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市番禺區統計局
2022年6月
2021年,番禺區在區委、區政府的堅強領導下,繼續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全年經濟運行平穩,經濟總量、增速均居全市第四,實現了“十四五”良好開局。
一、綜合
根據廣州市地區生產總值統一核算結果,2021年,番禺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653.91億元,比上年(下同)增長9.0%。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41.85億元,增長7.2%,對地區生產總值增長的貢獻率為1.2%;第二產業增加值964.43億元,增長14.6%,對地區生產總值增長的貢獻率為55.1%;第三產業增加值1647.63億元,增長6.1%,對地區生產總值增長的貢獻率為43.7%。三次產業結構由上年的1.5:34.0:64.5調整為1.6:36.3:62.1。
年末全區常住人口281.83萬人,城鎮化率為90.53%。戶籍人口112.82萬人,戶籍人口出生率13.1‰,戶籍人口死亡率3.9‰,自然增長率為9.2‰。登記在冊來穗人員164.81萬人,其中居住滿半年以上來穗人員130.33萬人。
全年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07.67億元,增長4.4%;一般公共預算支出195.38億元,增長6.1%。稅收總額(不含海關代征)397.12億元,增長14.2%。
年末全區工商注冊登記個體、私營企業共31.5萬戶,增長10.0%;注冊資金5216.65億元,增長25.7%。全社會用電量139.25億千瓦時,增長15.5%。第一產業用電1.01億千瓦時,增長13.7%;第二產業用電44.43億千瓦時,增長11.8%;第三產業用電56.50億千瓦時,增長20.6%。工業用電46.40億千瓦時,增長12.1%;城鄉居民生活用電37.31億千瓦時,增長12.7%。
二、農業
全年農業總產值73.34億元,增長10.3%。其中,種植業產值21.34億元,增長31.7%;漁業產值45.09億元,增長8.1%;畜牧業產值1.58億元,下降57.5%。
三、工業和建筑業
全年工業總產值2653.60億元,增長13.8%。工業增加值826.32億元,增長16.9%。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2304.98億元,增長11.0%;其中:“三資”企業工業總產值885.47億元,增長10.1%;股份企業工業總產值1391.33億元,增長12.0%。
規模以上工業中,汽車制造業,通用設備制造業,電氣機械和器材制造業,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金屬制品業五大行業完成工業總產值1639.97億元,增長13.1%,占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的71.1%。其中,汽車制造業產值667.69億元,增長19.6%。
2021年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情況表
規模以上民營工業企業實現產值856.25億元,占全區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的37.1%,增長10.8%。
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稅總額157.59億元,增長18.5%,其中利潤總額94.65億元,增長8.7%。
資質以上建筑業企業(不含勞務分包,下同)完成建筑業總產值547.46億元,增長23.3%;其中,建筑工程產值500.22億元,增長25.8%;安裝工程產值39.19億元,增長0.7%。
四、固定資產投資
全年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0.2%。其中,工業投資下降19.7%,民間投資增長17.0%。
按投資性質分,新建和擴建投資增長19.8%,改建和技術改造投資下降36.8%,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長8.8%,其他投資增長39.6%。其中,第二產業完成投資下降19.0%,第三產業完成投資增長14.6%。
五、國內貿易
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271.06億元,增長10.9%。其中:批發零售貿易業1020.10億元,增長9.0%;住宿和餐飲業250.96億元,增長19.2%。限額以上批發和零售業通過公共網絡實現零售額24.90億元,增長46.4%。
在限額以上批發和零售企業中,汽車類零售額增長4.4%,文化辦公用品類零售額增長35.9%,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零售額下降46.0%,日用品類零售額增長7.7%。
六、其他服務業
全年規模以上服務業營業收入1013.60億元,增長9.5%;利潤總額80.67億元,下降3.2%。分行業看,居民服務、修理和其他服務業增長31.1%,文化體育娛樂業增長18.7%,租賃和商務服務業增長17.0%,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增長6.3%,互聯網和相關服務、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營業收入增長6.1%。
七、對外經濟
全年外貿進出口總值1260.2億元,增長25.5%。其中,出口總值806.3億元,增長17.8%;進口總值453.9億元,增長41.9%。新批三資企業項目為410個,增長32.7%;合同利用外資21.60億美元,增長213.5%,實際利用外資7.18億美元,增長93.5%。
八、交通和郵政
年末機動車擁有量27.6萬輛。年末公路通車里程735.84公里,其中:高速公路128.24公里,一、二、三、四級公路分別為113.88公里、123.90公里、173.28公里、196.55公里。年末公路橋梁406座,其中:大型及以上橋梁126座。
