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慢阻肺?
慢阻肺是慢性阻塞性肺?。–OPD)為一種可防可治的常見病,以持續呼氣氣流受限為特點,病情呈進行性進展。常與有害氣體及有害顆粒引起的異常炎癥有關,致殘率和病死率很高,常于每年秋冬季節加重。
二、引起慢阻肺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ㄒ唬┪鼰煟?/p>
?。ǘ┐髿馕廴?;
?。ㄈ└腥?;
?。ㄋ模┻^敏因素;
?。ㄎ澹┢渌河绕涫抢淇諝饽芤痧ひ悍置谠黾樱瑴p弱支氣管纖毛運動。
三、如何發現慢阻肺?
慢阻肺患者多有明顯的危險因素接觸史,表現為慢性咳嗽、咳痰,但也可不伴有臨床癥狀,部分患者直到晚期才出現活動后氣急、呼吸困難。部分患者從急性呼吸道感染開始,有可能在此之前患者已有不被注意的慢性咳嗽、咳痰癥狀,直到呼吸道感染等使早已減退的肺功能進一步惡化表現為氣急、呼吸困難后才來就診。有些以肺氣腫為主要病變者初次就診時往往主訴軟弱、無力、體重下降,不仔細詢問容易漏診誤診。為提高慢阻肺早期診斷率,對所有患咳嗽伴多痰、并有危險因素接觸史者,均應進行肺功能檢查。診斷和評估慢阻肺病情時,肺功能測定可作為一項“金”標準,能客觀測定氣流阻塞的程度。FEV1/FVC<70%,且在應用支氣管擴張劑后FEV1占預計值的百分比<80%時,可肯定患者有氣流阻塞且不能完全逆轉,應考慮慢阻肺診斷。X胸線片和胸部CT有助于鑒別類似于慢阻肺的其他疾病。心電圖可發現有無心律失常、右心肥大。血氣分析有助于判定有無呼吸衰竭,指導治療。
四、慢阻肺有何危害?
慢阻肺可導致氣道和肺的組織病理學破壞以及相應的病理生理學改變,包括黏液高分泌、纖毛功能失調、氣流受限、肺過度充氣、氣體交換異常、肺動脈高壓和肺心病。在慢阻肺晚期出現的肺動脈高壓是重要的心血管并發癥,與肺心病的形成有關,提示預后不良。慢阻肺進展到一定程度即產生低氧血癥,隨后出現高碳酸血癥和呼吸衰竭,導致患者死亡。
五、如何預防慢阻肺?
停止吸煙、減少職業粉塵和化學物品的吸入及減少室內外空氣污染,是預防慢阻肺發生的重要措施。尤其是停止吸煙,是目前最有效和最經濟的降低慢阻肺危險因素和中止其進行性發展的措施?,F在已有幾種有效的戒煙藥物可以應用。此外,改善居住環境,提高抵抗力,避免病源微生物感染也有助于預防慢阻肺。也有試用維生素A和抗氧化劑治療慢阻肺的研究在進行中。
六、得了慢阻肺怎么辦?
?。ㄒ唬┲褐藨邮芙】到逃?/p>
掌握慢阻肺的基礎知識,了解病變程度以及相應的治療原則,密切配合醫生治療。
?。ǘ┍苊庹T發
戒煙和避免大小環境污染,不但是預防慢阻肺發生的重要措施,也是減緩病情進展的重要手段。一旦明確診斷,即應立即執行。
?。ㄈ┟芮斜O測
應密切監測病情變化和治療反應。臨床癥狀中,咳、痰、喘對判定病情變化有重要參考價值???、痰、喘突然加重往往提示病情由穩定期突然轉變為急性加重期,需要加強治療。痰量增多,顏色變黃往往提示出現病源微生物感染。實驗室檢查中,肺功能和血氣分析對判斷病情的嚴重性和指導治療有重要參考價值。FEV1占預計值的百分比<40%或臨床癥狀提示有呼吸衰竭或右心衰竭時,均應作動脈血氣分析。一旦發現有呼吸衰竭或右心衰竭時,即應立即入院治療。
?。ㄋ模┚C合治療
對穩定期和急性加重期的患者分別采取相應的綜合治療措施。穩定期的綜合治療主要為健康教育、提高免疫功能、改善癥狀和減少并發癥。為改善癥狀,可應用支氣管擴張劑(特別是抗膽堿能藥物和/或β2受體激動劑)和/或規則吸人糖皮質激素治療,但糖皮質激素治療僅適用于有癥狀并對其有效,且經肺功能檢查證實的慢阻肺患者,應避免長期應用全身激素治療??祻湾懢氂兄谔岣呔C合健康素質,包括免疫功能。對低氧血癥患者,也可考慮應用長期氧療。急性加重期慢阻肺患者的治療主要為去除誘因、迅速糾正生理學異常,爭取早日恢復到緩解期狀態。慢阻肺患者急性加重的最主要誘因是氣管、支氣管感染和空氣污染。對痰量增多、膿痰,伴有發熱者,應給予抗生素治療。化痰藥物、支氣管擴張劑、茶堿、糖皮質激素(優先使用口服制劑,但應避免長期應用)和控制性氧療多可有效地改善慢阻肺癥狀,治療慢阻肺急性加重。伴呼吸衰竭者,可首選無創機械通氣,無效時可考慮有創機械通氣。
七、慢阻肺疾病四種高危人群有哪些?
長期抽煙的人,反復呼吸道感染的人,長期受到室內污染的人,從事的職業有粉塵環境的人。
八、慢阻肺可以治愈嗎?
慢阻肺是可防可控的。戒煙是防治慢阻肺最有效的方法。其次,應減少不潔環境和職業的暴露。因為職業暴露以及燃料、油煙的空氣污染也是引起慢阻肺發病的重要原因。
對于已經患有慢阻肺的患者,應該加強自我監控,減少急性發作次數,以減緩呼吸功能的降低。預防感染是減少慢阻肺急性發作的主要措施。長程氧療(每天吸氧>15小時)可確切地提高慢阻肺患者的生活質量及存活率;支氣管擴張劑和皮質類固醇可以有效針對慢阻肺的主要發病環節進行治療,改善患者的癥狀此外,對有手術指征的慢阻肺伴或不伴肺大泡患者,可行肺大泡切除或肺減兩臂交替平伸4~8次,伸舉時吸氣,復原時呼氣;雙腿屈膝,雙臂上舉外展并深吸氣,復原時呼氣4~8次;縮唇深呼吸4~8次或腹式呼吸4~8次。
坐式呼吸操:坐于椅上或床邊,雙手握拳,肘關節屈伸4~8次,屈吸伸呼;平靜深呼吸4~8次;展臂吸氣,抱胸呼氣4~8次;雙膝交替屈伸4~8次,伸吸屈呼;雙手抱單膝時吸氣,壓胸時呼氣,左右交替4~8次;雙手分別搭同側肩,上身左右旋轉4~8次,旋吸復呼。
立式呼吸操:站立位,兩腳分開與肩同寬,雙手叉腰呼吸4~8次;一手搭同肩,一手平伸旋轉上身,左右交替4~8次,旋呼復吸;雙手放于肋緣吸氣,壓胸時呼氣4~8次;雙手叉腰,交替單腿抬高4~8次,抬吸復呼;縮唇腹式呼吸4~8次;雙手搭肩,旋轉上身4~8次,旋呼復吸;展臂吸氣,抱胸呼氣4~8次;雙腿交替外展4~8次,展吸復呼;隆腹深吸氣,彎腰縮腹呼氣4~8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