腫瘤分良性和惡性,惡性腫瘤就是我們平常說的癌癥。良性腫瘤與惡性腫瘤的組織分化程度不同,良性腫瘤分化程度高、生長較慢,一般不侵襲鄰近器官和發生遠處轉移,甚至無轉移;惡性腫瘤分化低,易侵犯周圍組織和發生遠處轉移,是威脅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早預防和早診治是降低癌癥發病率和死亡率的重要手段。日常生活中,大家可以通過以下健康的生活習慣,科學預防腫瘤:
一、戒煙限酒。煙草中有幾百種有害物質,經常吸煙可能誘發多種癌癥,尤其會增加患肺癌的概率;酒精可提高乳腺癌、腸癌、肝癌、食管癌等多種惡性腫瘤的發病率。因此,建議吸煙喝酒人群盡早戒煙戒酒。
二、控制體重。成年女性體重每增加5公斤,絕經后發生乳腺癌的風險增加11%;成年男性體重每增加5公斤,患結腸癌的風險增加9%。因此建議大家盡量少喝含糖飲料,少吃高鹽高脂食物。
三、適度運動。世界衛生組織建議,成年人每周至少做150分鐘中等強度的有氧運動(推薦每周5次,每次30分鐘),如慢跑、快步走、游泳等;或至少70分鐘高強度的有氧運動,如快跑、球類運動、快速騎行等。
四、健康飲食。健康飲食也有助于預防腫瘤。建議大家日常飲食中,全谷類、蔬菜、水果和豆類占每日食物總攝入量的三分之二,海鮮、家禽和奶制品等富含蛋白質的動物類食物,占每日總攝入量的三分之一。限制紅肉及加工肉類的攝入。世界衛生組織將紅肉列為IIA類致癌物,將加工肉類列為I類致癌物。紅肉是指豬肉、牛肉等哺乳動物的肉;加工肉類即經過鹽腌、風干、發酵、煙熏或其他處理方式,以提升風味或延長保存時間的肉類產品。建議每周紅肉的攝入量不超過500g,盡量不食用加工肉制品。薯片、餅干、甜點等零食大多是高糖高熱量食物,大家應盡量少吃,可用水果、堅果等代替。
五、不依賴保健品。某些情況下,健康人過多補充營養素可能產生副作用,例如硒可增加非黑色素瘤皮膚癌的發病風險,維生素E可增加前列腺癌的發病風險。建議大家通過正常飲食補充身體必需的營養素,不要過度依賴保健產品。
六、推薦母乳喂養。母乳喂養對嬰兒和母親都有利。研究表明,母乳喂養可以降低乳腺癌的發病率,以及嬰兒長大成人后出現超重或肥胖的風險。
當身體出現以下癥狀時,可能是癌癥發生的危險信號,應引起重視,并及時到正規醫療機構進行診治:(一)身體淺表部位出現異常腫塊;(二)體表黑痣和疣等在短期內色澤加深或迅速增大;(三)出現哽噎感、疼痛等異常感覺;(四)皮膚或黏膜出現經久不愈的潰瘍;(五)持續性消化不良和食欲減退;(六)大便習慣及性狀改變或帶血;(七)持續性聲音嘶啞、干咳、痰中帶血;(八)無痛性血尿;(九)不明原因的發熱、乏力、進行性體重減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