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規劃概況
番禺區下轄19個街鎮,面積786.5km2,且轄區在經濟發展水平、人口規模、區位條件、發展定位等方面變化顯著,由此將導致番禺未來發展的整體建設用地規模發生大的改變。番禺區現有的無害化垃圾處理設施的建設已遠不能滿足城市發展的要求,為對城市生活垃圾處理設施建設實施有效指導,將番禺區建成一個“分類收集、資源回收、綜合處理、可持續化”的生活垃圾綜合處理基地系統,有必要重新編制番禺區的相關市政專項規劃。
廣州市城市規劃勘測設計研究院承擔了該專項規劃編制工作,環境保護部華南環境科學研究所承擔該專項規劃的環境影響評價工作。該項規劃具體情況如下:
規劃名稱:廣州市番禺區番禺區生活垃圾收運處理系統規劃(2010~2020)
規劃范圍:番禺區下轄的19個鎮街,總規劃面積786.5平方公里。
規劃期限:2010~2020年,其中近期為2010~2015年,遠期為2016~2020年。
規劃方案:環評單位根據規劃單位提供的《規劃初稿》為依據,對其規劃方案進行初步篩選,提出優化建議,并將建議反饋給規劃編制單位和城管局,他們同意并接納優化方案,具體內容請見下表:
規劃內容
| 初稿方案
| 初步篩選后的優化方案
| ||||||||||||
規劃目標
| 2015年試點生活垃圾分類收集,推廣生活垃圾袋裝上門收集。
2020年全面實現生活垃圾分類收集、袋裝上門收集。
|
| ||||||||||||
分類收集方案
| 規劃按照居住區、商業區和公共場所、餐飲業四種場所提出了分類收集方案,將各場所的垃圾各自分類。
同時提出了源頭分類投放、中途分類運輸,末端分類處理相結合。
| 垃圾分為可回收垃圾、餐廚垃圾、有害垃圾、其它垃圾,并針對這四種垃圾提出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和分類處置
| ||||||||||||
收運系統規劃方案
| 新增小型生活垃圾轉運站共38座,對其中10座進行升級改造,4座調整為生活垃圾收集站;
配備壓縮車共102輛。
| 新增小型生活垃圾轉運站共41座,對其中10座進行升級改造,4座調整為生活垃圾收集站;
配備壓縮車共122輛、桶裝車302輛。
壓縮車的停放地點根據各鎮街的轉運站規模、個數進行分配,按照1輛/廂進行停放分配,壓縮車沖洗水合并入轉運站水處理系統。
| ||||||||||||
垃圾處理方案
| 建設垃圾綜合處理基地
包括焚燒處理設施及配套的環保治理措施、爐渣綜合利用設施、爐渣填埋場(應急用)、生態堆肥廠。
| 增加應急處理措施生活垃圾填埋場初步選址在大石、沙灣,選址正在確認中。(規劃未提出選址)
增加基地內部飛灰固化場所。
| ||||||||||||
處理基地選址方案
| 方案一、大石會江
方案二、沙灣西坑尾
方案三、欖核八沙
方案四、東涌三沙
方案五、大崗中船基地
| 建議沙灣西坑尾方案取消作為垃圾處理基地的選址;
方案一、大石會江
方案二、欖核八沙
方案三、東涌三沙
方案四、大崗中船基地
其中方案二~四,爐渣填埋的選址定位大石會江。
| ||||||||||||
處理規模
| 焚燒:
2015年2300t/d 2020年2800t/d 2020年4000t/d | 焚燒:
2015年2000t/d 2020年2000t/d 2020年3000t/d | ||||||||||||
其它
| / | 增加各方案的運輸路線、經濟建設投資比較
|
二、規劃可能對環境造成的影響
番禺生活垃圾收運規劃中,可能對環境造成的影響主要集中在:
垃圾處理基地所處理的主要為生活垃圾,處理過程中主要污染物為廢氣、廢水、固體廢物和噪聲。
垃圾收運系統對環境的影響主要體現為垃圾收運車輛的噪聲、垃圾運輸車的臭氣泄漏和垃圾收運過程中的滲濾液滲漏等。
三、環境保護對策和措施
1、垃圾綜合處理基地的污染控制標準:
采用歐盟2000標準,根據國內現行的先進焚燒廠運行結果顯示完全可以達到。主要采用的成熟的污染治理措施如下:
煙塵:采取布袋除塵器除塵效率可達99.5%以上。
