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筑牢生態環境安全底線,今年以來,廣州市生態環境局番禺分局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始終把生態環境安全擺在首要位置,重視防風險、除隱患、保安全,持續加強環境應急管理,全面排查整治企業環境安全隱患,提升企業環境安全管理水平。
一是聚焦體系建設,完善環境安全風險防范機制。完善區環境安全應急預案和飲用水源應急預案,細化各部門職責及應急處置要求,提高應急預案質量和可操作性。在全市率先出臺《番禺區鎮街生態環境保護責任考核辦法》,將環境安全、環境準入、環境應急處置等作為重要考核內容;印發實施《番禺區各鎮(街)環保員隊伍管理工作方案》,對生態環境安全隱患巡查實施網格化管理,全面夯實屬地環境安全責任。強化區域聯防聯控,與南沙區、佛山市順德區建立跨界聯動執法、監測機制,每季度開展交叉執法專項行動,強化水源保護區風險防范。
二是聚焦隱患排查,及時消除各類環境風險隱患。以“一廢一品一重”等高風險行業企業為重點,從環保設施運行、環境風險防控設施建設、風險評估、應急物資配備、應急培訓和演練等方面,對企業開展拉網式、起底式大排查,建立問題臺賬清單,明確整改措施和時限要求,督促企業落實環境應急管理和環境風險防控措施。今年以來,累計出動執法人員2483人次,檢查企業1152家次。同時,探索“執法+專家”監管模式,在全市率先開展污染源治理和環境安全第三方技術幫扶項目,配備環評師、安評師,對企業重點污染防治、固(危)廢管理、污染治理設施和污染物排放、環境應急體系建設情況等方面進行全面技術評估幫扶,累計幫扶34個行業605家重點企業,指導73家企業完善應急預案和演練,對230家企業存在安全生產問題,聯合區應急局交辦鎮街核實處理。
三是聚焦能力建設,提升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響應水平。聯合區水務、公安、應急、衛健等部門和鎮街開展汛期次生突發環境事件、鋁灰突發環境事件及飲用水水源地突發環境事件等應急演練,利用無人機、走航車監測等科技手段賦能應急監測,不斷提升應急處置能力。同時,強化應急值守,落實領導帶班和專人24小時應急值守制度,利用覆蓋16個鎮街的空氣質量自動監測網絡、水質水量在線監測系統和污染源自動監控系統,對重點區域水、大氣環境狀況和重點企業廢水、廢氣排放情況進行實時監控,確保突發事件及時響應。
(市生態環境局番禺分局)
繼續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