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府辦〔2015〕44號
各鎮政府、街道辦事處,廣州大學城管委會、廣州南站地區管委會,區府直屬各單位:
《番禺區繼續開展政策性水產養殖保險工作實施意見》業經區政府常務會議審議通過,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執行過程中遇到的問題,請徑向區農業局反映。
番禺區人民政府辦公室
2015年7月8日
番禺區繼續開展政策性水產養殖保險工作實施意見
我區政策性水產養殖保險試點工作兩年來取得了一定的工作成效,對參保養殖戶起到了抵抗自然災害風險和抵抗病害風險的良好作用。為全面提高我區水產養殖業抗風險能力,減少災害造成的損失,促進我區水產養殖業可持續發展,維護農村和諧穩定,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廣州市番禺支公司(以下簡稱人保番禺支公司)在全區繼續開展政策性水產養殖保險工作。現提出實施意見如下:
一、保險責任與參保對象
我區政策性水產養殖保險工作繼續采用已正式報備保監會的《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廣州市分公司水產養殖保險條款及其附加條款》。
保險責任范圍:暴風、暴雨、臺風、龍卷風、洪水、雷擊、連續低溫天氣造成水產養殖品種死亡;潰坎、漫坎致使水產養殖品種逃逸;疾病或疫病造成水產養殖品種死亡(以《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廣州市分公司水產養殖保險條款及其附加條款》內容為準)。
參保條件:在我區范圍內合法從事水產養殖、持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域灘涂養殖使用證》、經營養殖池塘面積在10畝以上(含)的養殖企業或養殖戶。當地方政府補貼資金有限時,獲得無公害產品認證的養殖企業和養殖戶享有優先權。
二、保險費補貼比例及經費來源
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為我區政策性水產養殖保險“推廣期”。在推廣年度內,保險費(包括主險和附加險)按照區、鎮街、參保戶5:3:2的比例分擔(即區財政補貼50%、參保戶所在鎮街財政補貼30%、參保養殖戶自負20%)。區財政根據實際需要和財政狀況安排補貼資金,參保戶所屬鎮、街財政亦相應安排補貼資金。
三、補貼資金撥付
人保番禺支公司會同區農業局對當年上半年(1—6月承保)和下半年(7—11月承保)實際發生承保的面積、品種、數量、保險金額、保險費進行審核,分別在當年7月和12月將已承保明細清單和保費財政補貼申報表(一式4份)簽署蓋章后,分別報區財政局和所屬鎮、街的農辦(經濟科)及財政部門。經區財政局和所屬鎮、街財政部門審核無誤后,及時將保費補貼資金撥付至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廣州市分公司農險保險費專戶。
四、承保及理賠流程
承保流程:廣泛宣傳、發布公告──所屬鎮、街農辦(經濟科)協助推廣──參保戶登記造冊(保戶名稱、養殖地點、養殖面積、養殖品種、養殖期、聯系方式等)──參保戶繳費──人保番禺支公司審核保險單──人保番禺支公司下發保險單、保險憑證到參保戶。以合作社為單位統一投保的,應編制分戶標的/分戶保險清單,并將保險憑證發放到參保戶,確保參保戶合法權益。
理賠流程:參保戶出險時向人保番禺支公司報案(電話95518)──人保番禺支公司業務員和查勘理賠人員到參保戶出險池塘現場查勘(對疑難有需要的理賠案件將會同區農業局或區水產技術推廣站或持證漁醫技術員)、鎮街農辦(經濟科)、區漁業協會等部門有關人員一起到出險現場參與處理工作,對出險的原因和數量等情況進行分析、鑒定和登記,并不斷跟蹤定損工作(以人保番禺支公司查勘定損人員為主)──按季度統計已出險的實際損失情況和定損金額數據并定期報區農業局及參保戶所屬鎮街農辦(經濟科)──人保番禺支公司賠款理算──損失情況和賠款公示──賠款公示后沒有異議,人保番禺支公司將賠款轉賬支付到參保戶的賬戶。
五、相關措施
(一)為繼續推動此項惠農保險工作的開展,區農業局、區財政局和各鎮、街農辦(經濟科)應做好溝通協調組織工作,并積極與人保番禺支公司接洽,抓緊開展政策性水產養殖保險推廣工作。同時,相關部門必須對該項工作進行動態的監督、檢查,各鎮、街農辦(經濟科)要積極配合做好工作。
(二)參保戶要做好常規的防災、防凍和病害防治工作,做好日常的養殖具體情況登記,包括:購入魚苗、飼料、人工開支、轉讓或銷售,以及病害防治工作記錄等,要求必須做到“一戶一品種一檔案”,每個養殖場都有原始記錄檔案,以便隨時查驗實際養殖情況。
(三)當發生大面積災害或重大疑難案件時,由區農業局組織評估損失專家小組配合人保番禺支公司及相關部門共同做好查勘定損和鑒定工作。
(四)推廣工作開展過程中,應做到廣泛宣傳,做細做好承保流程,承保和理賠情況信息公開,在鎮、街或村較為明顯區域或宣傳欄進行信息公示,公示期限原則上不得少于7天,發動群眾互相監督,杜絕出現弄虛作假。