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季是流感等呼吸道傳染病的高發季節,具有傳播迅速、流行性強的特點。在人群聚集、活動頻繁、透風不良等情況下,感染急性呼吸道傳染病的風險也會增大。在此,提醒各位市民,了解急性呼吸道傳染病,做好個人防護很重要。
一、什么是急性呼吸道傳染病?
急性呼吸道傳染病是由病毒、細菌、支原體等病原體從呼吸道感染侵入、傳播而引起的急性呼吸系統疾病。其中,流行性感冒、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傳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和中東呼吸綜合征(MERS)等,都屬于急性呼吸道傳染病。
二、急性呼吸道傳染病癥狀有哪些?
急性呼吸道傳染病一般起病急,常伴有發熱、畏寒、頭痛、肌肉關節酸痛、極度乏力、食欲減退等全身癥狀,還可伴有咽痛、咳嗽、鼻塞、流涕等呼吸道癥狀和(或)嘔吐、腹瀉等消化道癥狀。
三、急性呼吸道傳染病怎樣傳播?
急性呼吸道傳染病多發于冬、春兩季,有傳播迅速、流行性強的特點,傳播途徑主要包括空氣傳播和接觸傳播。空氣傳播指病人或病原攜帶者在呼氣、噴嚏或咳嗽時,病原體經口鼻排出,易感者吸入后可引起感染。接觸傳播指易感者直接或間接接觸攜帶病原體的分泌物、血液、體液或排泄物時,有可能造成感染。
四、哪些人容易得急性呼吸道傳染病?
免疫力低下、職業暴露等是急性呼吸道傳染病的高危因素。重點保護的易感人群,包括5歲以下的兒童,特別是2歲以下的嬰幼兒、孕婦、65歲以上的老年人、慢性病患者、患有呼吸或慢性心臟疾患的人以及醫療機構、農貿市場等特殊場所從業人員。
五、個人如何防控急性呼吸道傳染病?
(一)遠離傳染源
通過正規渠道,關注有關傳染病的疫情報道,避免前往正在發生疫情的地區;盡量避免密切接觸家禽和野生動物,烹調時徹底煮熟肉類和蛋類;盡量避免到人群聚集、通風不良的公共場所,外出時可佩戴口罩;避免近距離接觸任何有感冒或流感樣癥狀的人;避免與他人共用水杯、餐具、毛巾、牙刷等物品。
(二)注意個人衛生
勤洗手,咳嗽或打噴嚏后、護理患者后、用餐前后、便前便后、接觸動物或處理動物糞便后,必須使用肥皂和流水洗手。
(三)開窗通風
注意環境衛生和室內通風。
(四)及時就醫
如果出現發熱(腋下體溫≥37.3℃)、咳嗽等癥狀,應自覺避免接觸他人,佩戴好口罩后盡快到正規醫院就診,主動向醫生描述旅游史、職業及接觸史,并積極配合治療。
(區衛生健康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