酸性氣體:采取“干式除酸+濕法除酸”處理工藝,對氯化氫的去除效率可達99%、對硫氧化物的去除效率可達95%、對氟化氫的去除效率可達90%。
重金屬:采取“高效捕集”和“低溫控制”措施,并用活性炭進行吸附。活性炭對汞、鎘、鉛等重金屬的去除率可達90%以上。
二噁英類采取焚燒爐工藝控制、活性炭吸附、袋式除塵器吸附等控制措施:
①控制焚燒爐內煙氣在850℃以上的滯留時間>2秒,保證二噁英充分分解,二噁英的分解率達99.99%。
②縮短煙氣在300℃~500℃溫度區的停留時間,減少二噁英類的重新生成。
③活性炭吸附和布袋除塵器吸附:
活性炭吸附:在袋式除塵器之前采用干法除酸凈化工藝,同時將干態活性炭以氣動形式通過噴射風機噴射入除塵器前的管道中,通過在濾袋上和煙氣的接觸進行吸附去除二噁英類物質。
布袋除塵器吸附:布袋除塵器對二噁英類有較好的去除效果。當煙氣通過活性炭噴射裝置和布袋除塵器的濾袋時,由于其濾袋上黏附的石灰粉層以及比表面積非常大的活性炭粉末,反應生成的二噁英將被吸附,并逐漸聚集于該粉塵層上,二噁英即從煙氣去除。
通過以上措施,二噁英排放量可以穩定控制在0.1ng/Nm3以下,達到歐盟2000標準。
惡臭氣體:采用高效捕集、隔離和有效去除的方法,高濃度的惡臭氣體噴爐焚燒,設一套活性炭除臭裝置對低濃度的臭氣進行焚燒。
2、垃圾收運沿線
①合理安排交通運輸路線,采取合理措施縮短運距,盡可能減輕交通運輸車輛噪聲對周邊敏感區域的影響。
②垃圾運輸前需經過壓縮處理,并且采用全密封式垃圾運輸車,運輸過程中控制垃圾運輸車的臭氣泄漏、垃圾及其滲濾液灑漏問題。應采用密閉運輸,盡量在非活動高峰期運輸。
四、綜合結論
《廣州市番禺區生活垃圾收運處理系統規劃(2010~2020)》提出的垃圾處理方案、垃圾處理基地的選址符合國務院頒布《關于進一步加強城市生活垃圾處理工作的意見》國發【2011】9號、《珠江三角洲地區改革發展規劃綱要(2008~2020年)》、《廣州市固體廢物污染防治規劃(2005-2015)》、國家煥發【2006】82號。
綜上所述,本規劃環評認為,從環境保護角度出發,規劃提出的5個垃圾處理基地方案中的大崗基地、東涌、大石、欖核4個方案環境總體可行。經過綜合規劃與相關規劃的協調性分析、與相關法規標準的符合性分析、規劃的環境影響評價、規劃的環境承載力評估、規劃的環境風險分析以及專家咨詢意見等,本規劃環評得出的番禺生活垃圾處理基地選址的環境可行性較優為大崗中船基地、東涌三沙,其次為大石會江、欖核八沙。
五、公眾查閱環境影響報告書簡本的方式和期限
環境影響報告書簡本放在指定網站上(廣州市番禺區政府門戶網www.rngsoft.cn和華南環境科學研究所http://www.scies.org),公眾可以在2011年8月15日登錄查閱。若需索取補充信息,可到番禺區城市管理局和環境保護部華南環境科學研究所索取,索取期限從自2011年8月15日起至2011年8月26日。
六、征求公眾意見的范圍和主要事項
征求單位、專家、群眾等對本規劃所造成的環境影響的意見和建議。
(1)目前規劃所在區周邊環境質量的看法;
(2)對目前規劃區范圍存在的主要環境問題的認識;
(3)對規劃實施期間及實施后對周圍環境影響的意見;
(4)從環境角度考慮,對規劃方案的態度;
(5)從環境保護角度出發,對規劃內容的建議和意見;
(6)對公眾意見調查工作的建議;
(7)其它建議。
七、征求公眾意見的具體形式
本次公眾調查環境影響報告書簡本在網站發布公示和在規劃編制單位處提供,以及現場貼公示和采訪村民、村委等形式進行。公眾咨詢可采用電話、郵件、信函等方式,公眾咨詢時間為2011年8月15日起至2011年8月26日。
八、咨詢方式
規劃單位名稱:廣州市番禺區城市管理局
建設單位聯系人:吳工
電話:020-84622801 傳真:020-84611813
地址:廣州市番禺區市橋街清河東路319號東副樓
郵政編碼: 511400
環評單位名稱:環境保護部華南環境科學研究所
環評單位聯系人:張工
電話:020-85550295 傳真:020-85552427
地址:廣州市員村西街7號大院
郵政編碼:5106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