評弄虛作假、粗制濫造等違法違規行為,5月27日上午,生態環境部組織召開嚴懲環評弄虛作假座談會視頻會議,全國共8個省級生態環境部門、5個市級部門和5個區縣部門代表參會。廣州市生態環境局番禺分局作為廣東省縣級局的代表參會,并就番禺區環評文件質量監管工作情況作經驗介紹。
隨著環評領域“放管服”改革深入推進,2019年國家取消《環評單位資質管理辦法》,不再對從業單位資質進行要求。由于準入門檻驟然降低,環評單位數量激增,環評文件編制質量明顯下降。為應對好新形勢、新挑戰,該局從做好審批服務、落實信用監管角度出發,多措并舉加強環評單位和人員的管理,保障環評文件編制質量。一是建立信息登記制度。對在轄內開展環評編制工作的技術單位及人員進行信息登記,建立QQ工作群,暢通環境管理部門與環評單位雙方溝通渠道。現已有100多個環評單位落實登記。二是定期召開工作會議。每年召開環評單位工作會議,宣講環評政策,開展技術培訓,明確審批要求和審查重點。強調環評單位要把握底線思維,提高能力建設。三是制定管理指引。先后印發《番禺區建設項目環評文件審批申請材料要求及裝訂規范》《廣州市生態環境局番禺區分局關于加強環境影響報告書(表)編制質量監管工作的通知》《廣州市番禺區環境影響評價報告技術審查要點》等材料,明確環評內容關注點以及報告提交要求,規范環評文件編寫。四是建立約談制度。對發現存在編制質量問題的,約談建設單位負責人和環評編制人員,告知存在問題和處理意見。2019年至今約談人員200多人次。五是落實失信懲戒。對確認存在嚴重編制質量問題的環評文件,按照《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表)編制監督管理辦法》將相關編制單位及人員納入信用管理,實施失信記分。2019年以來共對26家次環評單位和26人次環評工程師進行通報批評或失信記分。生態環境部環境影響評價和排放管理司對市生態環境局番禺分局在環評審批量大,工作人員緊張的情況下對環評單位的管理表示肯定。
目前,嚴懲環評弄虛作假、粗制濫造等違法違規行為還存在不少問題和困難。下一步,該局將博采眾長,繼續加強動態監管,強化環評單位和建設單位的責任意識,規范環評單位和人員從業行為,維護環評技術服務市場秩序,堅決守好生態環境保護的第一道防線。
(市生態環境局番禺分局)
繼續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