全年貨物運輸總量1187萬噸,增長5.4%,貨物運輸周轉量13.85億噸公里,增長4.6%;客運量1.72億人次,下降2.8%,旅客運輸周轉量15.46億人公里,下降1.2%。港口貨物吞吐量1279萬噸,下降9.7%。
全年郵政業務收入1.84億元,下降1.1%。完成郵政函件業務量803.3萬件,訂銷報紙業務量1014.4萬份,訂銷雜志業務量54.5萬份,包件業務量3822.2萬件,特快專遞業務量507.1萬件。
全年接待旅游總人數3542.49萬人次,增長16.4%;旅游總收入340.63億元,增長7.0%。
九、金融
年末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余額3970.33億元,比年初增長17.6%;金融機構人民幣貸款余額3008.08億元,比年初增長12.7%。注冊落戶各類投資基金管理企業72家,投資基金128家,實際管理資金146.53億元。新增上市企業2家,累計23家;“新三板”掛牌企業本年無新增,累計64家。
十、人民生活與社會保障
全年城市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70292元,增長8.1%;農村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46421元,增長9.2%。年末城鄉居民儲蓄余額2323.03億元,比年初增長10.8%。
年末全區參加城鎮職工養老保險人數為88.43萬人,增長5.7%;參加失業保險83.62萬人,增長0.9%;參加工傷保險91.95萬人,增長6.5%。城鎮登記失業人員總數為2.00萬人,再就業人數1.53萬人,城鎮登記失業人員就業率為76.8%。參加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人數為16.49萬人,與上年持平;參加城鄉居民醫療保險人數為52.74萬人,2021年度城鄉居民醫?;I資標準:學生個人繳費標準為每人343元,財政補助標準為每人794元;其他參保人員個人繳費標準為每人456元,財政補助標準為每人681元。全區8.95萬名城鎮企業職工離退休人員月人均養老金3305元,比上年提高129元;7.9萬人享受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待遇。
十一、教育和科學技術
年末全區幼兒園354所,在園幼兒9.79萬人。普通小學141所,在校學生16.55萬人,畢業生2.23萬人。普通中學75所,在校學生7.94萬人,畢業生2.34萬人。各類中等職業教育學校3所,在校學生1.01萬人。全區有廣州市義務教育標準化學校209所,其中:公辦學校169所,民辦學校40所。全區報名普通高考人數1.18萬人,普通高考錄取人數1.12萬人,錄取率為94.41%,下降0.6個百分點。
全區高新技術企業1686家,企業研發機構達502家,其中省級94家,市級304家,區級90家??萍计髽I孵化器40家,與上年持平。專利授權量28377個,增長20.4%;其中發明專利授權量2590個,增長67.5%。
十二、文化、衛生和體育
年末已建成行政村(居)文化室(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275個,文化館總分館21間(其中總館1間、直屬分館1間、鎮街分館16間、其他合作分館3間),博物館6間(其中公辦3間、民辦3間);公共圖書館總分館45間(其中總館1間、直屬分館1間、鎮街分館16間、其他合作分館27間),藏書188萬冊。全區共有21個鎮街級以上文化廣場,總面積33.27萬平方米;鎮街文化站有16個,其中省特級文化站15個,省一級文化站1個。全區有5個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7個省級文物保護單位,67個市級文物保護單位,30個區級文物保護單位。
年末全區各類衛生醫療機構720個,醫療病床6619張,衛生人員16130人,其中:執業醫師(含助理)5461人,注冊護士6149人。
全年舉辦番禺區羽毛球、乒乓球、擊劍、足球、健康行等區級群眾體育賽事15項次,參加人數接近1萬人次。番禺籍運動員參加全國比賽獲金牌6塊、銀牌3塊、銅牌7塊;市比賽獲金牌132塊,銀牌110塊、銅牌91塊。
十三、環境保護
年末全區有環境監測站1個,環境監測人員50人。完成新建污水主管網37公里,全區城鎮生活污水處理率達到96.7%,提高0.61個百分點。
全年汽車尾氣達標率97.6%,區域環境噪聲平均值為54.8dB(A),與上年持平;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有305天,空氣質量優良率達83.6%。
全年共限改、制止各類違章違法案件12.37萬宗;實施行政處罰7866宗,其中:處罰市容環衛類案件7134宗,建設工地管理類案件346宗,建筑廢棄物排放運輸管理類案件168宗,其他案件218宗;清拆違法建設面積451.3萬平方米。
注:
1.本公報數據為年度初步統計數,正式數據以《番禺統計年鑒》為準。
2.本公報地區生產總值(GDP)、增加值和總產值絕對數按現價計算,增長速度按可比價格計算。
3.規模以上工業統計口徑為年主營業務收入2000萬元及以上的工業法人企業(單位)。
4.限額以上批發和零售業統計標準為:批發業年主營業務收入2000萬元及以上;零售業年主營業務收入500萬元及以上。
5.限額以上住宿和餐飲業統計標準為:住宿業年主營業務收入200萬元及以上;餐飲業年主營業務收入200萬元及以上。
6.規模以上服務業范圍是:(1)年營業收入2000萬元及以上服務業法人單位。包括: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三個門類和衛生行業大類;(2)年營業收入1000萬元及以上服務業法人單位。包括:租賃和商務服務業。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教育三個門類,以及物業管理、房地產中介服務、房地產租賃經營和其他房地產業四個行業小類;(3)年營業收入500萬元及以上服務業法人單位。包括:居民服務、修理和其他服務業,文化、體育和娛樂業兩個門類,以及社會工作行業大類。
7.本公報中對外經濟、交通、郵電、旅游、財稅、金融、科學技術、教育、文化、衛生、體育、環境保護、人口、人民生活、就業和社會保障等數據取自相關部門統計數據。
8.部分數據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著與分項合計不等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