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以來,番禺區在過去一年創建工作的牢固基礎上,持之以恒、多措并舉,從深入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六大領域重點任務、深挖特色亮點和動態管理建設指標入手,爭創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
一是高位推動,生態文明建設成效顯著。番禺區委、區政府高度重視創建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工作,將其作為番禺區第十四次黨代會及番禺區政府重點工作事項,高位推動。2022年,番禺區位居全國綜合實力百強區第19名、全國投資潛力百強區第11名,GDP穩居全市第4名,水環境綜合指數和大氣環境綜合指數居全市第4。經濟高質量發展和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協同雙贏,生態文明建設成效顯著。
二是深挖亮點,創建工作中突顯番禺特色。隨著大灣區優質生活圈示范區、百公里碧道、美麗鄉村與綠色學校的加快建設,海鷗島紅樹林海岸生態修復、百座村級工業園區整治工作的開展和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的成功創建,番禺區宜居宜業宜游優質生活圈正逐步形成。同時,番禺區立足“智造創新城”戰略定位,加速構建綠色制造體系,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汽車產業創新高地;依托國家級未來產業科技園、國家級珠江口漁港經濟區兩大國家部委授予的廣闊平臺,著力提高科技自立自強水平,建設海上牧場、“藍色糧倉”,實現綠色高質量發展。
三是規劃引領,深入推進六大領域重點任務。堅持規劃引領,注重揚長補短,番禺區創建工作辦與各職能部門共同謀劃,編制完成《廣州市番禺區2023年生態文明建設規劃實施方案》,深入推進生態空間、生態制度、生態安全、生態經濟、生態生活和生態文化六大領域重點任務和工作措施,對生態文明建設規劃各指標及重點工程(項目)完成情況進行監督檢查和跟蹤分析,穩步提升生態文明建設水平。
四是社會參與,完成公眾滿意度和參與度調查。今年3-4月,番禺區通過開展網絡問卷調查的方式完成公眾對2022年度生態文明建設滿意度和參與度的調查,累計回收問卷2.5萬份。調查重點關注公眾對生態環境質量、生態人居、生態經濟發展、生態文明教育、生態文明制度建設等方面的滿意度,及時掌握群眾所需所盼,為補短板、強弱項打下堅實的群眾基礎。
五是對標對表,做好創建指標動態管理工作。對照《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管理規程》《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建設指標》的有關要求,番禺區于今年2-4月完成了創建指標佐證材料的收集整理。經認真梳理、查漏補缺,優化創建指標申報材料,為申報工作做好充分準備。
(市生態環境局番禺分局)
繼續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